明史:卫国公邓愈封爵背后的故事,及他的儿子被杀的深层次原因?
更新时间:2022-04-22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功臣爵位,邓愈位列其中,受封世袭卫国公,是当时受封的六大国公之一,其时,邓愈年仅33岁。 但邓愈立下汗马功劳才挣回来的这个国公爵位,只传承了两代,就被朱元璋废掉了。 邓愈为什么能从诸多悍将中TUO颖而出,受封国公爵位?这个爵位为何仅传承两代就被废除? 本文就聊聊其中发生的故事,供喜好明朝历史的读者品鉴。 一:邓愈获封国公爵位背后的故事 邓愈能在洪武三年成为六大国公之一,当然是依靠的战功,但又不仅仅只是凭借战功。 关于邓愈立下的战功,网络上随便都能找到,本文就不浪费笔墨介绍了,只对非战功因素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邓愈反元的资历很老,最早跟随父亲邓顺兴参加反元起义。 根据历史记载,邓顺兴是在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跟元军作战时战死,也就是说,邓愈参加反元起义最早也是在这一年,或者还要早一些。 大约在同年,邓愈的兄长邓友隆病逝,父兄都故去,邓愈理所当然扛起父亲、兄长创立的这支义军大旗的重任,指挥麾下的近万大军,时年16岁。 这一年,朱元璋才刚刚得到郭子兴的允许,回到家乡募兵,未来朱元璋麾下的淮西二十四将,大部分也都是这一年才入伍,朱元璋募了多少兵?七百余人。 如果以这一年为分界线的话,邓愈的成就远在朱元璋之上,虽然他是继承的父、兄的遗产。 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18岁的邓愈率麾下一万多兵马投奔朱元璋,具体来投的月份没有详细记载,有记载说是当年上半年。 这次的投靠意义重大,如果邓愈是这年年初投奔朱元璋,当时郭子兴或许还没死(死于当年上半年),而朱元璋只是郭子兴的部将。 如果是年中或年尾,朱元璋所属义军名义上的领导人也还是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 郭子兴死后,朱元璋位居郭天叙和张天佑(郭子兴妻子的弟弟)之下,名义上(部队大部分是朱元璋的)只是义军的第三号人物。 朱元璋真正成为所属义军的一把手,要等到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郭天叙战死之后了。 在这种请况下,邓愈不去投奔朱元璋的上级郭子兴或郭天叙,而是直接来找朱元璋,这就是让朱元璋无比兴奋且感机的事了。 并且,朱元璋当时能指挥的兵马总共也就约三万多,邓愈一下带来了一万多,相当于带资入股,且这个股本相当雄厚。 这一万多人,存活到明朝开国之后的,肯定有不少,且在军中担任中、下级将领。 这就是邓愈未来屹立军中的最大底气,邓愈凭此就是朱元璋麾下军队中最大的派系之一。 所以,邓愈在朱元璋军中的地位,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比如,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朱元璋派20岁的邓愈出征江南,就安排悍将胡大海(明朝建国前战死,后追封国公爵位)给他当副手。 胡大海当时的年纪估计接近四十岁,或者超过,他的长子和次子都已经从军了,可他只能屈居于小年轻邓愈之下。 由此可见邓愈在朱元璋军中的地位,他的股本太雄厚了。 因此,仅凭当初邓愈率部一万多人来投,让朱元璋实力暴涨,就意味着邓愈未来即使没有太大的战功,朱元璋也会厚待他。 何况邓愈还很能打,战功也立下了不少,所以,他在洪武三年时获封国公爵位理所当然。 二:国公爵位仅传二代背后的原因? 邓愈死得很早,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就病死了,年仅40岁,朱元璋追封其为宁河王。 他死后,长子邓镇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继承了他的爵位,改封申国公。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朱元璋借已经过去十年的“胡惟庸案”清洗了部分淮西功臣和军中将领。 其中,当初位列开国六大国公之一的李善长也被牵连进来,以大逆不道的罪名被杀。 李善长不但全家一起被杀,很多亲戚都被诛连,邓镇因其妻是李善长的外孙女,也被朱元璋杀掉,并除爵。 邓愈并非只有邓镇一个儿子,他一共有五个儿子,孙子更多,可朱元璋在杀掉邓镇后,没有把邓愈挣回来的爵位再给出去,而是一劳永逸的给废掉了,这是为什么? 这其实也和邓家在军中的地位有关,而且,邓镇被杀,恐怕也不仅仅只是因为妻子是李善长的外孙女。 邓愈有个女儿嫁给了朱元璋的次子、秦王朱樉做次妃。 朱樉的正妃是元朝名将王保保的妹妹观音奴(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赵敏原型),但朱樉不喜欢这个正妃,独宠次妃邓氏(后被朱元璋赐死)。 也因此,朱樉跟邓家的关系一定是密切的,可以说,邓家是朱樉在朝中、军中最大的帮手。 根据史书记载,朱樉不是个安分的亲王,劣迹斑斑不说,还曾把自己的床做成皇帝才配用的五爪龙床,让次妃邓氏穿着皇后才配穿的服饰。 由此可见,朱樉对皇位是有非分之想的,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时,朱元璋曾把朱樉召回京城看管,说不定就是担心这个儿子闹腾。 如果朱樉要争夺皇位,谁是他最可以信赖的帮手?一定是邓愈的儿子们,以及邓家在军中的势力。 前面也讲过了,邓愈当初投奔朱元璋时,是带着雄厚股本来的,至明朝建国时,邓愈的部下遍布军中,邓镇继承邓愈的爵位的同时,也继承了邓愈的军中实力。 邓家要想闹事,或者说配合朱樉闹事,可比胡惟庸、李善长方便,且更具威胁。 朱元璋肯定不会看着朱樉闹腾,也舍不得杀儿子或者真的被囚禁,能做的就是剪除他的羽翼,让他没办法闹腾。 因此,朱元璋借着李善长的外孙女是邓镇的妻子,把他杀掉,还罢除了邓家的爵位,降低邓家的地位及在军中的影响力,避免将来他们跟着朱樉争夺皇位。 这其实跟朱元璋后来无罪赐死开国六国公之一的宋国公冯胜,是差不多的原因。 冯胜是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的岳父,朱橚跟朱樉一样,也是个不安分的亲王。 朱橚就曾在封藩之后,多次秘密会见冯胜,至于他找冯胜谈什么事,十有八九是希望冯胜在朝中支持他。 冯胜后来被朱元璋赐死,跟朱橚的不安分有很大关系,也可以肯定地说,就是因为朱橚,冯胜才被赐死。 由此再推断,邓愈的长子邓镇被杀,及邓家的爵位止于邓镇,或许就是朱元璋担心邓家将来给秦王朱樉助拳而刻意打压。 稍微让邓愈在天之灵能安慰一些的是,朱元璋在清除邓家地位和影响力时,没有更多的诛连,只杀了邓镇,邓愈其余的子孙都存活下来了。 三:邓愈后人在明朝的结局 邓愈长子邓镇被杀,邓家爵位被除,可邓镇只是被诛连,并非真的有罪。 因此,明弘治年间,明孝宗追封功臣之后时,把邓家又想了起来,授邓愈之后邓炳(邓愈次子邓铭把儿子邓源过继给被杀的邓镇,邓炳是邓源的孙子)为南京锦衣卫世指挥使。 再到嘉靖年间,明世宗封邓炳的儿子邓继坤定远侯,并给予世袭。 邓家的这个定远侯爵位传了五代,至崇祯年间,末代定远侯叫邓文明。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杀进京城,“定远侯邓文明,宁河王愈十一世孙......以城破殉节。” 邓愈的子孙总算没有辱没其明朝开国功臣之后的气节,比徐达的后人强多了。 四:结束语 邓愈封爵及后人除爵的故事和分析讲完了,以上文中分析均为个人看法。 或有不妥和错漏,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读者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参考文献:《明史》《明通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