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冒险偷回种子,增加3亿中国人口:清朝秀才成古代“袁隆平”
更新时间:2022-04-23
一介书生手无寸铁,竟然能够多养活三亿人口,听起来这是一件奇闻,大家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是偏偏有这样一个人,只是一个秀才,结果却帮助中国人口突破新的历史记录。 秀才 就是这个人,他叫陈振龙,明末的一位普通秀才。他做了一件什么事,让中国人口增加了三亿呢? 先说一说当时中国的人口经济背景。 人口增长,最根本的就有三个要素,第一个是稳定和平的国内外社会环境,第二个是充足丰裕的粮食,第三个是先进的医疗卫生条件。 人口增长 元末时期,各地烽烟四起,战乱频仍,我国的人口数量锐减到了7000万,由此可以看见人口请况不乐观。 而到了清朝中后期,我国人口打破了过亿的记录。明清500多年时间里,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前面所有朝代的总和,到底发生了什么,能让人口如此爆炸呢?这就要说到咱们的主人公男一号——陈振龙了。之所以能神通广大增加我国人口,是因为他从菲律宾偷了一个宝贝回来。 陈振龙 陈振龙的老家是福建福州长乐县,从小博学多才,十几岁就考上了秀才。 加冠那一年,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陈振龙屡次乡试不中,逐渐心灰意冷,于是决定弃文从商。他家里是吕宋岛的经商世家,绝大部分家产都在吕宋岛也就是菲律宾。 出海经商 明朝初年,我国官方施行海禁政策,很多福建沿海地区的国人于是偷偷和吕宋往来,生意往来非常频繁。16世纪西班牙人占领了吕宋岛,他们经常吃一种叫做番薯的东西。这是生长在中美洲地区的一种粮食作物。 而到了明朝中后期,陈振龙跟随自己的父老乡亲来到吕宋经商,在自己闲暇之余他发现了这种国内没有的作物,并且对它着了M,觉得这个作物品种大有可为。因为经过他的研究,番薯容易生长且抗干旱能力强,味道尝起来也不错,可吃新很高。于是陈振龙便开始偷学吕宋的番薯种植技术。 陈振龙观察作物 对于聪明的陈振龙来说,种番薯并不是什么难事,没过多长时间就驾轻就熟了。万事俱备,但是如何带番薯种苗回国是当务之急。在当时西班牙人严加管控出口番薯苗,因为番薯作为他们的主要经济和战略作物,种植方法自然不能让别的国家学走。 番薯 陈振龙几次想要带回国都失败了,最后他绞尽脑汁想到一个办法——砍掉了番薯一截藤蔓,外面用麻绳包裹,让别人误以为是绳子,然后再用这根绳子来捆绑货物。凭借这个方法,陈振龙成功将番薯藤带回中国,种植在老家院墙下,经心培育,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开花结果。 很快消息就被村里人知道了,起初人们对这个东西不以为意。直到明朝末年,天下大乱,全国爆发严重饥荒,农田荒芜,水稻、小麦颗粒无收。而陈振龙带回来的番薯由于成活率高,比较能适应环境,成为了唯一幸存下来的作物,长乐县的百姓靠着它顺利战胜了饥荒。 明末战争 长乐县的百姓为了铭记陈振龙的贡献,就为他修建了一座祠堂,现在还有。时间到了清朝时期,全国都已经有了种植番薯的影子。番薯成了我国百姓的第三大主食,仅次于小麦和水稻。自此以后,我国基本上再也没有发生大规模饥荒,人口数量也出现指数型爆炸。因为番薯,我国人口从仅1亿增加到4个亿。 先薯亭 在七弦君看来,陈振龙不愧为古代“袁隆平”,向他以及袁隆平先生致敬,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