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四川八柱:南宋末年的铁血传奇‖敬镔
更新时间:2022-04-28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四川八柱:南宋末年的铁血传奇 敬 镔 元代学者姚燧在《中书左丞李忠宣公行状》记述:“宋臣余玠议弃平土,即云顶、运山、大获、得汉、白帝、钓鱼、青居、苦竹筑垒,移成都、蓬、阆、洋、夔、合、顺庆、隆庆八府州治其上,号为八柱,不战而自守矣。蹙蜀之本,实张于斯。” (图片来源:重庆地方志微信公众号) 南宋末期,蒙古军南下进攻四川,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采纳播州(今贵州遵义)隐土冉琎、冉璞兄弟俩“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徒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胜于十万师远矣”的建议,采取“守点不守线,连点而成线”的战略方针,发动群众依山筑城。 他在“重庆为保蜀之根本,嘉定(今乐山)为镇西之根本,夔门为避吴之根本”思想的指导下,从淳祐三年至十一年(1243—1251年)的9年时间里,有计划、有步骤地以重庆为中心,在长江、嘉陵江、沱江、涪江和渠江沿岸的山峰上,先后加固和新筑了乐山三龟九顶城、泸州神臂城等山城数十座。其中剑阁苦竹寨、苍溪大获城、通江得汉城、金堂云顶城、南充青居城、蓬安运山城、合川钓鱼城、奉节白帝城最为有名,称“防蒙八柱”,又称“四川八柱”。 八柱之一:剑阁苦竹寨 苦竹寨城门遗址(马恒健 供图) 苦竹寨,又名苦竹隘(今称朱家寨),在剑门关之西,小剑关东的一座山峰上。顶峰宽阔,约四平方公里。“四际断岩,前临巨壑”,孤门控据,地势险要,一夫可守。南宋末期,元兵攻蜀,隆庆府治地(今剑阁县城)迁移到苦竹寨。 1258年,蒙古宪宗亲自率兵指挥攻打该寨。宋军苦守3年,终因宋军裨将赵仲妙献东南门被元军攻下,元军将俘获的宋兵全部斩首,鲜血染红了山寨土地,传说满山的竹子因吸收了宋兵的血泪变成苦味,寨名因苦味而得名。 此后,苦竹寨因处于入川的咽喉要道,蒙军即便绕过它进入四川腹地,也始终如芒刺在背。因此,宋蒙两军在苦竹寨多次绞杀,反复争夺,数易其手,它作为一座军事要塞,最终在南宋军民手中挺立了28个年头。 八柱之二:苍溪大获城 苍溪大获城南城门遗址(苍溪县委宣传部供图) 苍溪县城东北20公里的大获山顶,属云峰山支脉。云峰突起,四周悬岩峭壁,天生奇险,三面环宋江,一面接铜鼓山,为南宋抗元据点之一。 宋绍定(1228—1233年)中,都统孙臣、王坚为御蒙古兵始筑此城。先后移阆州治、苍溪及奉国治于此。清康熙《苍溪县志》载:“一山亭亭独耸,大江左绕,开栈道以通四门,其在西南者曰‘长庚’,曰‘阜财’,其在东北者曰‘启明’、曰‘锁钥’,皆巍峨万状,攀援不能达。”嘉庆《四川通志》载:“城固石岩为之,中通四门,周十里,时祟帧十三年知县沈国复修之。” 淳祐六年十一月,蒙哥同木哥率部攻城,守将杨大渊出降。其后城废,建筑毁于兵火。今仅存部分残缺石砌城墙及南城门。 八柱之三:金堂云顶城 云顶城小东门(刁觉民 摄) 云顶城位于云顶山上,东与炮台山锁江相望,西控成都平原,南凭深谷险水水磨河,北恃高山危隘高定关,为成都东部门户,东西两川咽喉。南宋抗蒙战争中建城于此。 云顶城筑于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是宋蒙战争中宋军山城防御体系的重要据点之一。东西宽2公里,南北长2.1公里,总面积1.5平方公里,周长约7.2公里。临江建有外城墙,今小东门下面及圆觉庵附近尚有城墙遗址和城门遗存。山腰则因山为势,利用天然峭壁作为内城,中断处以条石筑墙闭锁。小东门下面和长宁门北,均存有坚固的人工垒砌城墙。在北城门、白马石、二百梯、猫儿湾、万年寺5处缓坡地带及城门附近,加筑了5条一字墙,保存相当完好。 小东门右边有一半圆形炮台遗址,长宁门附近也有一长方形炮台遗址。城内的莹碧、万年、金刚、杨柳、照月等池,四周均有“人”字形纹条石垒砌。龙王、金钵、长寿、金龙等井,井壁均成六角或八角形,都是宋时形制。这些池井散布于全山寺庙,亦即当时军营附近,也是当时驻山军民的饮用水源。所有这些遗址,都是经历七百多年保留至今的珍贵历史军事文物。 南宋时的云顶城,是四川四大戍司中兵力量雄厚之处,也是宋军在外水(即沱江、岷江)防线的重要据点。当时,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和怀安军治所曾迁至云顶城内。 宋元战争中的四川山城在战争之后多被拆毁,云顶城却因蒙古兵镇戍而被保留,特别是在川西,已成惟一的宋蒙战争遗址。 1991年,云顶城被列为四川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堂县人民政府拨款按宋时形制修复了南城门及其至小东门之间的城墙,建立了四川山城资料展览馆,供游人参观。 八柱之四:通江得汉城 通江得汉城城门遗址(巴中市委宣传部供图) 通江得汉城位于县城东北的得汉山上,距县城约50公里。相传汉高祖刘邦称王汉中,招募賨人平定“三秦”。丞相萧何留守巴蜀,供给军食,以此为据点,储粮屯兵,击败西楚霸王,灭楚兴汉而得天下,故名。现已无城,四周陡崖峭壁,陈旧的石筑工事,斑驳的苔藓,时隐时现的石刻诗联,见证着朝代的更叠。得汉城题刻多达二三十处,以诗和楹联为主,分布在东、南悬崖之上。 《蜀中名胜记》引《通江县志》介绍得汉城:“万山中崛起,巉崖四面峭绝,独西南二径临险转折而上,诚一夫当关之势”。民国《续修通江县志稿》载:“脉自火天山岗分支,东南下,长岭陡落,形如蜂腰,名鹅项颈。至此突起山峦,状似鹅头,四面峻壁,其上平衍,可容数万人。断崖间多前代遗踪可识。得汉城东临大通江河,南北皆深溪,崖壁刻削题句“地环三玉涧,天铸一铜城。” 淳佑九年(1249年),四川制置余玠亲临得汉山视察,乃命都统张实率将士“固除堑垒”,筑得汉城,到公元1273年,也就是合川钓鱼城失陷前6年,得汉城在坚守24年之后才最后被蒙军攻破,此时已是元世祖至元十年了。 明正德初,爆发鄢(本恕)蓝(廷瑞)农民起义,四川巡抚林俊于此驻军4年,更名为安辑寨,通江县治移至得汉城。民国八年,当地农民首领张伯山率三千神兵反“十元半”,历时一年半。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翻越秦岭,进入通江,建立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得汉城成为根据地后方重地。 八柱之五:南充青居城 南充青居城城墙(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青居城,又称青居山、黛玉山,在今南充市高坪区(原南充县)东南15公里嘉陵江北岸青居场,海拔452.5米,上有君子峰、金塿峰及东岩三峰,岿然屹峙。金塿峰顶,广数十丈;四周石壁,中拥天池,池周丈余,深八尺,其水澄澈可饮,四时不竭。旧有唐代建慈云寺,宋淳佑十二年重建为灵迹寺。寺外平地有良田数十亩,复起危崖,壁立七、八丈,周围十余里,雄险天成。山上土质肥沃,物产丰富,林水不竭,可以建城屯兵。故城位于青居镇第一曲流旅游区内青林村,建于南宋淳佑年间,是南宋著名的抗元军事要地。 青居城是宋淳佑年间(1249—1251年)筑成的。淳佑九年(1249年),顺庆府治迁至青居城,成为“抗元八柱”之一。因青居城筑于淳佑年间,故又称为“淳佑城”或“抗元固堡”。故城遗址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宝佑六年(1258年),蒙哥率军大举入蜀,元军攻至青居时,禆将刘渊杀主将段元鉴献青居城降元。 青居城现存残高1—2米、厚1—4米的城墙,总长约500米,青居山东面还保留有一道清代重修的石拱城门,门内券拱上刻有“咸丰四年划募化功果,六月二十日彀旦修”字样。 青居山上现还保存着一处宋、明时期摩崖石刻3幅和一口终年积水不干的石池(人称天池)。过去,青居山上苍松翠柏,常年烟云缭绕,素有“青居烟树”之称,旧为南充八景之一。 八柱之六:蓬安运山城 蓬安县运山故城遗址(泠泠江月 摄,图片来源:四川新闻网) 运山城,又名燕山寨,位于蓬安县河舒镇桃花村对面的燕山上,之所以叫燕山,是因为春天燕多之故。又因山上时常云雾缭绕,也有云山、披衣山之名。燕山寨共建有12座寨门,现仅存东寨门。 公元1243年,湖北蕲州人余玠任四川制置使,他采取守点不守线的办法,抵抗蒙古军。运山处于利州(广元)、阆州(阆中)、巴州(巴中)南下的要冲之地,为军事要地。为抗蒙,蓬州署、蓬池县、朗池县(营山)、相如县署全部迁往运山上。余玠也亲临运山城,落实战备。 1250年,蒙古大军由汉中出发克阆中铜鼓寨,进B运山城。运山城军民利用有利的地理优势,同心固守。燕山寨四壁陡绝,山顶平阔,蒙古军无法施展他们骑兵优势,屡攻屡败。运山军民备力作战击毙蒙军主帅汪德臣坐骑及其兄弟汪直臣,迫使蒙古退兵。 1253年,利州(广元)失守,川北各州宋军退守运山。1258年,蒙哥亲征四川,对宋王朝采取三面合围,由甘肃六盘山出发,顺嘉陵江而下,蒙军主力屯兵运山下,蒙哥亲自指挥作战。运山军民在利州转运使施择善带领下英勇抵抗,终因弹尽粮绝,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 八柱之七:合川钓鱼城 合川钓鱼城(图片来源:重庆市文旅委官方网站) 钓鱼城位于合川市合阳镇嘉陵江南岸钓鱼山上,占地2.5平方千米。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传说有一巨神于此钓嘉陵江中之鱼,以解一方百姓饥馑,山由此得名。钓鱼城峭壁千仞,古城门、城墙雄伟坚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环绕,俨然兵家雄关。 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余玠始筑钓鱼城。徙合州及石照县治其上,屯兵积粮,控扼三江,以为重庆屏障。1258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四川,于次年2月兵临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东征西讨,所向披靡。然而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却不能越雷池半步。7月,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此后,钓鱼城军民坚持抗战。直到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正月,守将王立开城降元。钓鱼城保卫战长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钓鱼城古战场遗址至今保存完好,主要景观有城门、城墙、皇宫、武道衙门、步军营、水军码头等遗址,有钓鱼台、护国寺、悬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飞檐洞等名胜古迹,还有元、明、清三代遗留的大量诗赋辞章、浮雕碑刻。 1982年,钓鱼城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八柱之八:奉节白帝城 奉节白帝城遗址考古现场(图片来源:中新网) 白帝城位于奉节东瞿塘峡口,长江北岸高耸的山头上,东依夔门,西傍八阵图,三面环水,雄踞水陆要津。白帝城自古以来被视为东控荆楚、西扼巴蜀的兵家必争之地,先后建立过捍关、江关、白帝城、夔州都督府、夔州路等军事堡垒新质的重镇。 白帝城原名子阳城,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在山上筑城,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宛如白龙,他便借此自号白帝,并名此城为白帝城。公孙述死后,当地人在山上建庙立公孙述像,称白帝庙。明嘉靖二十年(1533年),又改祀刘备、诸葛亮像,名“正义祠”,以后又添供关羽、张飞像,逐形成白帝庙内无白帝而长祀蜀汉人物的格局。从此,“白帝城内无白帝,白帝庙祭刘先帝”。 南宋白帝城不仅是一个军事城堡,其本身就是一个依托峡江特殊山水地理环境的军事攻防系统。城址不仅防御设施、生活设施齐全,功能齐备,还有预警设施和江防设施,以加强陆路和水路防御。 结 语 四川军民所采取的山城设防的抵抗方式,在抗御蒙古军队的进攻上,发挥了特别显著的作用。 山城设防是四川军民的伟大创造。这在余玠任四川安抚制置使任内就已奠定了坚实基础。余玠死后,继任者又在此基础上增修了一大批山城。这些形势险绝的山城,建筑在要冲之地,彼呼此应,构成了阻遏蒙古骑兵的有效防线。 一支几乎纵横捭阖于整个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攻灭过四十余国,踏破过成千上万的各式各样城楼寨堡,但在以“四川八柱”为核心的山城设防面前,却感到束手无策,难以施展其武功。 山城防御体系牵制了蒙古擅骑兵善于野战、驰突的长处,在适当地区,选择若干险要建筑城寨,囤积粮草,作为据点,城寨与城寨之间,可互相呼应,一处有事,他处驰赴救援,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川人民为保卫国家领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据史料统计:蒙古攻打四川后,川人由以前的1290万减少到82万。 (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敬 镔(阆中中学教师,阆中市地方志办公室顾问) 供稿:阆中市地方志办公室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