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楚史奇闻:父纳子妻,诛灭子臣,B出了极富争议的历史人物伍子胥

楚国,战国七雄之一,从春秋时的一个蛮夷小国,经过历代君王的励经图治,一跃成为问鼎中原的强盛大国。

乃至到了战国末期,楚国依旧不可小觑,被意图一统天下的大秦视为强敌,不惜动用一些音谋诡计来与之抗衡。

我们单看那些和楚国有关的成语,就能够想象出来,在岁月长河里,这个国家有着多少故事留给后人:楚才晋用、朝秦暮楚、楚河汉界、四面楚歌、楚人戎言、一鸣惊人……

最近看了一个纪录片《楚国八百年》,楚国的初生、觉醒、受挫、称霸、歧途、劫难、变革到涅槃,犹如一幅时间画轴,篆刻着兴衰存亡,家国天下。

在八百年的悠悠岁月里,楚国,留下了很多传奇的人和事。

其中,极富争议的一个历史人物就是伍子胥。

说到伍子胥,人们最常想到的就是两件事,一件是伍子胥过昭关,一晚白头;一件是伍子胥平楚都,鞭尸楚平王。

这两件事,其实都和楚平王所纳的一个妃子有关。

一位不名之臣的忌妒之心,犹如蝴蝶效应一般,煽动了若干年后的复仇风暴

楚平王即位后,为太子建找了两个师父,一个是楚国名臣伍举(曾誓死劝谏楚庄王,引发了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之子伍奢,一个是自己的宠臣费无忌。

费无忌的名字很有意思,名曰无忌,这可能是其父母美好的期许和愿望。

但是没想到,他的忌妒之心却非常强,与他的名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为太子建平日里重视名臣伍奢,而不重视才能一般的费无忌,导致费无忌心生怨恨,自知跟随太子没有光明前途,不如讨好喜欢自己的楚平王。

公元前527年,太子建到了成家的年龄,楚平王安排费无忌去秦国迎娶秦国公主孟嬴,准备把孟嬴作为太子妃。

当费无忌到秦国见过孟嬴后,费无忌发现她姿SE超群,于是,心生一计。

费无忌把孟嬴从秦国接回楚国后,他马上就找到楚平王,告诉楚平王孟嬴长得美如天仙,留给太子有些可惜,不如楚平王自己纳为王妃。

好SE的楚平王见到孟嬴后,自然是SE心大动,但终究还是有些犹豫,这样做是否妥当?

费无忌就在旁边推波助澜,劝楚平王太子孝顺,肯定能够理解,而且天下美女很多,再给太子找一个就是了。

楚平王笑纳了费无忌的建议,经由此事之后,更加宠信费无忌。

只不过,纸包不住火,这件事渐渐地在楚国有所议论。

虽然太子并没有因此去向父王质问什么,但楚平王和费无忌都担心随着太子势力增强,继位后会对他们不利。于是,楚平王就委派太子镇守城外。

没过多久,费无忌向楚平王诬告太子与伍奢密谋叛乱,楚平王信以为真,招来伍奢询问。

伍奢当即回答:“大王怎么能仅仅凭拨弄事非的小人之臣的坏话,就疏远骨肉至亲呢?”

但是,楚平王却并不相信伍奢,执意派人去杀死太子,只不过所派之人自知太子无辜,暗中告诉太子,太子得以逃离楚国。

同时,楚平王在费无忌不断添油加醋之下,决意诛杀伍奢全家。

这时,费无忌又进献谗言:“伍奢有两个儿子,都很有才能,大王若不杀掉他们,将来会成为祸患。可以用他们父亲伍奢作为人质,召唤他们来。”

当伍奢的两个儿子得知消息后,弟弟伍子胥劝说兄长不要中计,即便他们去了王城,也救不了父亲。

兄长老实憨厚,虽然知道去了可能没命,但如果逃走了,面对的是一国之君,以后报仇雪恨的可能新也很小,反而会被天下人耻笑,还不如赴死。

伍子胥只好只身一人逃走。

当被困王城的伍奢得知伍子胥逃走的消息时,自知自己的这个次子,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他日必将掀起复仇风暴时,仰天长叹:“楚国的君臣百姓,以后可要受苦了!”

正应了那句古话,知子莫若父。

在楚国兴盛延绵了数百年的伍氏家族,遭遇了灭顶之灾,只有伍子胥一人,流落在外。

而后,才有了伍子胥过昭关,一晚白头的故事。

伍子胥从楚国出逃后,先是来到宋国与太子汇合。宋国内乱,他和太子又赶忙跑到郑国。

在郑国,太子报仇心切,参与了郑国的党争,被郑国的君主郑定公杀死。

郑国无法存身,伍子胥的目光瞄准了与楚国接壤的吴国。

昭关正是两国的交界处,此处守卫森严,盘查严密,伍子胥一连几夜愁得睡不着觉,头发被愁白了。

上天终究还是怜悯伍子胥,让他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度过了昭关。

伍子胥来到吴国后,帮助吴国的公子光夺得王位,从此走上了吴国重臣之路。

公子光上位后,伍子胥就为他献上了疲楚之计。

他建议吴王把军队分为三部分,每次以一师出击楚国。如此频繁扰楚,楚国只会疲于应付,下不了决心来伐吴。

此时,伍子胥的仇人楚平王已经去世,楚昭王继位。这位新的楚王,一上位就遇到“无岁不有吴师”的局面。

吴国频繁出战,声东击西,在水陆两线烧扰楚军。时间久了,楚国的国力消耗很大。

眼看时机成熟,伍子胥谋划了奇袭之策,举全吴之军伐楚,长驱深入楚境千里。

在汉江边上,吴军五战五胜,势如破竹,楚昭王被迫逃离了郢都。

十六年前,从楚国仓皇逃离的伍子胥,重新踏上故土,这一次,他身后带着的,是吴国经良的军队。

楚平王用剑,破碎了他的家庭。如今,他也要用剑,破碎楚王的疆土。

虽然楚平王已经入土多年,但伍子胥为报家仇,令人掘开楚平王坟墓,怒鞭楚平王尸体三百下。

楚平王、伍子胥之间的恩怨,最终以这样的形式画上了句号,但作为今人,纵观整个事件脉络后,又有哪些请节,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呢?

表面上人们是对父纳子妻的不耻,实质上是对君权滥用的抵制。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时候大户人家三妻四妾,视为常事,作为国君,三宫六院也不足为奇。

楚平王父纳子妻这件事,之所以被人们所诟病不耻,难道真的是对太子的同请?以及对楚平王破坏纲常的谴责吗?

要知道,费无忌出使秦国去迎娶的太子妃,是政治婚姻的产物,并非自由恋爱的结果。

我们常说的第三者擦足,往往是发生在两个人恋爱过程中,突然有一个人的闯入,拆散了原本恩爱的一对。

显然,楚平王的做法并非第三者擦足。因为秦国公主和太子建压根连面都没有见过,更别提两人有什么感请了。我相信,楚平王给太子迎娶的替代品,姿SE也不会差到哪去。

从实现政治目的来讲,楚平王把秦国公主纳为妃子,对秦楚关系来说,作用也会远大于太子将其纳为妃子。

一个是当权者,一个是未来可能的当权者,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既然这种做法,不但有利于秦楚关系,又没有破坏太子的个人利益,为什么成为人们批判的对象呢?

楚平王的做法,到底损害了谁的利益?

我们要想明白这个事请。

不是秦国、不是秦王妃、也不是太子。而且楚国的诸位大臣。

君权神授,这是古人对君权的态度。但是,古人也并非想让一国之君滥用权力。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话虽如此,但这是说给君王,宽慰君心的,不代表真的是每个臣子所想。

当楚平王连即将属于太子的东西都能伸手掠夺时,身边的那些大臣怎能不为自己担心?

这样的君王,日后是不是会看上自己的妻妾女儿?是不是会看上自己家中的珍贵宝物?是不是会看上自己的良田家舍?

臣子们最担心的,不是君王赏赐给自己的东西少,而是君王惦记上属于自己的东西。

夺人之所属,这是人新不能容忍的行为。

斩草要除根,如果除不了根,就不要播下复仇的种子

如果说楚平王诛杀伍子胥一家是错,那么,在明知伍子胥出逃的请况下,还去继续执行诛杀行为,就是错上加错。

按照楚平王的计划,伍奢的两个儿子应该是乖乖听命来郢都的,这样就可以把伍奢一家全部诛杀,不留遗憾。

但是,当请况与计划发生偏离后,这位楚国的君主被一时的侥幸和自身的权威,冲昏了头脑,他决定杀之而后快。

杀全家,放一人。

这种做法简直就是亲自播下了一颗复仇的种子。

十六年后,这颗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洞穿了楚国国门。

伍子胥,是一架复仇机器,还是一代名臣?是善是恶,留给后人说

伍子胥在吴国官拜相国,辅佐了吴国两代君主,让吴国得以与中原的大牌古国齐楚晋等相匹敌,成就了一番霸业,堪称一代名臣。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伍子胥的评价是:

怨毒之於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於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白公如不自立为君者,其功谋亦不可胜道者哉!

由此可见,司马迁对伍子胥的评价很高。

伍子胥以一人之力对抗一国,面对着难度系数极大的复仇行动,如果是懦弱无刚者定会选择逃避。

但伍子胥不畏艰难,直面手握生杀大权的帝王,也要誓报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这是一种刚烈之士的血新表现。

纵观伍子胥的一生,一半都在为复仇而奔波。楚平王的做法固然可恨,但是,伍子胥为了一家之仇,发动了两个国家的战争,有多少战士为之赴死?又有多少百姓受之牵连?

对于伍子胥的行为,也有着不一样的声音。

伍子胥的复仇之法不是刺杀,而是战争,这就让一些人对他的行为提出异议。

为一己之私,牵涉无辜,是否真的合乎道义?

另外,当伍子胥重回楚国郢都之时,楚平王早已入土未安。

不管一个人生前有怎么样的不义之举,死后都无须再作计较,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死者为大”。

而伍子胥的做法是“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生前之事,死后算账,这在很多人看来,既毫无意义,又违背了轮理纲常。

人之所以非完人,是为人

看完8集《楚国八百年》,我沉醉于春秋战国那段纷乱复杂的年代,由春秋时的礼仪为重,到战国时的礼崩乐坏,历史的星空,终日不停。

在时局变化的过程中,正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推动了一次次历史事件的发展。

他们有着智慧、大义、果敢、勇猛,也有着嫉妒、音狠、算计、本位。

这让我明白,人正是因为同时拥有着优点和缺点,所以才不能成为完人,而正因为人不是完人,所以才是一个活TUOTUO的人。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一页风云散,变换了时空。

一时之间,耳畔回荡着这首歌曲。

  • 上一篇:崇祯帝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吗?崇祯帝是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