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本是一大间臣,为何可以给大明续命20年
更新时间:2022-05-07
魏忠贤是明朝天启年间位高权重的一个太监,他的手上沾满了各样的鲜血,罪行可以说是巨大滔天。在通读明朝历史的时候,很多人却发现了一个问题,魏忠贤自杀后,好像明朝处于一个被动挨打的局面。
也有一部分人提出,魏忠贤即使是罪恶满盈,却为明朝续命20年。
魏忠贤最大的靠山就是明朝的天启皇帝,以一手绝佳的木匠手段成为一段故事。在天启皇帝去世以后,他的弟弟崇祯皇帝登基。他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请就是打压宦官的势力,魏忠贤自然成为他开刀的第一人。
魏忠贤在世的时候,可以暂缓明朝的灭亡,和他所执行的政策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对辽东的经营。从万历中后期开始,后金在北方兴起,逐渐壮大后,开始向辽东发展,由于明朝中后期各种军事制度的落后,军队统帅的腐败,明朝军队的战斗力很低,而辽东军队最大的问题就是粮饷的问题。
魏忠贤对于辽东是非常重视的,在其执政期间,辽东经营的风生水起,主要在于各类军需,粮饷等的供应是十分充足的,前线的将士能够得到基本的保障。只有把辽东经营好,才可以保证明朝的安定,这是魏忠贤深刻知道的道理,宁远防线的成型就是在天启时期。
明朝中后期开始,朝廷中就出现了党争的请况,其中江南的东林党势力最大,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很好的制约了东林党的发展,不仅是在政策上,还是在各种执政上。
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和东林党在政治风向上是完全不同的。东林党的很多文人和地方的一些商人是有利益关联的,而在明朝后期,商品经济快速发展,这一部分商人得到了很多的财富,相反却是赋税支出最少的,为了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又不能让国库的支出出现空缺,东林党执政时,向很多的农民加收了各种赋税,这对于本身就比较拮据的农民而言,只留给他们一条造反的路。
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会通过各种手段,从这些商人中得到大量的赋税,相反的在农民的赋税上,却做出了很大的降低,直接从商人处征收赋税,效果快,成效好,使得国库更加的充实,而对辽东的各种支出,也是毫不吝啬,因此在天启皇帝的时候,辽东的防线是非常太平的。相反少了对农民的剥削后,各地的农民起义数量也急剧的减少。
崇祯皇帝登基以后,着手打击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东林党势力一下子膨胀,整个政治的风向标变了,东林党人以保护自己的利益为主要目的,疯狂在农民中加收赋税,而对于辽东的军饷,也经常新的锐减,且东林党内部人员派系复杂,争斗频繁,很多政策是朝令夕改,让一批没有军事才能的文官在背后进行草控,直接制约了辽东的军事布局。
相反在辽东有用武之处的将帅,在执行相关的政策时,经常受到朝中局势的牵连,很多的时候,处于一个非常被动的状态。崇祯在位的时候,多次进行辽东统帅的更换,兵部尚书的更换甚至一年多达三次以上。崇祯是靠东林党人进行阉党清除的,很多的政治站位和东林党是一致的。
历史是文人所编写的,魏忠贤等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对于文人等的打击力度很大,手段非常残忍,因此在史书中,这一类人是活生生的恶人。但是从全局的角度来看,魏忠贤虽然是个恶人,与东林党背道而驰的很多政策却是对明朝的延续非常有利的。
令人讽刺的是,在崇祯皇帝煤山上吊的时候,跟随他的只有一个太监。崇祯到最后才明白,是这些文人真正的误了自己,“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大厦将倾时,党争的持续,对农民的剥削,对辽东前线军饷的克扣,对军事政策的误导,哪一个不是导致明朝灭亡的导火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