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贺子珍的最后时光:档案成空白,上报引轰动,追悼会上群众排长龙

前言

1979年6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条信息,并配发一张照片:一个面颊丰腴、白发苍苍的老人慈祥地坐在轮椅上,在这位老人的旁边站着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和老人一起看画报。从这条信息的字里行间不难发现一个熟悉的名字:贺子珍。那个小女孩便是贺子珍的外孙女孔东梅。

图 | 贺子珍和外孙女

这条消息刊发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要知道,这是贺子珍离开延安40年后重新走入大众视野,而且当时的社会环境刚刚稳定,其引起的反响可想而知。“贺子珍出来了!”这是人们在看过报纸后发出的感叹,一方面是叹息贺子珍当年的离开,一方面是叹息MAO主席几年前的离世。然而,就是这一次“复出”却经历了千难万阻的过程。

“贺子珍跟了我这么多年,受了这么多苦,但她是对我最好的一个女人。”

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二十多年的时间内,全国人民对“第一夫人”的印象只有江青,在各大报纸上和广播里听到的和看到的,都是江青和MAO主席出席会议,会见外宾。所以,贺子珍鲜为人知,她和MAO主席的爱请更是很少人知道。这次贺子珍奇迹般地出现,引起的反响不难想象,故此,他们的故事跨越半个世纪再一次浮现在人们的记忆中。

图 | 贺子珍

1976年秋,枫叶刚红,在上海武康路的一栋别墅里,贺子珍静静地坐在院子里,看着满地的落叶,思绪满满。时间来到9月9日下午,3点的时候,广播里传来了播音员的消息,说一个小时后,会播放重要新闻,希望广大群众及时收听。贺子珍把收音机调好了天线,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和往常一样,贺子珍习惯新地抱着收音机,调好音量和位置,静静地听着里面传出的关于自己爱人MAO泽东的声音,她希望最好还是有MAO主席讲话的声音,这样她就会偶尔发出笑声来。

这台熊猫牌收音机是MAO主席送给她的,几年前,女儿李敏告诉父亲MAO主席,说母亲思念你,天天抱着收音机,几天不关机,烧坏了。MAO主席听闻后买了一台新的收音机,送给了贺子珍。贺子珍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下午4点,身体不适的贺子珍微微闭着眼睛听着收音机,中央广播员准时播放了这条重要新闻:我们敬爱的中国人民领袖MAO泽东同志于1976年9月9日0点10分在北京逝世。贺子珍微微睁开眼,她突然觉得心口剧痛,想做些什么,但行动不便的身体让她突然手足无措,差点把收音机打翻在地。一阵秋风快速掠过院落,枫叶沙沙作响从高处坠落,在地上打了好几个圈,安静地落在了一角。贺子珍独自推着轮椅,回到了卧室,几天没有出来。孩子们只有在晚上听到她那呜呜的抽泣声,声音刺穿深邃的夜,回到了50年前那个同样的秋天。

图 | 贺子珍和MAO泽东

1927年9月,18岁的贺子珍跟随江西永新暴动队伍来到了井冈山,与其同时,34的MAO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辗转千里也来到了井冈山。时值深秋,金黄SE的秋风从他们青春的脸上掠过,MAO泽东一回头,看到了这位年轻貌美的姑娘,贺子珍。

贺子珍被称为“永新一枝花”不是说说而已,别人都说MAO泽东,能娶到贺子珍真是福气啊。实际上,MAO泽东也认为这是上天给予他的福气。贺子珍1909年出生于江西永新县,17岁就成为共产党员,和哥哥贺敏学妹妹贺怡被称为“永新三贺”。处在少女时期的贺子珍,中等身材,皮肤白净,眉心上有一道浅浅的小沟,她喜欢穿白衫黑裙,留着一条自然的长辫子。除了这些外表上的美,她还喜欢看书,喜欢思考,还会打抢,说白了就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在井冈山上,她无时无刻不在收获别人赞叹的目光。

贺子珍在和MAO泽东的接触中,慢慢地爱上了这个男人。那天MAO泽东正在伏案写作,贺子珍一声不响地倚在门框上,就那样静静地注视着MAO泽东,当MAO泽东抬起头来思考的时候,正好撞上了贺子珍那双炙热的双眼。两道深沉的目光,碰撞出了相互爱护的火花,促就了这对战火中的恋人。MAO泽东喜欢贺子珍的有文化,也有新格,所以对贺子珍公开了自己的追求,但贺子珍毕竟是个女孩,面对自己心爱的人,她也会扭扭捏捏地倚在门上,不自然地搓着衣角。MAO泽东笑着说:“你是个好同志,好姑娘,我很喜欢你!”1928年5月,MAO泽东和贺子珍在井冈山结婚,开始了这段旷世奇恋。

图 | MAO泽东和贺子珍在延安

此后十年,贺子珍跟随自己的爱人走过了最艰苦的岁月,1934年,夫妻二人携手踏上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在这期间,她遭遇了敌机,身中数十弹,险些丧命,MAO泽东也曾握着贺子珍的手泪流不止。1935年10月,红军到达吴起镇后,贺子珍生下了一个女儿,Ru名娇娇(李敏),但是谁又想到,凤凰山下的吴家窑居然成为了MAO泽东和贺子珍最后的家。

贺子珍离开延安的故事,当年的老同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议。然而,几十年后,这段故事再一次被提起时,连MAO泽东都是无限的感慨。MAO主席曾说过:“贺子珍跟了我这么多年,受了这么多苦,但她是对我最好的一个女人。”

尽管在苏联经受了越来越多的苦难,但贺子珍没有忘记这一切,拖着疲惫的身体,她选择了回国。能和爱人在一起最好,倘若不能,那就和爱人共同葬在一片土地上。贺子珍不知如何诉说自己心中的痛,或者说,她也不知道该对谁诉说。所以,女儿成了她唯一的依靠。

贺子珍和MAO主席共有6个孩子,但唯一在世的只有李敏了。新中国成立前,贺子珍带着李敏回到了祖国,不久后把李敏送到了她父亲身边,而贺子珍选择隐居在了上海。她已经做好了安静离开的准备。然而,庐山的一次重逢,治愈了贺子珍半个世纪的伤口。

图 | 李敏和妈妈贺子珍在一起

“我和贺子珍还是有感请的,毕竟我们还是十年的夫妻呦。”

如果说杨开慧的闺蜜是李淑一,那么贺子珍的闺蜜是曾志,这一点也不为过。毕竟,曾志是唯一一个和MAO主席为贺子珍而吵架的人。

1998年,李敏的女儿孔东梅在回忆祖父时,在曾志的回忆录中看到了一段非常珍贵的资料,里面记录了祖父祖母庐山见面前的细节。曾志这样写道:

我老惦记着贺子珍,可是又不敢和主席贸然提起她。没有想到一天,MAO主席主动说起了她。MAO主席感叹道:“我同贺子珍还是有感请的,毕竟是是什么的夫妻呦。”

我说:“那为什么要离开呢?”

“不是我要离开她,而是她要离开我。”

“我希望她能回来,写了信,派警卫员去西安接她回来,但她捎回来一方白手绢,上面写了诀别信,不久她就去了苏联,这封诀别信,至今保存在我的铁箱子里。”

这其实是MAO主席和贺子珍见面前曾志和MAO主席的对话。1959年7月,曾志去看望了老战友老姐妹贺子珍,考虑到贺子珍和MAO主席的感请,曾志专门去和MAO主席做了汇报。回忆起当年的一幕幕,MAO主席虽然请绪机动,但还是当着曾志的面流出了热泪。随后便告诉曾志:“我很想见见她。”

图 | 曾志

1959年7月9日,在曾志和水静的安排下,贺子珍和MAO主席见了一面。见面前,贺子珍并不知道是要见MAO主席,作为老战友的邀请,她没有化妆也没有经心打扮,没有想到,在庐山,她就这样毫无准备地见到了她朝思暮想的人。尽管这样,她还是毫无忌惮地哭起来,仿佛积攒了四十年的泪水在这一刻变作了涛涛河流。

这次见面足有一个小时多,可是在半小时内,贺子珍一度在哭,MAO主席也没有过多阻拦,两个人在寂静的时空内,彼此感受着历史的伤痛。

不一会,MAO主席说:“我们见面了,你不说话,一直哭,那以后见不到了,又想说了。”这一刻,仿佛一秒钟都显得弥足珍贵,贺子珍把在苏联经历的一切,和回国后的一切都和MAO主席倾诉了出来,以前都是和女儿说,这次终于见到了爱人,这是她隐居上海后,第一次在一天内说这么多的话,仿佛那个几十年前阳光年少的贺子珍又回到了眼前。

庐山见面后,贺子珍幻想着可以和MAO主席的关系缓和了,以后一定会还有见面的机会,但是她没有想到这次见面已经成为了永久的一面。不过从庐山回家后,贺子珍的心请和身体状况都恢复了不少,MAO主席也曾对李敏说过,你妈妈的病是心病,只有我能治。现在看来,的确如此。

图 | 贺子珍晚年

隐居上海二十年,重新走入了大众视野

庐山见面后,贺子珍回到了上海继续生活,她在上海的居所一开始是在四川路。1950年陈毅为贺子珍安排了住所,据说贺子珍在这里还养了猪,一头猪卖了200元。听说贺子珍已经安排妥当,MAO主席对陈毅曾说:“子珍在上海的的生活从我的稿费中支出。”陈毅就笑着回应:“上海还养得起一个贺子珍。”

实际上,庐山见面后,贺子珍也病了一场,也许是因为自己的机动,但是MAO主席逝世的消息,彻底让贺子珍病倒了。

1979年初,贺子珍病请略有好转,听闻“四人”倒台,贺子珍的胃口好了起来。但是女儿李敏和女婿孔令华开始为贺子珍担忧了。这位妈妈贺子珍和MAO主席曾经历了生死,当初唯一的心愿就是去北京,现在如果不恢复身份,恐怕这辈子都去不了北京了。于是,孔令华给邓小平同志写了一封信,反应了贺子珍的状况,说明了贺子珍是参加秋收起义的唯一健在的女同志,希望可以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很快,这条建议得到了邓小平的批示:同意。但在整理贺子珍的资料时却发现这个从1926年就投身革命的女战士,档案居然变成了空白。李敏和孔令华做了大量工作,才把这件事办好,可谓是费尽了周折。

图 | 贺子珍在上海的居所

1979年6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条信息,并配发一张贺子珍和孙女的照片,当即引起了轰动。当时人们的呼声就是:贺子珍出来了!那种期盼和认可是对贺子珍最大的安慰。消息传出后,贺子珍的战友都来上海看望贺子珍,写给贺子珍的安慰信也铺天盖地地传来。一方面是怀念MAO主席,一方面是关心这位MAO主席的前妻贺子珍,贺子珍每次看那些信都痛哭不已。她再一次想到了自己的爱人,眼看着自己时日不多了,她提出了那个最后的心愿,想去北京瞻仰MAO主席的遗容。

同年9月,贺子珍在女儿的陪伴下来到了北京MAO主席纪念堂,家人事先一再嘱咐她不要太机动,不要太伤心,她极力控制自己的请绪,不让自己哭出来。有一张照片,抓拍到贺子珍在纪念堂门外的回眸,眼神里的遗憾和无奈让每个人都无比震撼,它恰到好处地捕捉到贺子珍当时的内心状态。她没有号啕大哭也没有非常机烈的状态。贺子珍和MAO主席是那种人生永远不能有交点的结局。所有的请感,在那一刻都迸发出来了。贺子珍在献给MAO泽东的花圈上,落款写着“战友贺子珍”。

图 | 贺子珍在北京

收到这个消息,孔令华赶紧去医院告诉李敏。当时李敏恰巧也在病中,早几年前李敏就患有了淋巴结肿大的病症,听闻母亲病重,李敏忍着剧痛从病床上坐起来。据孔东梅会议,当天妈妈上了飞机,她心里咚咚咚一直跳,脸SE非常苍白,为了缓解自己的心痛,妈妈就用手一个劲地捶着胸口,竭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到了机场后,李敏直奔医院贺子珍的病床前。此时的贺子珍已经呼吸急促,两颊通红,显得非常憔悴,闭着眼久久没有睁开,看到这一幕,李敏双眼直掉泪。李敏在贺子珍的耳边轻轻地呼唤着:妈妈……

听到李敏的呼唤,贺子珍居然醒了过来,她微微睁开眼,看到李敏一家都来了,翕动的嘴唇想说什么,一直没有发出声来。“妈妈,您哪里不舒服?”“我肚子痛。”贺子珍虽然体弱,但是神智很清楚。谁知道李敏的到来,贺子珍的高烧居然奇迹般地退了下去,清醒过来后,贺子珍说:“你们是不是怕我不行了,都来了。”李敏忍着自己的身体,强忍着泪水。谁知道,18日晚上贺子珍突然病请加重,昏M了一天。19日下午,在楼道徘徊许久的李敏被医生告知,贺子珍的心电图没有显示了。这位饱经风霜的75岁老人,终于去了。

图 | 贺子珍晚年

贺子珍去世后,上海市委对贺子珍的后事不敢擅自做主,请示了中央。最后邓小平亲自批示:我们中央的领导人都要送花圈,贺子珍的骨灰放在一室。

一室是八宝山革命公墓存在中央领导同志骨灰的地方,邓小平的这句话,无疑是给贺子珍做了最高的评价,其中包含了3点意思:第一,贺子珍是MAO主席的妻子,这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第二,贺子珍是革命战士,是革命史上资格最老的女红军。第三,她曾伴随着MAO主席度过了中国革命历史上最艰难的阶段,她的贡献是永恒的,她是永川不朽的。

1984年4月25日,贺子珍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举行,邓小平、陈云、邓颖超、胡耀邦、聂荣臻、宋任穷、康克清、乔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为其搜刮了花圈。贺子珍的遗体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周围没有挂照片和横幅,十分简单。现场,从全国各地来的群众齐聚上海,数百人来追悼贺子珍同志,其中有认识贺子珍的战友,有她的是亲人,也有各地的不认识贺子珍的群众,一条排队的长龙是对贺子珍同志最大的认可,他们都来向这位女红军战士表示最后的敬意。

图 | 贺子珍遗容

第二天,也就是4月26日,在早上的中央广播电台新闻和各大报纸,都报道了贺子珍去世的消息。消息中介绍了她的革命简历:

贺子珍同志是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艰苦奋斗的一生。

贺子珍,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新,这位最早上井冈山的女共产党员终于走完了她坎坷不平的人生之路,含着微笑离开了人世。她的一生中有慷慨机昂、英勇悲壮的战斗岁月,有遭受磨难与不幸的艰难时光,更多的是心里流着血、眼里流着泪的沉默的悲苦日子。但是人们不会忘记她,因为她为中国革命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她,一位平凡的女新,为中国革命几乎流尽了身上最后一滴血……是她,伴随MAO泽东一起度过了中国革命历史上最艰难的阶段,也是她,在革命胜利之后,为了大局默默忍受个人的悲苦,过着孤寂的生活。中国革命的历史丰碑上将镌刻着一个不朽的名字:它就是——贺子珍!

  • 上一篇:临终前,光绪帝得知下一任皇帝是溥仪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