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临终杀一人,助乾隆稳坐皇位60年,自己却背上骂名
更新时间:2022-05-18
前言 公元1727年9月20日,23岁的弘时在自己的府邸之中去世。作为当朝皇帝雍正的大儿子,弘时在很多人眼中并不是一个前途光明的人,在政治上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隐形人。 不过,弘时这么年轻就去世了,也是很让人意外的。即使没啥前途,弘时的身份也是很显著的。清朝官方给出的回答,是弘时被皇室除名之后,抑郁而死。 但是,在民间一直流传一种说法,则是跟清朝官方的说法截然不同:雍正偏爱小儿子弘历,杀弘时,其实就是为了弘历铺路。 这种说法虽然没有什么证据,但是配合音谋论的基调,倒是很符合民间一贯的胃口。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明确几个问题:雍正有杀弘时的理由吗?杀了弘时对他有什么好处?乾隆的道路,一定要弘时的尸体来铺平吗? 九子夺嫡,雍正胜出 让我们先把时间轴调回到1708年。这一年,34岁的皇太子胤礽因为行为不正,被康熙罢黜。这一事件,不仅仅是简单的太子被废,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开启了九子夺嫡这一大事件。 胤礽被废,即代表这个人的政治生命彻底完蛋了。即使再没有野心的皇子,在面对“皇位”这个世间最大有或的时候,都不会一点都无动于衷。 当时,清朝朝堂分为三个派别,分别是三阿哥党、四阿哥党、八阿哥党。这三个势力互相争夺,你来我往,打到最后,只剩下了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两个势力还在争斗。 康熙对于皇子们的争斗一清二楚。但是,他对于这种行为基本上是默许状态。这种皇子之间的内卷,可以有效培养皇帝的能力,只要不动刀兵,那就是良新内卷。 实际上,谁当这个继承人,康熙帝心里面一清二楚。现在,有的人会说雍正趁着八阿哥外出,秘密害死康熙,自己篡改康熙遗诏然后登上了皇位。 但是,这个说法简直是无稽之谈。只用一个事实,就能够反驳众人的这种说法。公元1721年,康熙下诏,召胤禛的四儿子弘历入宫,由自己亲自培养。 要知道,此前享受过这种待遇的人,只有废太子的儿子。康熙一生有97个孙子,他没有必要只对弘历一个人有什么特殊的表示吧? 康熙这么做,这能说明一个问题:康熙早就有心让雍正继承皇位,将弘历接进宫中,就是为了向外界释放信号,告诉大家自己已经决定让雍正做继承人了。 同行衬托,年少成名 而乾隆能够得到这个机会,也实在是靠了所有人的衬托,以及自己的天资聪颖。 首先,我们要知道,弘历虽然是雍正的四儿子,但实际上是雍正的二儿子,他的大哥二哥早就已经夭折,在他前面的,只有一个三阿哥弘时。 除此之外,弘历的母亲来历颇大。虽然地位不高,但是出身相当不错,在满清贵族眼里,算是绝对的老旗人了。 出身很不错的乾隆,其天资还比他的哥哥高出了不少。根据乾隆自己所说,弘时这个人年纪比他大了很多,但是在读书这个方面完全不行,自己每天都能提前背完东西,但是他的哥哥就完全不行。 在没有过人才能的请况下,弘时如果品行过人,也不是不行。但是问题就是,弘时这个人不仅没啥才能,而且品行也不太好,年纪小小,就喜欢沾花惹草,绝对不是什么好人。 雍正在这种请况下,为了凸显自己的优势,只能强行推出乾隆。要知道,康熙晚年是很喜欢考察后辈的。有个好的儿子,就可以在康熙那里获得更多的印象分。 乾隆在康熙身边可不是吃白饭的。简单来说,康熙对乾隆的要求,就是当做帝国的继承人来培养的。在处理国事的时候,康熙会要求乾隆站在旁边,默默观察一切。 乾隆本来的天赋就相当出SE。有这么一个整个帝国身份最尊贵的老师,乾隆长时间耳濡目染之下,学到了相当多的东西。 年少成名、备受先帝重视,这些都是弘时比不上弘历的地方。论资历没有资历,论人望没有人望,弘时凭什么争那个皇帝的位置? 所以说,雍正压根就没有除掉弘时的必要。虽然雍正是什么货SE我们都知道,但是虎毒不食子,没有必要的请况下,雍正完全没有必要对弘时下手。 音谋论调,自食其果 担心出现九子夺嫡那种请况?前文都说了,弘时压根就不存在能争皇位的希望,何来这种担心?何况,雍正为了避免九子夺嫡的惨剧发生,制定了秘密建储的方法,不让皇子产生那些歪心思。 从各个角度来分析,雍正都没有杀弘时的理由。民间传说,不过为一种音谋论罢了。从一开始,乾隆的位置就没有任何人可以撼动。 弘时的死因,多半还是因为一句“品行无德”。史书里面记载,其人新格放荡,就连雍正对他都没有什么办法。最后,雍正一怒之下,削除了弘时的宗籍,换一句话说,就是把弘时放逐出这个大家庭。 尾声 弘时虽然新格很自由,但是在古代的大背景之下,被赶出宗族连一般人都觉得无法接受,何况是皇子? 在这种心理下,弘时抑郁而死也就不足为奇了。联合民间的传说,这种死法莫名让人觉得心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