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何不同?两者一字之差却天壤之别

九十年代末,一部名为《宰相刘罗锅》的电视剧风靡大江南北,当年由李保田、张国立、王刚几位老师的经彩表演,以及改编于民间故事、单口相声的喜剧请节,使得这部电视剧无论在商业还是在艺术领域都大获成功。

该剧之所以能够爆火,很大一部分正式因为该剧的名字“宰相刘罗锅”这个名字的朗朗上口,而且在民间故事和相声评书中,刘墉的形象一方面是聪明绝顶,另一方面就是官至宰相。

但实际上,这只是清朝以来民间的观点。无论是历史书还是电视剧,都经常听到宰相和丞相这两个比较相似的称呼,历史上最著名的丞相有很多,如诸葛亮、萧何等。

但到了清朝,即便是家喻户晓的“宰相”刘墉,人们也几乎不会将他与诸葛亮、萧何等人相提并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就要从“宰相”这一官职做一下解释了。

丞相一职的溯源

“相”这一官职,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早在先秦时期,秦国就设有“相邦”一职,到秦惠文王时期又增设左丞相、右丞相之职,隶属于相邦之下。

战国末期,因吕不韦乱政,秦王嬴政干脆废除了相邦一职,但对丞相这一官职却完好地保留下来。秦一统六国后,李斯便成为秦帝国的第一任丞相,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正式的丞相。

汉承秦制,丞相制度也沿袭了下来,之后经过数次改革,丞相的称谓也数次易名为“大司徒”等,到了三国时期曹草又恢复了“丞相”一职,他自己便成了东汉王朝最后一任丞相,也就是后世常常称道的“曹丞相”。

同一时期,蜀汉政权以汉室正统自居,也随即设置了丞相一职,由“管仲之才”的诸葛亮担任;东边的孙吴政权则由陆逊担任,中华的大地上首次出现多个分割政权同时设立丞相的局面。

之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权分立、战乱不休,中华大地上各个势力各自为政,丞相一职进入了繁杂纷乱的时代,有时候一个政权从建立到灭亡都不曾设立一位丞相,有时候一个帝王在世时却提拔多人为相,互相制约。

隋统一中国后,依旧没有重设丞相一职,直到一百年后的唐开元年间,唐玄宗才重新改革官制,将尚书左、右仆色分别设立为左、右丞相,又规定“官位以左为尊”,左丞相的权力往往要高于右丞相。

宋承唐制,而元朝又吸纳汉人文化制度,也于中书省置丞相,直到明朝初年,太祖皇帝朱元璋在开国后仍设立丞相一职。

直到“胡惟庸案”爆发,朱元璋开始将历代王朝的衰败归咎于丞相制度,于是他将自秦朝时期的丞相制度一举废除,并表示永不复立。

至此,延续1600余年的丞相制度,历经波折终于在明洪武年间,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成为只存在于史书之上的一段过往。

宰相职位的范畴

“宰”一字,在古代是指高门贵族在祭祀时,管理一切祭祀事务的管家。而“相”大多有“看”、“省视”的意思。“宰”与“相”的结合放到国家层面上来说,就是为君主思考审视事物的人、辅助处理国政的人。

其实准确地说,“宰相”一词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官职的称谓,而且是一种笼统的官职称谓,丞相一定是宰相,而宰相却未必是丞相。

丞相乃是一个国家最高的行政官员,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王朝中,丞相的历史就占了一千六百余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又历经无数皇帝,他们每个人的喜好、新格又各不相同。

一些庸碌无为、不理政务的帝王如蜀汉政权的后主刘禅,他们就会将本应属于皇帝的政事悉数下放给丞相打理,这类君主在位时往往会出现相权大于君权的请况。

而若是遇到一个雄才大略、文武双全如汉武帝刘彻那样的君王,那么丞相权力过大自然会让皇帝感到不适,自然而然便会对相权展开打压。

司马、司空、司徒这些官位的出现正是皇帝本人分割相权的种种体现,而这些分割相权的官职,便可统称为“宰相”。

一个君王只能有一个或者两个丞相,但他却可以任命若干个宰相,虽然二者地位相差不多,但宰相手里的权力相比丞相还是要小很多。

宰相的繁杂一个原因是帝王为了分割丞相的权力,另一方面也是一个皇帝集权的体现,通过将丞相权力不断分割达到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甚至会出现皇帝懒政、怠政的局面。

明朝废除丞相后,其权力便被六部和内阁分割,内阁的首辅、次辅在民间认知中都可被称为“宰相”,清朝时期的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也被人们冠以“宰相”的称谓,这也正是“宰相刘罗锅”名称的由来。

在清末实行的新政中,仿造日本设立的内阁总理大臣,在国家官员中名义上为行政机关的首长,也常被人称为“宰相”,但这时的内阁总理大臣早已与当初汉唐宋元时期宰相大相径庭……

千年相权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皇帝直接任命的丞相和宰相,还有一些特殊时期承担相权的职位。唐朝武周时期,就曾设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职,虽无相位,但有相权,著名的狄仁杰就担任同风阁轮台平章事,也就是说他也曾任职宰相。

到了宋代,相权被进一步分化,不仅同平章事是宰相,参知政事也在意义上成为宰相,著名的“王安石变法”的主导者王安石就官至参知政事,之所以能够推行改革措施,与其参知政事所拥有的地位和权力是分不开的。

宰相这一位置也诞生出诸多遭后世唾弃的间臣,同样在宋朝,参政知事一职就曾由间臣秦桧长期占据此职,对内残害忠良、剥削百姓,对外割地赔款、屈服纳贡,成为千百年来间臣最为典型的代表。

随着宰相不断增设,丞相一职到宋朝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有宋一朝能让后世真正记住的丞相恐怕也只有开国丞相赵普一人。

到了明朝,朱元璋将丞相一职彻底废除后,内阁中的首辅、次辅便逐渐成为相权的代理人,著名的贤臣杨士奇、于谦、张居正都曾任职大明朝的内阁,并坐上了首辅一职;同样也出现过诸如严嵩这样的一代间相。

在历史中丞相往往可以直接指代某一个人;而宰相则只是掌握最高权力的人的代名词,并不局限于个人。

如果用辩证方法来解释的话,皇帝将国家大权交给一个人管理,这个人便是丞相,如果交给一群人管理并且分化着丞相的权力,这群人便是宰相。

  • 上一篇:为什么很多人看不起司马篡魏,而又默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