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姓朱,在赐国姓时,为何赐“郑”姓,而不赐“朱”姓呢?
更新时间:2022-05-24
在封建王朝,皇帝为了得到大臣们的忠心,除了给予他们丰厚的物质奖励以外,也会赐予他们一些经神财富,比如“赐姓”对于古代的大臣来说,就是一个莫大的殊荣。 赐姓,也叫赐国姓,简单来说就是皇帝会把自己的姓氏赏赐给对国家有着积极贡献的臣子,以此来证明对这个臣子功劳的肯定,李勣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唐高祖在位时,因徐世勣是唐朝开国功臣,不仅册封他为英国公,并且赐姓为“李”,李世民继位以后,为了避讳皇帝的名讳,李世勣又更名为李勣。 到了明朝时期,“赐姓”这个事请突然有了一些改变。众所周知,明朝的皇帝姓朱,国姓自然也是朱,但是郑和和郑成功两个人却被赐予了“郑”这个姓氏,这其中有什么缘由呢? 郑和原本的名字叫作马和,他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随军战士,在靖难战役当中,他舍命保护朱棣,朱棣感念他的忠贞,为了表彰他的功绩,用MAO笔写下了一个大大的“郑”字,并把这个姓氏赐给了他,马和从此更名为郑和。 回顾当时的请况,朱棣对郑和的表彰只是一种论功行赏,或许是一时兴起,想到了“郑”这个字,便把这个字赐给了郑和,朱棣当时并没有考虑“郑”姓不是国姓的问题,毕竟在皇帝独揽大权的时代,能得到皇帝的提笔赐姓已经是很多人毕生不可得的梦想了。 那么郑成功又为什么也被赐姓为郑呢?大概就是人红是非多吧。想必对古代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对郑成功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但是大家却忽略了,郑成功原本的名字叫作郑森,也就是说,“郑”是郑成功原本的姓氏。 隆武帝在位时,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把他引荐给了隆武帝。都说父亲是英雄,儿子是好汉,郑芝龙的军备力量是隆武帝的主要依靠,隆武帝认为将门无犬子,对郑成功充满了期待。 隆武帝为了表示对郑成功的肯定,赐予了他“成功”这个名字,也是寓意着郑成功能够成功收复台湾,事实证明,郑成功没有辜负隆武帝的期待,他成功击退了荷兰的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郑成功有如此大的功绩,隆武帝为何没有赐予他“朱”姓呢?随着郑成功成功收复台湾,郑氏一族在明朝的地位与日俱增,郑成功作为“当红明星”,郑家人又怎么可能把郑家的殊荣改成朱家的殊荣呢? 后来隆武帝调侃郑成功道“你知道的,我没有女儿可以许配给你,只能给你改一个名字了”。这也可以看出隆武帝对郑成功的重视程度,如果隆武帝有公主的话,那想必郑成功就多了一个驸马的身份。 归根结底,赐姓对于皇帝来说,仅仅只是一种笼络人心的方法,至于是不是国姓,对被赐姓的人来说并不重要,臣子们看重的是赐姓的荣誉,而并非是被赐予了什么姓氏。 赐姓这一制度早已经随着历史的洪流消失了,时代在发展,人类也在进步,一些不符合时代潮流的东西会被更替,也会被消灭,过多的评价也是没有意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