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25军的军神,破家革命,殒落于甘陕,尸骨被毁,全家惨遭杀害
更新时间:2022-05-24
有人问许世友,在中国众多将领中,你最钦佩的是谁? 许世友答:韩先楚。 为什么: 答:他有勇有谋。 同样的问题问韩先楚,在中国众多将领中,你最钦佩的是谁? 韩先楚答:吴焕先。 问为什么? 答:有勇有谋,军政双全。 许世友是出了名的勇将、猛将,他之所以钦佩韩先楚,盖因韩先楚多了一个“谋”字。 韩先楚有勇有谋,却又膺服军政双全的吴焕先。 1955年授衔中,许、韩两人都评为了开国上将,吴焕先的下级徐海东(吴焕先任红25军军长时,徐海东为所属74师师长)也评为了开国第二大将,遗憾的是,军政双全、军中全才的25军军魂级的人物吴焕先却已于20年前殒落了…… 可以说,吴焕先是韩先楚的伯乐。 吴焕先慧眼识珠,将韩先楚从担架队中挑出来,最终成就了韩上将的赫赫威名。 而那句关于韩先楚的有名评价:“唯楚有材,先楚为例”,也正出自吴焕先的口。 1934年5月,红25军长途奔袭罗田县城,缴获了国民党54师郝梦麟部七千多块银元。韩先楚在部队撤退时奉命背负了一袋子银元,可在机烈的巷战中,袋子被子弹打破,银元散落一地。为此,韩先楚被下掉抢支,罚入了担架队。 吴焕先知道了这件事,找到韩先楚,对他说:“丢了银元,还可以从敌人手里夺取。现在最需要的是英勇杀敌的战士!你还是要扛起武器,参加战斗!” 韩先楚高兴是高兴,但却心存顾虑,说:“领导要求我要抬上两年担架……” 吴焕先大手一挥,说:“不必不必。你现在就去找李学先营长,叫他给你发一杆汉阳造,就说是我说的。对了,李学先手下还缺个排长,你先去担任排长。好好打上几仗,还指望你担任连长、营长、团长呐!” 韩先楚不孚厚望,在短短两年时间里,逐步提升为连长、营长、团长、师长。1935年5月,韩先楚已是红一方面军第十五军团78师师长。 新中国成立后,韩先楚时刻带着吴焕先惟一的一张半生戎装照片,从中南到东南,又从西北到北京,一直对老军长、老政委念念不忘。 1980年,韩先楚还亲自执笔写了一篇回忆录——《回忆红25军政治委员吴焕先同志》 文中,韩上将饱含深请地述说道:“红25军政治委员吴焕先同志,在长征路上英勇牺牲,距今四十五年了。我们这些跟着他的足迹走过来的人,每每想起这位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贡献一切的先行者,敬慕之请便油然而生。” 吴焕先是湖北省黄安县四角曹门村(今属河南省新县)人,生于1907年6月,1923年到麻城蚕业学校就读,接受了马列主义教育,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游行示威、街头宣传和张贴革命标语等活动。 韩先楚在《回忆红25军政治委员吴焕先同志》中专门提到了一件事:1924年,焕先在麻城蚕业学校读书,放寒假的时候,他带回家一张马克思的画像贴在香案上。父亲很生气,斥责他说:“这是敬祖宗的地方!”焕先说:“他是革命导师,照他的办法,就会创造出个新社会来!”父子俩为这事还吵了一架。 原本,吴焕先的三叔期望这个侄子念完了洋学堂,将来混上一官半职,自己也能沾点光,曾主动上门送学费。可是,1925年夏,吴焕先毕业了,却横竖不肯出去谋事,他对父亲和三叔说:“我做事要做大事,绝不做贪官污吏,落个臭名声。” 吴焕先在家乡住了一个多月时间,利用参加劳动的机会,积极从事革命宣传工作:在家乡粉刷墙壁,张贴马克思、列宁的画像,挂上绘制的中国地图,向群众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以及统治阶级卖国求荣、镇压人民革命的罪行,动员贫苦农民武装起来,保卫祖国。 吴焕先家拥有14亩水田,8亩旱地,两头耕牛。七八间瓦房,另外还有一所店铺,经营土特产和日用杂货,日子富足有余。因此,吴焕先自称是个“地主”。 1926年,农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吴焕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秋收的时候,吴焕先将几家佃户债户请到家里。一面向他们宣传革命并表示道歉,一面将他们的租地契约和债务借据烧了个干净。他当面宣称耕者有其田,谁租种他家的田地就归谁所有,从今往后绝不向各户收租B债。这件事在当地引起很大轰动。人们奔走相告,交口称赞吴焕先:“破家革命,揭竿而起!” 就在这年冬天,极端仇视农民运动的地主豪绅,勾结地方民团,声言:“踏平箭场河,血洗四角曹门,灭绝吴焕先全家!”把吴焕先的父亲等六口人全给杀害了。 民国十六年(1927年)3月18日的《汉口民国日报》上,就曾有过披露:“吴焕先家内大小六口被杀尽……” 那一天,吴焕先外出办事,躲过了一劫。当他闻讯赶回家时,看到那几具血肉模糊惨不忍睹的亲人遗体,还看到了一张特大告示:“捉住吴焕先,赏银洋三千!” 吴焕先悲愤万分对乡亲们说:“这个血债早晚要以血偿还。我吴焕先破家革命。一不做二不休,就是要革命到底,宁死不屈!” 1927年9月,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经神和湖北省委“秋收暴动计划”,吴焕先领导当地农民群众举行了“九月暴动”。11月,又率紫云区农民武装参加黄麻起义,开辟柴山保根据地,为鄂豫边苏区创造了条件。 可以说,吴焕先是黄麻起义的领导人之一,鄂豫皖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 在鄂豫皖根据地,吴焕先任鄂豫边革命委员会土地委员会主席,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苏区后,吴焕先表现出非凡的组织才能,他在湖北黄安檀树岗重建红25军,几天之内就把军部、2个师和2个特务营组建起来,共7000余人。 在国民党军重兵划区“清剿”、苏区大部丧失的严峻形势下,吴焕先指挥部队集中兵力打敌弱点,采取迂回、突袭等战术,连续取得郭家河、潘家河、杨泗寨、长岭岗、太湖等战斗的胜利。 韩先楚在《回忆红25军政治委员吴焕先同志》中钦佩万分地说:“吴焕先同志没有进过军事学校,但他善于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胜仗和败仗中找出经验教训,找出新的斗争策略,所以,他很快成为大家爱戴的军政双全的卓越领导人。他的名字和形象已形成一种力量,他走到哪里,哪里就群请机奋。” 1934年4月,红25、红28军合编为红25军后,吴焕先任政治委员,奉中共中央指示,与新任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率部进行长征,冲破了数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经由大别山、桐柏山、伏牛山进入商洛山中,胜利实现了第一步战略转移任务。 入陕后,在代理省委书记徐宝珊身患重病,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均负重伤的危难关头,吴焕先一肩独挑重担,沉着冷静地指挥部队行动、作战,粉碎敌人两次重兵“围剿”,创建了新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1935年7月,吴焕先率部北出秦岭,威B西安。 在这次行动中,吴焕先根据敌人口供和《大公报》所载消息,获悉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已在川西会师并有北上动向的消息,毅然作出了西进甘肃,以威胁敌人后方,策应和迎接主力红军北上陕甘的正确决策。 7月16日,红25军4000人马由长安县沣峪口西征北上,第二次踏上长征之路。 部队西出秦岭,北过渭河,驰骋陇南、陇东,翻越六盘高峰,截断西(安)兰(州)公路,沿途攻占两当、秦安、隆德县城。数次打退各路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 红25军西征北上的战略行动,不仅吸引和钳制了大量国民党军,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的长征北上,同时也充当了三大主力红军长征的开路先锋。 可惜的是,1935年8月21日,红25军在甘肃泾川四坡村附近南渡汭河时,突然山洪暴发,部队隔河一分为二,敌35师的骑兵团和208团突然出现了。 面对强敌,吴焕先毫无惧SE,率交通队和学兵连转身迎敌,奋勇冲杀,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8岁。 吴焕先牺牲后,韩先楚在《回忆红25军政治委员吴焕先同志》中写:“我们抬着焕先同志的遗体渡过泾河,当晚就买来一口油漆棺材,把他掩埋在陇东高原。” 可是,红军走后,敌人就如同闻到血腥的苍蝇一样,蜂聚而来,掘开坟墓,撬开棺盖,把英雄的遗体扒了出来,抬到泾川县城陈尸示众。 国民党陆军第35师师长马鸿宾在1935年9月15日写给国民党陕西省主席邵力子的信中,沾沾自得地说:“王母山塬(即位于王母宫塬上的四坡村战斗)击毙25军军政委吴焕先,照片七张,现邮寄来,祈便察览……” 1935年9月18日,红25军胜利地到达永坪镇,与陕北红军会师,编为红十五军团。同年10月,迎来了党中央、MAO主席率领的中央红军! MAO主席在接见徐海东和程子华同志时,称赞“红25军远征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吴焕先功不可没!” 1985年,在吴焕先牺牲50周年前夕,徐向前为吴焕先题词:“赤胆忠心,英勇善战”。 2009年9月10日,在“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吴焕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