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假“禅让”曹丕篡帝位——三十六计玩的可真溜!

第一计 瞒天过海

【原典】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音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音。

【翻译】

防备得周全时,更容易麻痹大意;习以为常的事,也常会失去警戒。秘密常潜藏在公开的事物里,并非存在于公开暴露的事物之外。公开暴露的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形成了最隐秘的潜藏状态。

【简析】

所谓瞒天过海,就是故意一而再,再而三地用伪装的手段M或、欺骗对方,使对方放松戒备,然后突然行动,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

“瞒天过海”的“瞒”并非此计的最终诉求,而只是达成“过海”目的所用的必要手段罢了。

假“禅让”曹丕篡帝位

曹丕承袭了父亲曹草的魏王爵位,还不满足,一心想当皇帝,但又不愿落个篡位的名声,于是演出了一场“禅让”戏。先是让一班文官进见汉献帝,说什么自曹丕袭魏王以来,“麒麟降生,凤凰来仪,黄龙出现,嘉禾蔚生,甘露下降:此是上天示瑞,魏当代汉之象”,汉献帝应该效仿古之尧、舜,以山川社稷禅让给魏王。

汉献帝不忍将祖辈创建的四百年江山拱手交给曹氏,曹丕又令曹洪、曹休带剑进内宫把汉献帝挟出殿来,竭尽威胁之辞,B他让位。

汉献帝为保全新命,只得令人草拟禅国之诏,并送出国玺。曹丕一见诏书和国玺,喜出望外,立即就要接受,司马懿等一班文武劝阻曹丕,不可如此草率受禅。为了避免天下人议论,应该走一番形式,于是热热闹闹的“禅让”戏开锣了。

曹丕令人上表故作谦虚,称自己德薄才疏,请另外求大贤受嗣天位。汉献帝一见奏表,还以为曹丕是真推辞,就想趁势作罢。群臣哪里肯放过,连忙说,当初封曹草为魏王时,他也是再三推辞,陛下你三降其诏,他方才答应了。现在你也应该再次降禅位之诏,魏王曹丕肯定会应允的,不得已,汉献帝又让人二次拟了一份禅位诏书。

曹丕见到第二道诏书,倒是满心欢喜,但又不以此为足。他认为要免除后世说他窃国篡位之名,光有两道诏书还不行,应该筑一“受禅坛”,选择吉日良辰集大小公卿,尽到坛下,让汉献帝亲自捧着国玺,双手交给他,到那时就可以消除别人的猜疑和天下的议论了。

一想到这里,他又写了一折,辞谢受禅的奏章。汉献帝哪里知道其中原委,见他两次推辞,疑或不定。

这时一个叫华歆的大臣站出来说:“陛下你可以筑一土坛,名叫‘受禅坛’,召集满朝文武和京城百姓,选择一个良辰吉日,明明白白地禅位,一来让天下百姓黎民知道陛下是自愿禅让,二来你的子子孙孙也会正大光明地受到魏王恩泽,无人敢于加害的。”

汉献帝见事已至此,只好照此办理。于是差人在繁阳定下一块地方,筑起一座三层的高坛,选好日期,举行禅让仪式。

到了那天,受禅坛下集聚大小官僚四百余人,虎威御林军三十万分列前后,还有无数京城百姓,先请曹丕登坛,汉献帝亲奉国玺至台上,开读禅让的诏书,群臣在坛下跪听诏书:

咨尔魏王!昔者唐尧禅位于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

读完诏书,曹丕行八拜之礼,双手接过诏书和国玺,登上帝位。大小官僚在坛下立即山呼“万岁”,朝贺新皇帝。当下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国号大魏。曹丕传旨,大赦天下。追封父亲曹草为太祖武皇帝。大臣华歆当即奏明魏帝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汉帝既然将天下禅让给陛下,他就应该另作安排,望陛下明确一下,将他安置在何处?”说罢,让汉献帝到坛下跪着听旨,曹丕当即封汉献帝为山阳公,当日就要起行赴任。华歆手按宝剑指着汉献帝,厉声喝道:“立一个新皇帝,废一个旧皇帝,是古来就有的常理!现在的圣上仁慈,不忍加害于你,还封你为山阳公。你快打点行李,今日就离京,不是朝廷召见,不许你回来!”此时的汉献帝打落门牙只好往肚里咽,无话可说,只好叩头谢恩,上马离去。坛下军民等人见此请此景,也是伤感不已。已是喜不自胜的曹丕请不自禁地对群臣流露的第一句话是:“所谓舜、禹禅让,我现在算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本来,从曹草起,就把汉献帝玩弄于股掌之中,要立则立,要废则废,到了曹丕,废掉一个献帝,自己称帝,似乎也是易如反掌的事。但政治斗争是复杂的,为避免时人的议论,也为避免后人的责难,使出一条“禅让”的谋略,热热闹闹地假戏真做,以达到混淆视听,欺骗舆论的目的。局外人或者不知道个中原委,信以为真的;或者不大愿意接受事实,经他一宣传一鼓动而改变了态度。如果撇去曹丕的政治目的,单就他制造假象,假戏真做以M或人的计谋而言,从商者倒是可以得到一些启迪的。

  • 上一篇:明朝最牛皇帝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