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70岁阎崇年称满清入关为民族融合,为何遭小伙掌掴?小伙拒绝道歉

阎崇年

敬历朝的伟大贡献,感前人的大智大勇,畏战乱的民不聊生。

年迈却仍经神奕奕的老人端坐在讲座上,用自身对于清朝历史的见解,告知世人不要忘却历史的耻辱,也不要抹去历史的辉煌。

然而,秉持着“求真求理,史法自然”的阎崇年却在晚年功成名就之际,

当众遭人掌掴,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名男子做出如此行为?

70岁的阎崇年

出生于渔农家庭的阎崇年从小就喜爱历史,待到大学毕业后,便听从在老师的安排,开始投身于清朝历史之中。

录制完《清十二帝疑案》第一期的阎崇年面对编导的鼓励,怀着些许担忧,提出仅再试一期。然而,收视率一路飙升,阎崇年也因此愈发自信。

阎崇年

只不过这一次,却不复当年的热潮,不仅是因为观众已经看腻了这种正经的讲座,还因为08年发生了阎崇年被掌掴的事请。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但学术便是如此,没有争论,何来进步。

年值70岁的阎崇年早已见过大风大浪,自然不会对网上的一些评论有所动摇。他不以为然,继续向世人讲诉他眼中的清朝历史。

但是,

此般不作为终究为他引来一次震惊世人的“掌掴”。

阎崇年签售会

时间来到08年,74岁的阎崇年教授正在无锡举办新书签售活动,正当活动顺利开展时,突生变故。

当签售队伍排到一名男子后,他并非把书拿给阎崇年签名,而是直接二话不说,就给了阎崇年一记耳光。

一掌才刚落下,第二掌又已挥出,好在反应过来的阎崇年及时避开,才免遭一掌。

这突如其来的巴掌,引起了轩然大波,那名男子也开始走进众人的视野。

男子名为黄海清,今年30岁。他直言之前先前行为是因为自己还没有想好组织好语言便大打出手,现在的他已经理清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和为何要做出掌掴阎崇年的举动。

黄海清开始向世人讲诉他眼中的阎崇年。

掌掴人:黄海清

掌掴原由

黄海清从事于服装制作行业,并于05年加入了一个名为“汉网”的历史爱好者聚集的网站,同时还是作为两个版块的版主。

处于这种氛围的黄海清在耳濡目染之下,自然对历史有了一份独特的见解。

为何一时备受好评的阎崇年会让普普通通的黄海清想尽百般方法都要与之言谈,这就不得不提及一时横行的

“阎崇年语录”。

阎崇年曾称“文字狱”是应该被批评的,但是雍正的这一做法也稳固了清朝的统一。

而文字狱对当时文人的思想束缚,一度造成了近代文坛的落后。

这般危害,竟在阎崇年眼中,将“文字狱”政策所造成的历史“倒退”视为“稳定”,并且将“文字狱”的罪恶责任归之于历史。

这是典型的指鹿为马、混淆黑白,这是黄海清乃至许多历史爱好者都难以接受的。

阎崇年

不仅如此,阎崇年将清兵入关、杀戮无辜百姓,说成“掳掠人牲97万头”,不仅把人命与牲畜化为一谈,用上“头”这个计量单位, 还在后续回答中,提出对于清朝统治来说这是一场喜剧。

然而,无论是出自什么动机,任何的杀戮都是不能够被评为喜剧的。

阎崇年的美化满清的行为已经让黄海清感到荒谬和恼怒。

再比如,阎崇年在08年6月22日出席长江美联大讲坛第十二讲《康熙帝的志与学》,在讲述文化融合时,竟然把野蛮残暴的“扬州十日”说成是文化融合。

黄海清难以置信,这位受人崇敬的教授竟然在这种正式场合下,把反人类的暴行,把满清政权对汉族平民灭绝式的杀戮,说成是文化从冲突到融合的必由之路。

阎崇年与粉丝合照

黄海清看着价值观已经毫无人新的阎崇年,更加坚定了面见阎崇年的打算。

其实,早在07年阎崇年受邀参加的一次签售会上,黄海清便已经提出了自己对于清朝的一些问题,

却遭受阎崇年以“不是学术问题”为由拒绝回答问题。

但阎崇年为了考虑当时讲座的氛围,便提出了活动结束后可以私下讨论。

黄海清也不是蛮不讲理之人,他便抱着疑问等到了活动结束,直到工作人员告诉他阎崇年已经离开了,才恍然大悟。

尽管如此,黄海清对阎崇年大打出手并非蓄意谋划的,他坦言去无锡不是冲着阎崇年去的,而是特意放松心请,恰好听闻阎崇年正在举办签售会,便一探究竟。

正值提问环节时,黄海清意衣再次抛出问题,旁边的一位男子站起身来询问了一个“如何看待‘洪承畴’为人”的问题。

然而,阎崇年依旧摆着一副学者的姿态,

拒绝正面回答。

阎崇年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可以提出观点却不接受他人的质疑,

这般双标行为已经让黄海清怒不可遏了。

待到队伍轮到黄海清时,他直接一巴掌朝着阎崇年的嘴脸上扇去,其掌风之凶狠,似乎要扇去这位教授上的“丑恶”。

直到偃旗息鼓,他依旧拒绝道歉。

阎崇年不愿遭受这般羞辱,也站了出来。

首先,他直接否认了所谓的“阎崇年语录”,还说自己从未发表这般言论;其次,针对不回答读者的问题一事,他坦言每次读者提出质疑,都会去研究资料,认真查证是否出现错误。

正义之举,还是学术争论

阎崇年为人究竟如何,其实早有人给出答案。

著名诗人叶匡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一巴掌不只是打在阎崇年的脸上,还打在那些丧失了学术良知的学者心里。

那些学者无时无刻地用这自己对于历史的见解灌输给每一名观众,他们永远不会与民众进行沟通,永远都在歌颂帝王的贡献来扭曲民众的认知,或者篡改历史来减轻权力的罪恶,或通过结果反证来美化杀戮的丑行。

掌掴人:黄海清

除了赞成黄海清的学者,也有一些中立的学者,他们认为阎崇年的观点虽然有失偏颇,但是不应该大打出手,践踏法律底线。

阎崇年一事,之所以引起剧烈的讨论,除了他是家喻户晓的名人外,

主要是民众发声却得不到满足的问题。

时代的日新月异,各种书籍的自由阅读,各类刊物的层出不穷,曾今独断的历史见解已经成为过去,民众开始热切地希望参与文化的讨论之中。

虽然有些民众仅仅秉持着一己之见便指手画脚,甚至面对错误也是一意孤行。

阎崇年

作为一名学者,或许有资格不理会一次质疑,但是当成千上万的人提出质疑时,还是秉持着自己孤高的学者风范,那无疑是在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就算是再简单的数学题,也无人敢说自己永远不会犯错,更何况是历史这种一个细节便能决定一个人成败的事业。

试想,如果那些所谓的学者,能够有一次正式的回复民众所发出的声音,那么,一切都会有所不同。

当然,我并不认为任何人可以在面对不公平交流时实施武力。暴力一途实属为下下之策,历史上的差异说到底是一个学术问题,

其中所有的纷争也都理应放在学术的范畴内得到讨论。

阎崇年

倘若得不到解答,也无需恼火,世人总会看见其中的错误,历来如此。

有句话说得好,正义虽然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他的痴M不悟,终究会迎来恶报。但是当你越过这一界限,诉诸他人身体伤害,那你的行为与阎崇年所“美化”的那些斑斑劣迹的满清历史有何区别?

说到底,不过是在华丽的道德外衣背后,只是一张掩饰其狰狞面貌的画皮。

放下挥起的拳头,何不轻声吟道,“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 上一篇: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巫吉英去世享年98岁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