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两个弟弟考试失利,他是如何安慰的?
更新时间:2022-06-24
从曾国藩的为官过程,解读《曾国藩家书》系列之18: 高考成绩出来后,我们更应该关注那群考得不好的人群,他们承受的压力和悲伤,没有经历过高考失败的人,是很难理解的。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安慰,建议看看晚清名臣曾国藩的方法。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曾国藩的四弟、六弟参加考秀才,再次落榜。 此时的曾国藩,已经是翰林院里的一名从七品检讨,他得知两个弟弟考试失利后,特意于七月四日写信安慰。 曾国藩作为一名理学家,他安慰人的方法,确实与众不同。 考试失利的弟弟 曾国藩的四弟是曾国潢,六弟是曾国华。其中,曾国潢读书的天分比较差,但为人诚恳、实在,愿意为家人付出。曾国华的文笔比较好,深得曾国藩赞赏,认为他“天分较诸弟更高”。 曾国藩28岁考中进士,成为翰林院里的一名翰林后,对弟弟们的机励非常大,大家都希望能通过科举考试,像哥哥一样出人头地。 可是,曾国藩的弟弟们,并没有曾国藩的好运,都是屡次考试,屡次名落孙山。 在多次考试失利后,曾国潢、曾国华显然陷入郁闷之中,尤其是曾国华,抱怨自己的命运多舛,甚至对科举考试失去信心了。 曾国藩作为大哥,作为一个科举考试成功的人,他自然不想看到弟弟们痛苦、颓废。 曾国藩是如何安慰弟弟们的? 我们先来看曾国藩家书中的原话: 四弟、六弟考运不好,不必挂怀。俗语云:“不怕进得迟,只要中得快。”从前邵丹畦前辈,四十三岁入学,五十二岁作学政,现任广西藩台。汪朗渠于道光十二年入学,十三年点状元。阮芸台前辈于乾隆五十三年县府试皆未取头场,即于其年入学中举,五十四年点翰林,五十五年留馆,五十六年大考第一,比放浙江学政,五十九年升浙巡抚。些小得失不足患,特患业之不经耳。 这段安慰两个弟弟的家书,虽然平淡无奇,却显出曾国藩对弟弟们的理解、关怀和鼓励。主要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考试就是一个过程,不要耿耿于怀。 从曾国藩这段时间的活动轨迹来看,他在翰林院里主要是编写国史,除此之外,更多是读书写字。 在翰林院里,曾国藩首次接触到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被王阳明考试失利而“不动心”的想法所震撼。 在封建社会,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是文人们的唯一路径,因此,每个人都对此十分重视。正是竞争太大,很多人都无法取得功名。 关于曾国藩学习王阳明心学的收获,在《曾国藩心学》中有非常详细的讲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曾国藩的弟弟们并没有接触过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因此,不能用王阳明的“不动心”方法教育他们,只能安慰他们“不必挂怀”。 为了让弟弟们信服,曾国藩还列举了很多大器晚成的案例,希望他们能重新振奋经神。 二是学识才是最重要的。 考试厉害,并不代表学识出众。这里的学识,不仅仅指知识、文采,更是指一个人的为人处世、生存能力。因此,曾国藩特意提醒弟弟们,“特患业之不经耳”,也就是说,唯有学业不足才值得重视。 这是曾国藩在官场上的总结。 曾国藩虽然学识出众,但他在官场上并不顺利,进入翰林院后,由于没有银子打点关系,遭到上司、同僚们的排挤,很难有出头之日。不过,曾国藩并没有泄气,他从历史上的权臣中,总结出一条介于皇帝、权臣之间的第三种权谋术。 靠这套权谋术,曾国藩得以进入军机首辅大臣穆彰阿的眼中,人脉关系开始从翰林院转移到朝中有影响力的人物身上。曾国藩后来之所以能获得道光皇帝的器重,跟穆彰阿对他的提携有极大关系。 在《曾国藩权谋术:乱世可成枭雄,盛世可为富商》中,把曾国藩的权谋一生讲解得非常清楚,感兴趣朋友一定要读一读。 从曾国藩的家书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他对弟弟们的关心,也可以看出,他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了。惋惜的是,曾国藩的几个弟弟们都没有遵从他的教导,在科举考试路途中都不顺利。 考试并不是唯一途径,失利有什么关系?只要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开开心心去践行就可以了,大家觉得呢? 参考资料:《曾国藩全集》、《曾国藩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