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古国:我究竟做错了什么?竟被唐宋诗人“灭了”80多次
更新时间:2022-07-08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 楼兰古国,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惨的国家了,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唐宋诗篇里,就被这些文人们“灭国”、“斩杀”多达80余次。 比如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进士落第的王昌龄赴河陇、出玉门,在边塞写下的《从军行》: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晚取楼兰。 再比如李白的《塞下曲六首》: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以及辛弃疾的《送剑与傅岩叟》: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所以到底多大仇、多大怨,古代诗人屡屡要斩楼兰,还总是一副不死不休的样子? 实际上,楼兰真的很冤枉,他本是西域一个弹丸小国,只有人口一万四千多,还没有现在的一个小城镇人口多。 据《汉书 · 西域传》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扜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万四千一百,胜兵二千九百十二人。 所以楼兰只是一个“城廓之国”,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占地面积只有12万平方公里,这还是因为他身处沙漠腹地,广无人烟的地方,不然都不会有这么大。 可楼兰虽小,地理位置却很重要,在它的西南方是经绝和于阗,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东往敦煌,正好卡在了丝绸之路上。 所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 大约公元前3世纪的时候,楼兰建国,接受了月氏的统治,到了公元前176年,匈奴吞并了月氏,空前强大,于是就接手了楼兰。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通道已经打通,所以楼兰作为匈奴的耳目,经常攻击汉朝的使者,于是开打。 可是楼兰国太小,赵破奴率七百先锋,就攻破了楼兰,不仅俘虏了楼兰王,顺便还收拾了姑师,由此可见“弱国无外交”。 但是楼兰此时留了一个心眼,他们也害怕匈奴攻击他们,就充当两面派,同时向汉和匈奴称臣,经常背后搞事请。 后来,匈奴侍子安归立为楼兰王,开始亲匈奴,在汉当质子的尉屠耆向朝廷报告了请况,于是公元前77年,猛人傅介子只带了几十个人,就智取了楼兰王的首级。 所以楼兰古国真的是一个很弱小的国家,并且最后还向汉朝称臣了,甚至楼兰王还可怜兮兮地说,要不就把我的国民都接过来吧,那个地方我们不要了。 但是汉武帝一想,要养这么一帮吃闲饭的不太划算,就还是让他们留在的大漠里,继续受夹板气。 实惨! 可为什么那么多诗人想要“灭”楼兰呢? 这一点说起来很有趣,原因只是因为“楼兰”这个词好听,比如当时西域三十六国,比较熟悉的分别有:龟兹、焉耆、若羌、大月氏、大宛等。 我们再看岑参的《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 如果把楼兰换成龟兹,就变成了“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龟兹征戍儿”,这个多少是缺乏美感的,就更不用说是“大月氏”。 所以,那就一起“斩楼兰”吧,到最后,“楼兰”就成了外敌的代称。 宋代词人张元干作: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 刘过也写过: 拂拭腰间,吹MAO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 高适有诗: 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 其实不仅古代人,现代人对楼兰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楼兰美女干尸”出土以后,就更被文学作品所喜爱。 著名的“楼兰美女”出土于1980年,考古学家在罗布泊孔雀河下游墓中,出土了一具中年女新干尸,体肤指甲保存完好,脸庞消瘦,鼻子尖尖,深凹的眼眶、褐SE披肩发。 她身上裹一块羊皮,MAO织的毯子,胸前毯边用削尖的树枝别住,下身裹一块羊皮,脚上穿一双翻皮MAO制的鞋子,头上戴毡帽,帽上还擦了两枝雁翎。 总之很时尚,某T台秀还cos过这一形象,并且3D复原后,也确实是个大美女。 当然,楼兰之所以被世人所关注,是因为他的神秘,这个西域古国,仿佛在一晚之间消失了。 楼兰向汉称臣以后,改为鄯善国,公元448年,北魏太武帝派大将万度归西征,楼兰遗民逐渐归汉,于是历经600余年的楼兰古国,至此彻底灭亡。 许多盗墓相关的小说、影视,都是基于西域三十六国而写,像耳熟能详的经绝古城,都为那片古神秘的大漠蒙上了传奇的SE彩。 公元400年,高僧法显西行取经,途经楼兰旧地,他在《佛国记》中写: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 所以楼兰文化也堪称人文景观的世界之最,据考古学家证实,塔里木河盆地人类活动已有一万年以上的历史。 如果我们把遗弃在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古城,用一根红线串联起来,会惊奇地发现,所有的古城包括楼兰王国在内,突然消失的时间都在公元415年,所有的遗址都在距今人类生活地200公里的范围内。 华夏文化从西周起,就逐渐繁荣,春秋时期我们就有了《诗经》,可是这些古城就这样在人类的眼皮底下凭空消失了,且毫无记载。 这真的是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请。 甚至有人猜想,楼兰古国的突然消失,与天外文明有关。 但无论如何,楼兰文化早已掀起一股考古热潮,在以后更多的年代里,会有无数的文人墨客,继续书写那片大漠曾经的神秘。 - end - 作者:槐序姑娘,舞文弄墨,且看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