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朱云:弊病丛生的年代,还能否容得下正直之言?

朱云(生卒年不详),字游,原居鲁地,后移居平陵,少好任侠,年四十,开始学《易》、《论语》,元帝时,与少府五鹿充宗辩论易学,获胜,遂授博士,迁任杜陵令,后为槐里令。

成帝时,天灾不断,而王凤专权,致使朝堂之上间臣当道,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官吏和百姓都上书说天灾频发,皆因王氏专政引起上天的愤怒导致的,请愿除去王氏。汉成帝也心以为然,但因没有明确的证据,就迟迟未下决定。于是成帝亲自去他的老师安昌侯张禹的府中,请教于他。

之前张禹与王氏的王根争了一块地,因此结怨于王家。这时成帝亲自来请教天灾是否跟王家有关的事,张禹念自己也老了,子孙也没什么像样的,又刚跟王根结怨,就怕王家来算账,就对成帝说:自从春秋有记载以来,日食,地震不断,但民间疾苦,大多是因为诸侯国之间相互拼杀和夷狄外族侵害所致。天灾引发的原因深远难知,所以子不语怪力乱神,自孔子的弟子之后,都没听说过天灾是由人引起的。陛下您应该善修政事,与下面的人平分富贵,天灾自然会减少,那些无知的臣民,妖言或众,贻误百姓,不值得听信啊。

汉成帝原本就很相信张禹,听他说得也很在理,就从此不再怀疑王氏。之后王根和王家其他人听闻了张禹的对答,都很高兴,因此对张禹很亲近。

听说了此事的朱元就上书求见,皇帝召见了他,当着公卿大臣,朱元就上奏说:当今朝堂上的大臣,上不能匡扶君主的过错,下又无善政于百姓,只是尸位素餐,为求自保而已,都是孔子所说的“鄙夫不可与事君,苟患失之,无所不至”这样的人。愿陛下赐臣尚方斩马剑,斩一个佞臣的头来威慑其他人。皇帝问他是谁,朱云就说,就是安昌侯张禹。

汉成帝听闻,大怒,认为朱云身为小吏却侮辱帝师,就要判他死罪。御史得令就要把朱云架出朝堂,但朱云硬拉着门槛不松手,以致门槛都被扯断。朱云仍然大呼说道:我得愿下从于龙逢,比干尽忠于上,倒心满意足了,就不知道朝廷今后会怎么样了?

御史们急着把朱云拖出去处死,这时左将军辛庆忌,跪下磕头求告说:这人素来刚直狂妄,如果他说的是对的,不应该诛杀他,如果他说的是错的,也念在他忠诚,饶他不死,臣愿以死相保啊!辛庆忌边说边磕头求告,头都磕得鲜血直流。汉成帝也稍微缓解了怒气,就免了朱云死罪。之后宫人要修理门槛,皇帝却不让,说:留着吧,就用它来机励正直之臣吧!

从此之后朱云不再做官,就住在户县(今陕西省西安市户县)中教书,县里的人和前来探望的人都对他很尊敬。直到年过七十病重,也不请医不喝要,只是嘱咐家人只用身上穿的衣服入殓就可以,棺木也只要能容身就行。后来朱云去世,家人遵从他的遗嘱,只为他修了个小坟。

人衣为非,莫不有言。为了自保,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深知圣贤道理的人,往往也会借用圣贤之言来劝说他人,从而掩盖了自己的私心。张禹说的话难道不对吗?但他作为帝师,明知王氏弄权,致使民不聊生,而蝇营狗苟,借用圣人言语来为王氏开TUO,为自己谋求利益,圣人的话只是成为为自己谋私利的工具。道理永远是讲给别人听的,好处也总是留给自己的!最后只会让最深刻的道理也失去了它原有的说服力!

而那些真正敢于为民请命,为民谋利的正直之人,历来都没什么好结果。若非辛庆忌,朱云哪里还有命在呢?他只不过会成为一个冤魂而已!有多少人知道他?又有多少人赞扬他?又有多少人会愿意成为他呢?有机会只会成为张禹这样的人而已!

如果内容还好看,还望记得点个赞

更多内容在发布,想看就此点关注

  • 上一篇:宛平城墙上的弹痕依然清晰可见 警醒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