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给曹草种地是一种什么体验?|循迹晓讲
更新时间:2022-07-08
循迹·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撰稿:三喵先生 策划:三喵先生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000字 阅读约10分钟 看过《三国演义》或者玩过《三国志》系列游戏的朋友可能对一个词不会太陌生——屯田。 在演义中,曹草凭借屯田战胜北方群雄,诸葛亮和姜维利用屯田解决粮食问题。在游戏中,“屯田”虽然看似普通,但是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内政特技,其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大量节约己方势力下的粮草,据点中的兵力再多,据点里的粮草消耗依然是为0。 ◇ 三国相关的游戏截图 受这些文化的影响,在普通人的印象里,貌似只要用屯田这个办法既能解决粮草不足的问题,也能解决粮食问题,可谓耕战一体两不误。那么,真实历史上这个制度具体咋回事,真能解决粮食问题吗? ◇ 什么是屯田? 屯田分为军屯,民屯两类。军队自耕自种解决粮草问题叫军屯,这种制度西汉就有。《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姜维屯田跟这个差不多。 ◇ 《三国演义》连环画封面中姜维屯田的请景 民屯有点不一样。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很多田地无人耕种。曹草谋士枣祗受黄巾军的启发(黄巾军本身就是流民,耕战一体)。打败青州黄巾后,缴获大量农具。枣祗建议,招募流民,让他们种地。只不过流民只种田,不打仗,这种屯田叫民屯。 曹草先把许昌附近的土地收归国有,然后将招募到的大批流民编制成组,由国家提供土地耕牛和农具,开垦耕种,专设屯田官监督,获得的收成由国家和屯田的农民按比例分成。使用官牛者,官六成民四成;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 如此一来,官民各取所需。屯田实施的第一年,就得谷百万斛,解决了军队粮草问题。曹草于是下令推广屯田制,在郡国都置田官,招募流亡百姓屯田。 自此,曹草“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 ◇ 屯田产生的问题 曹草对屯田带来的好处没事“偷着乐”,但对曹草统治下的老百姓来说确是一场实实在在的悲剧。 首先,屯田客不仅要按规定上缴高比例的收成,而且还要服傜役,官府可以随意征发屯田客兴修各种工程。比如,夏侯惇于建安初年“断太寿水(睢水支流)作陂”种稻;郑浑引汴、睢二水作郑陂;贾逵造新陂、小弋阳陂;刘馥在淮南兴治芍陂、茹陂等。 东汉末年战乱如此频繁,却能在短期兴修这么大的水利工程,靠的就是屯田客的义务劳动,当然这些史书不会记载。 ◇ 《三国志》游戏中农民大丰收,在真实历史中,屯民要把收成里一大半粮食上缴,留下的粮食仅仅能保证不饿死 其次,曹草对屯田客的人身自由有严格的限制。一旦成了屯田民,就不能自主迁徙,很多人一开始为了活命做了屯田客,但不久之后就后悔了,逃亡事件时有发生,而官府严厉镇压,曹草建立了一套以人质胁迫为核心要义的“士家制度”——屯田兵被称作“士”,其子孙被称作“士息”、其妻称作“士妻”,其家就称作“士家”。 只要做了“士”,就世世代代不能再做自由民,子子孙孙都是曹魏政权的兵奴和农奴,而且,“士的妻子儿女,会被朝廷当做人质,集体控制在他处从事劳作生产。曹草制定了严厉的《士亡法》。若有屯田民逃亡,朝廷会杀死他们的妻子儿女,严重者可以灭族。 魏晋之交的赵至,就是曹魏政权下的一个“士息”,也就是屯田兵的儿子。赵至不甘心做奴隶,想要逃跑,又怕家人遭到朝廷的报复,于是在15岁的时候开始装疯,经常假装走出三五里,还拿火烧自己的身体,一年后,觉得基层监管者真的已经相信自己疯了,他才正式出逃,最后在遥远的辽西,用假身份洗掉了出身,成为可以出仕的自由民。 当赵至成为“郡计吏”,得以前往洛阳,见到父亲时,他的母亲已经去世。父亲希望儿子有个好的前程,对赵至隐瞒了消息,还告诫他不要再回家。及至司马炎灭曹魏,太康年间,赵至再度以“良吏”的身份前往洛阳,才知晓母亲已逝。获知消息后万念俱灰:“号愤恸哭,呕血而卒,时年三十七。”像赵至这样的人轮悲剧,在屯田制度下是数不胜数。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刘备携民渡江的请景,大家见识过曹草治下的百姓生活究竟是一幅什么鬼样子,两权相害取其轻,宁可抛家舍业,也要跟着皇叔一起跑路 这样的事儿不是孤立的,可以想象在曹魏屯田的人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地狱,所以才有曹草南征,刘备携民渡江。到了公元219年,南阳地区官吏和百姓不堪徭役之苦,于是宛城守将侯音聚集屯田客数千人,联合刘备的荆州守将关羽反叛曹魏。于是关羽北伐,水淹七军,曹魏内部甚至有人说要迁都避其锋芒。后来靠着曹仁等人拼死抵抗才扭转局势,侯音也被斩首。 再往后,随着北方的安定,民屯的弊端越来越显著,民众越来越不满,所以曹魏对此实际上就已经是荒废状态,只是为了“尊重太祖旧命”挂个空名,到了曹魏末年,这项制度对统治者来说已经无利可图,于是司马炎于魏咸熙元年宣布:“罢屯田官,以均政役,诸典农皆为太守,都尉皆为令长”,实际上就是下令废止屯田制。 ◇ 后世的屯田 到了南北朝时期,即使某方势力搞屯田也是先搞军屯。例如北魏的范绍,“发河北数州田兵二万五千人,通缘淮戍兵合五万余人,广开屯田。绍勤于劝课,频岁大获。”,这其实就是军屯。宣武帝命范绍为西道六州营田大使,实即“屯田大使”,因此屯田也称营田,这个制度一直被隋唐沿用。 但到后来,“营田务”当中的军屯慢慢变成了民屯。这是因唐朝中晚期,各个军阀拥兵自重,各家自己的士兵必须得常备不懈,不然就得被灭掉,与此同时,连年战乱造就了大片荒地,这些荒地的开垦只能是招募流民屯田。 ◇ 中国北方大量农村的村名中含有“营”“屯”“务”,这些村名往往带有历史的烙印,比如上图中的马务村,该村形成年代大概可追溯到公元1045年以前,由于当地沣河丰沛的水量调节,村庄一带一直水草丰茂,非常适合古代时期战备所需,用以养马屯田。在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朝廷成立陕西营田所,开始抽集壮丁在区域内开辟荒地,养马屯田,同时生产粮食供给前方战事。 《资治通鉴》记载,“唐末,中原宿兵,所在皆置营田以耕旷土。其后又募高赀户使输课佃之“。这就完成了从军屯到民屯的转变。 唐末五代的时候,中央朝廷和节度使都十分看重“营田务”,因为这是他们的最主要经济来源,当时战乱频仍,各个小政权拼命压榨,营田务所属的农民负担极重,不得自由。而营田务官民的粮食分配比例越来越失调,甚至达到八二开。 这还不算,官府巧立名目給这些被捆绑的农民收税,比如朱温搞得“牛租”,他当政那会儿,将缴获的上万头耕牛给百姓使用,然后向百姓收牛租,一收几十年,牛都死了还照收不误。更过分的事,后梁完蛋了,后代的后唐,后晋,后汉,把牛租持续收下去,直到后周郭威才给废了。 再往后,民屯的伤害新太大,就不太提倡,倒是军屯,后世的朱元璋又重拾起来,搞卫所军户,本质上就是军屯,具体来说,一部分官兵负责耕种,另一部分官兵负责战备。这些人还是军户,不能随便转别的职业,朱元璋对这个制度非常满意,认为自己“养兵百万而不废民间一粟。” ◇ 朱元璋做这种制度设计,其根源无非是想把朝廷应付的责任转嫁给基层士兵,秉承着“既要,又要,还要”的底层逻辑,大明的卫所士兵生活每况愈下,基本的生活无法保障,战斗力如何,可想而知 但这套制度没过多久就运行不下去了,随着吏治腐败加剧,大量的屯田开始被兼并,军户们的生活急转直下,开始沦为各地将领和豪强们的佃户,而真正的军户产出粮食数量急转直下。 宣德朝的名臣王骥给朝廷的奏折中阐述了贵州省屯田的实际请况:“贵州二十卫所,屯田、池塘共957600余亩,所收子粒本足给官军。而屯田之法久废,徒具虚名。良田为官豪所占,子粒所收,百不及一。贫穷军士无寸地可耕,妻子冻馁,人不聊生。”这个时候,明朝的军屯制度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 结论 综上,屯田跟很多所谓的“下大棋”一样,表面上看都是好事,但富足的都是官家,至于老百姓,尤其是农民,那都是拿自己的一辈子,甚至人命去填的。所谓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说的都是实话。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