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莲塘浮生》(238)传教士以办学带动传教
更新时间:2022-07-13
长篇小说连载:莲塘浮生——福建闽侯程氏家人传说(238) (微信读书上有机器人朗读的本书音频,欢迎收听) 【逢周一、周二、周三发布】 二三八,传教士以办学带动传教 1840年,英国为了获得向中国倾销鸦片的“通商权”,向中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战争打了两年多,英国打赢,B迫战败的清廷在1842年8月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内容之一是清廷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个城市为通商口岸。 史称“五口通商”。 就这样,英国人用火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 五口通商名曰通商,其实涌进中国的并非只有英国商人,还来了大批传教士和医生,在中国传教、办学、办医院。 在英国之后,1844年,美国跟清廷签订《望厦条约》、法国跟清廷签订《黄埔条约》,取得了跟英国同样的权利。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867年,温州也迎来了外国传教士。 且慢,温州并不是五口通商中的任何一个城市,温州成为通商口岸要到1876年清廷被迫签订《中英烟台条约》之后,外国传教士怎么也能进入呢? 这里需要搞清楚一个概念,所谓五口通商说的是,这5个城市为“通商口岸城市”,“通商口岸”是出入境口岸的概念,外国人通过这5个城市进出中国。 1867年第一个来到温州的英国传教士曹雅直(George Stott)就是1865年从通商口岸城市宁波入境中国,在宁波居住了一年半学习中国话,之后才转移到温州。 就是这位曹雅直,1877年建成了温州城第一个教堂花园巷教堂。 (上图:温州城最古老的花园巷教堂。) 而在建成教堂之前的1869年,曹雅直已经先在自己寓所内办起私塾。 1877年花园巷堂落成后,私塾搬到教堂一侧。 1880年年初的一天,曹雅直的太太曹明道(Grace Ciggie Stott)在私塾外墙边发现了一个文静的小男孩,衣服破旧但干净,人也白白净净。 曹明道问那男孩子叫什么名字,男孩答:黄泰元。 她又问他几岁,男孩答:8岁。 你是不是想来私塾念书?男孩答:是。 那好,欢迎。 就这样,黄泰元被收下了。 曹雅直是来到温州的第一个洋鬼子,他太太是第二个。 起初,温州人对他们充满疑虑。 尤其是曹雅直,除了金发碧眼白皮肤,还只有一条腿,更加吓人。 曹雅直是苏格兰人,19岁时膝盖受重伤,左腿被截肢。 在温州,大人小孩都叫他“独脚番人”。 大人是背地里叫,小孩子是当面叫。 有的小孩甚至拿小石块扔他。 曹雅直办私塾,靠的是免学费、供膳食、给学习用品。 这更让温州人猜疑不已:独脚番人这么干图什么? 温州坊间就开始流传吓人的谣言:独脚番人企图有拐小孩,独脚番人会吃小孩的心脏。 不过,到了1880年的时候,私塾已经办了11个年头,早已进入正轨,各种谣传都不攻自破。前两年还办起了女书院,收女学童。 (上图:曹雅直夫妇。) 但即便如此,每一个学生都还是曹雅直夫妇通过教友去穷人家里动员来的。 为什么收生那么难呢?上一章我讲过了,因为教会学校无助于科考。 那时候中国人读书就为做官,读书就是奔科考奔拿功名去的,拿到功名能做官。读教会学校不能拿功名,那书读了就没用,没用就没人愿意送孩子来读。 但凡有一点能力可以让孩子去上中国私塾的家长,都不会让孩子去教会学校。 像黄泰元这样“自投罗网”,真是太难得了。 黄泰元为什么会“自投罗网”呢? 因为他老爸出事了。 头一年(1879年)在福建周宁山区揽活时失足跌到山崖下,摔断了腿,暂时失去了劳动能力。 香港有一句话形容弹棉郎这样的劳动者,“手停口停”。不干活就没饭吃。 这就是为什么黄泰元8岁了才来曹雅直私塾的原因,他原先在读中国私塾,冲着科考去的。 黄泰元学习能力很强,成绩很好,在曹雅直的私塾里几年时间英语就讲得跟英国小孩一样。 5年之后,曹雅直夫妇跟黄泰元的父亲商量,让黄泰元留在私塾当老师,当然是有报酬的,一个月12块大洋。 13岁的孩子当老师,每月挣12块大洋,这可把黄泰元的父亲吓坏了。 他自己辛辛苦苦弹棉花,秋冬弹棉花的旺季一个月只能挣到几块钱大洋,儿子一个月能挣12块之多,“独脚番人”不会是要吃他儿子身上的肉吧? 当然不是。 黄爸爸也知道不是。 这都1885年了,曹雅直来温州办学传教已经18个年头了,18年前温州人对他的各种猜疑早已灰飞烟灭,对他的金发碧眼白皮肤和独腿也早已习惯。 就以黄家来说,老大黄泰元在曹雅直的私塾里念了5年书,老二黄泰恒也在两年前来了这里念书。来这里念书不用钱还管饭,太好了。 念教会学校的坏处是无助于科考,可是才13岁的孩子就当老师每月挣12块大洋,比什么不强?再说了,考功名有那么容易吗? 两年之后,1889年,曹雅直夫妇回国探亲休假,4月21日复活节早晨,在法国南部的疗养地离世,他的遗孀曹明道处理了丈夫的后事之后重返温州。 弹棉郎的儿子黄泰元、黄泰恒,因为读了教会学校就不用“子承父业”去弹棉了,全家的命运因此改变,十分感念曹雅直和师母曹明道。 他们全家都皈依了基督教。 他们把从师母曹明道那里拿到的曹雅直照片,供奉在家里。 (上图:曹雅直。) 从这一点看,外国传教士以办学带动传教,成效很显著。 到后来,清廷废除科举,不管你上什么学校反正都没有功名可考,这时候社会上开始出现崇洋思潮,原先收生很难的教会学校突然门庭若市,因为教会学校教外语,学了外语好出国留学嘛。 用现在的话说,教会学校就是那时候的国际学校。 许多有钱人把孩子往教会学校送,交学费,不怕贵。有的家长不但给孩子交学费,还捐款给学校。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林皓民1910年上了教会学校福州书院(今格致中学)。他老爸林景才做木材生意,是景晟木行的老板,有钱。 当然,以交学费或捐款的方式上了教会学校,学生就不一定会跟着信教,校方也不会B迫。 黄泰元就是前面章节讲到的、大作家郑振铎的中学英语老师黄老师。 郑振铎的中学不是教会中学,是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因为设在温州,被简称为温州十中。 黄泰元因为英语非常强,而且从13岁就开始当英语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所以在温州当地教育界负有盛名,很抢手。 为报答师恩,黄泰元在曹雅直所创办的那所私塾闷头服务了20年,直到1905年33岁时才离开,应聘当了温州府中学堂(即后来的浙江省立第十中学、现在的温州中学)的英语老师。 1914年,黄老师成为郑振铎他们班的英语老师,全班同学英语水平突飞猛进,其中郑振铎尤其优异。 再过10年,1927年4月14日,黄老师和儿子黄尧生从象山港登上一艘前往温州的轮船,在这里遇到了郑振铎商务印书馆的同事林皓民。 4月15日早晨,船到温州,黄家父子热请邀请林皓民到他们位于九山河畔的宅院住下。 他们并不知道,上海发生了国民党屠杀共产党的四一二大屠杀。 他们也不知道,林皓民是为避免被屠杀而逃离上海的。 林皓民只告诉他们,自己要到泽雅镇考察当地的古法纸业。 这是他在船上临时编的。 泽雅镇的古法纸业历史悠久,四连碓造纸作坊非常有名。 住了才一天,出问题了。 (上图:温州泽雅四连碓造纸作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