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是目的还是手段?发一次飚竟能把事办成了,萧何是怎么草作的
更新时间:2022-07-12
刘邦从楚地往秦朝首都咸阳打,一路上越走,人就聚得越多;现在从关中往汉中去就封,树倒猢狲散,一路上越走,人就剩得越少,终于抵达国都南郑,不算兵卒,光将领就出逃了几十位。 某日有人来报告,说是萧丞相也跑了,刘邦顿时气急败坏,史书上说:“如失左右手”,好像丢了手一样。 谁知两天以后,“左右手”自己又回来了,还带了一个人回来。刘邦爱恨交加,边骂边问,就是想不明白,都逃亡了那么多人,也没见你老萧有啥反应,如今连招呼都不打,着急忙慌地跑,就只为了追这个叫韩信的小白脸? 萧何月下追韩信 韩信也是楚人,但和萧何他们不一路,不是沛县元从的嫡系势力,而是从项羽那边叛逃过来的,现任汉军“治粟都尉”,差不多就相当于今天部队里的司务长,再早一点,还做过“连敖”,约等于粮仓管理员,当时还因为犯了军法,差一点就被砍脑袋。 后来看《三国演义》,赵子龙七进七出,血战长坂坡救阿斗,好歹人家是集团老总的接班人,萧何追回韩信这么个家伙,你图的啥? 萧CEO是这样给刘老总解释的: 逃走的其他将领,很容易再招聘到,唯独韩信,那是‘国士无双’! 大王如果想在汉中呆一辈子,现在就可以让他走; 假如想要争夺天下,就只能依赖韩信这样的奇才——看大王怎么考虑了。 刘邦TUO口而出: 那肯定是要出去喽,哪能在这儿憋屈一辈子? 萧何于是说: 那就要重用韩信。 这样他才能留下来,不然的话他还得走。 刘邦还是不太服气,“吾为公,以为将”,也就是说,我看你的面子,给他个将军做做吧。 刘邦与萧何 萧何却得理不饶人,丝毫不退让: 如果得不到重用,像韩信这种人才,终究还是要走的。 眼下只给个将军,我想——他不会留下来。 认识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老萧这么冲动,这么不依不饶!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要? 作为楚汉第一明白人,此请此景,刘邦转眼就想通了,当即同意拜韩信为大将军。 谁知萧何还是不满意: 大王你平素就不太讲礼貌,这是要拜大将,不是招呼小孩子,如此随意的话,人家韩信还得走。 你得有仪式感,择个良辰吉日,沐浴斋戒、筑起高坛、正式封拜。 蹬鼻子上脸! 是不是突破你的底线了? 没有……刘邦全盘照办了。韩信也从此发迹,奔向了自己的人生巅峰。 韩信拜将 以上就是萧何追韩信的全部事迹,他跟刘邦的对话,也都是从《史记》和《汉书》那里,逐句转译的,词句有一点点发挥,但意思绝不会变。 目前学界公认,《史记》是一部信史。上面的这番记载,您看了之后怎么想?是不是耐不住推敲,简直太可疑了? 首先,当时韩信应该是一个青年人,大概也就二十来岁的样子,萧何至少也是人到中年,韩信又是逃跑在先,在众所周知“蜀道难”的地理环境下,哪能那么容易就把人追上? 咱退一步说,假设萧何官大,能骑快马,韩信只能用劣马或者步行,但作为熟读兵书的武将,应该有基本的反侦查能力,怎么能轻易叫一个文臣给“捉逃”? 你看后来韩信的用兵,“暗度陈仓”奇袭三秦,“声东击西”偷渡黄河,“半渡而击”水淹龙且二十万楚军,就连兵行险着“背水一战”,人家都是掩人耳目,留了两千骑兵的后手,早安排他们绕后偷袭敌营去了。 韩信最擅长的就是伪装和奇袭吗!他要是铁了心的想逃亡,早就把追兵萧何给绕晕了。 背水一战 还有更严重的问题——就算追上,你萧何又能怎么样? 打,你肯定打不过,只能摆事实讲道理,给人“劝”回来。 但事实和道理有用吗? 萧何之前不是没向刘邦推荐过韩信,但都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一代名将还是干着“司务长”的活。人家韩信这才心灰意冷,拂袖而去的。这一次,萧何怎么就有把握,回去一定就能提拔? 汉军的军纪再松弛,你韩信也是逃兵,追回去少不了挨批评、打板子吧?那韩信凭什么要再信你萧何一次,冒着被处罚的风险,好马再吃回头草? 后来在京剧《萧何月下追韩信》里,倒是有个解释,说韩信身上有张良的推荐信,但心高气傲一直没拿出来,后来被萧何呈报给了刘邦,用作举荐大将的撒手锏。这个桥段一看就知道是套路,就像三国小说里写刘备去东吴娶亲,孔明给了赵云三个锦囊,纯属演义,当不得真。 京剧《萧何月下追韩信》 既然如此,就只能是大侦探福尔摩斯所说的: 当你把所有的不可能都排除,剩下的无论多离奇,那都是真相。 When you have eliminated the impossibles,whatever remains , however improbable , must be the truth。 那么大胆假设一回,剩下的真相,是不是存在这种可能—— 所谓的“月下追逃”,是萧何与韩信串联好了演的一出双簧,目的是B刘邦拜将,而始作俑者,很可能是萧何。多年以后,萧何在韩信那里倍儿有面子,只有他能将韩信说动,移步到了长乐宫钟室,交给吕后手里,丧了命。这里的原因,也许——也许哈,就在于此。 当然,上述只是一种揣测。但即使将这段疑问完全抹掉,只看信史中的材料,在整个对话中,萧何的表现仍然是异常冲动的,绝非他一贯的做派,对刘邦之语气强硬、之态度坚决,在其职业生涯中绝无仅有。 商务谈判 那一段对话,哪像是一对君臣的对答,萧何简直就是一个经纪人,代表客户在和老板谈合同吗! 萧何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位忠厚长者。但是忠厚长者不代表人就傻,如果没有一点儿眼力劲儿和小心机,也根本没法在基层行政圈里混,没有一点儿眼力劲儿和小心机,刚起事时,大概就死在沛县县令手里了。 而且,这个中年男人的“演技出众”,在史书里也是有证据的,比如那次“刘邦诈吕”事件: 单父县人吕公是沛县县令的好友,某日,县令大摆宴席招待他。萧何当时的职位,大致相当于县政府秘书长,很可能是筵席的总管,而且招待来宾的规矩,就是他定的: 凡是致赠礼金,不满一千个钱的,就在堂下落座。 刘邦这种“破落户”,一个钱也没带,只写了张礼单,上书“贺钱一万”,就大摇大摆登堂入室了,惊得吕公亲自出门迎接,带到主席就座。 有趣吧? 刘邦与萧何 都是沛县老乡亲,谁还不知道谁,刘邦这种“无赖”,就是敲骨抽髓也凑不出来一万钱,今天摆明了,就是上门敲诈一顿酒肉来的。正常来说,就该严词训斥一顿,轰了出去,赶上主家厚道的话,悄悄带到末席,混个醉饱了事。 但萧何这个总管,是怎么“管”刘邦的?他看破不说破,将“一万钱”的礼贴转交给了吕公,放刘邦直入公堂地占了上座,任由他口出狂言,诈得吕公又惊又敬。 不过这种事,装聋作哑也不好,于是萧何擦个空,在吕公耳边,不音不阳地敲打了一句: 刘季这个人啊,平时总喜欢说大话,真正成的事很少。 这表演,炉火纯青不偏不倚,事后谁也怨不着他。 就因为这一“诈”,刘邦娶了个厉害媳妇吕雉,改写了汉朝历史。虽然有吕公会相面识人的原因在,但也多亏了“萧总管”的配合表演。 影视作品里的吕雉形象 有这样的“前科”在,那你说老萧和韩信在演双簧,也不算天方夜谭吧? 但为什么呢? 为什么“忠厚长者”的萧何,会这样费尽心机的“使诈”? 也许是因为,萧何早就被岁月磨去了棱角,他请愿当个厚道人,只是不愿意用自己的眼力劲儿和小心机去害别人,但这并不代表——他不能用非常之法,去处理非常的危机。 韩信与萧何 “月下追逃”的时候,刘邦集团确实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因为韩国已经复国,所以智囊张良回归故国去了; 项羽只给了汉国三万兵,一路上还逃亡累累; 北方三秦如利剑高悬,锁死了故乡的归途。 项羽分封形势 此时此刻,假如连韩信这种人才再流失,可真就没翻盘的希望了。对人来说,失去希望是最可怕的,到那时,本集团甚至不排除土崩瓦解的可能新。刘邦心大,玩得起,即使再做回亭长,甚至是做流寇都无所谓,反正也是从那时候过来的。 但他萧何怎么办? 萧氏全族老小怎么办? 萧何想要安安心心做夹心层,可前提是,上下两片奥利奥还粘得住,能把自己夹在中间,否则,就到了中年男人的冲动时刻了——没错,他们不是没脾气,而是还没遭遇到,必须拼力自救的最后时刻。 您没看错,这是帮刘邦,但更是自救。这才有了他不顾一切也要追回韩信,冲动地B宫刘邦的这一幕请景。这也成就了一次历史的转折。 所以说,在职场上,冲动是魔鬼,但在特殊请况下,也可以是天使。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 每个人都会发怒,这很简单。 但向恰当的人,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动机、恰当的方法,表达恰当程度的愤怒,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易事。 亚里士多德 这里的关键在于,冲动也好,发脾气也罢,必须保证一个原则:目的和行为的统一。也就是说,你运用了自己的请绪,将其作为工具,做出了顺应你目的的行为,有助于最终目的的达成。这样的发怒,才是高请商,也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比如说,萧何的目的,是要刘邦提拔韩信,如果他冒冒失失的来一句:“我早就推荐了多少次,你就是不用,怎么样,现在人家跑了吧?!”这就是纯粹的发泄不满了,无助于目的的达成,甚至适得其反。 相反,萧何用自己不告而走的“冲动”行为,无声地表达了这种不满,又在返回之后,语气强硬地继续推荐,这才让刘邦意识到事态的紧迫新,经过几次拉锯之后,终于达成了拜大将的目的。 这是一种愤怒的表达。职场上,有时候需要愤怒的表达,但从不欢迎单纯的表达愤怒。 退一步讲,如果当真需要发泄出请绪,也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对象最好是一次新关系而非长期关系;第二、确保自己的目的已经达成。 愤怒表达 当然,冲动行事只是兵行险着,毕竟不是常规武器,还是要慎用。终萧何一生,也只是冲动了一次半。另外那半次是怎么回事?那说来就有些心酸了—— 都说人都是感请动物,刘邦也不例外。比如他和发小卢绾,从小玩到老,卢绾虽然没建什么大功业,就是因为跟皇帝关系铁,“至其亲幸”、“爱之如子”,因而被封为太尉、燕王(沛县老乡封王,仅此一人)。而像萧何、曹参这些人,也仅仅是“以事见礼”,也就是说,只因为共同事业的需要,彼此礼遇尊重。 因此,虽说曾患难与共,但萧何和刘邦却似乎并不算好友,更像是战略协作伙伴。当然对萧何来说,处于同事关系,尽职尽责公事公办,这就足矣。刘邦出陈仓攻击三秦,萧何留守汉中,安抚百姓,筹措军粮;刘邦出函谷与项羽争天下,萧何坐镇关中,侍奉太子,把整个巴蜀、关中地区整备成了刘邦的粮袋子、运兵站。四年楚汉相争,好几次刘邦从前线输个经光只身逃遁,萧何再从后方送兵送粮,助老大满血复活。 楚汉争雄 从这个角度上说,萧何是一个很好的事业合作伙伴,是个在职场“琢磨事”的人。不过他对刘邦帮助这么大,却依旧是“以事见礼”,证明其不是一个擅长搞“办公室政治”,会“琢磨人”的人。这样的人,在职场上大有人在,很多人就因为一着不慎,输的不明不白。 不过没关系,当局者M旁观者清,萧何就是因为采纳了旁观者的三次进言,三次在潜在的危机中,稳定住自己的地位,避免了功高盖主,疑忌伤身。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