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粉末有毒吗?孩子们在月湖寻找蝴蝶的秘密
更新时间:2022-07-17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17日讯 暑气袭人,夏虫热闹,7月17日,武汉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来到月湖公园,在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大学生志愿者团队之一——华中农业大学绿SE协会成员何星毅、吕良、曾江涛的带领下,孩子们来到月湖公园开展“昆虫找不同”。 雨后,志愿者带孩子们找昆虫。 蝴蝶、飞蛾在线“辟谣”:不吃我就不会中毒 何星毅首先给了孩子们几张局部图,让他们在两种蝴蝶图示中找出文字描述里的蝴蝶。在如火如荼的讨论之后,同学们成功找到了正确的蝴蝶。“左边这个是柑橘凤蝶,在武汉比较常见,它的前翅端的花纹呈细密的点状,而右边的金翅蝶前翅端的花纹就比较大而且分布比较散。我们区分不同种类的蝴蝶,甚至于区分不同昆虫,就是要仔细观察它们不同的细节。”何星毅说。 认识武汉常见蝴蝶。 夏日雨后,虫儿们都躲到暗处与雨滴“捉M藏”,却敌不过孩子们兴致满满的寻找。开始户外观察的孩子们穿梭在月湖公园的草地林间,很快发现了第一只落单的小飞虫。 “这是蛾子还是蝴蝶呢?要判断这个,首先要看触角,蝴蝶有像棒槌一样的触角,而蛾子就没有,所以这是一只蝴蝶。”何星毅轻轻捏着小蝴蝶,向孩子们介绍道。随后,他让小朋友对着蝴蝶吹了口气,蝴蝶扑棱着展开翅膀,据何星毅介绍,这是一只灰蝶,灰蝶自己展翅是非常少的,它们展翅主要是为了吸收太阳光。 “老师!我手上有白SE的东西,是它翅膀上的粉末。”11岁的奉沛泽表现得很兴奋,向何星毅展示了手上的小飞蛾和白SE粉末。家长随即显得有些担心,问何星毅这是否有毒,是否会引起过敏。何星毅给了否定的答案:“蝴蝶和蛾子翅上的粉末叫鳞粉,这些粉末在显微镜下看的话其实是鳞片,就像鱼的鳞片一样。所以,人们把蝴蝶划分为鳞翅目昆虫。沾到这种粉末就像沾到灰尘,没有什么危害。有些蝴蝶确实有毒,但它的毒素是在体内的,只有食用才会中毒,普通的触莫鳞粉是不会中毒的。” 放在掌心的蝴蝶。 爱热闹的蟋蟀:想抓我最好等到安静夜晚 有同学经过仔细寻找,终于发现了藏在草丛中的一只蟋蟀,尝试去抓住它却失败了,何星毅安慰道:“没关系,蟋蟀在热闹的环境下是很难抓到的,蟋蟀是利用翅膀发声,为的是争夺食物,或是争夺属于自己的领地。通过鸣叫恐吓对方,宣誓自己维护主权的态度。想研究蟋蟀可以在安静的夜晚去找,听音辨位。” 蹲下来,听蟋蟀的叫声。 在更深入地了解昆虫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回到了教室,仔仔细细地完成自然笔记上的昆虫绘画。11岁的潘青扬经细地勾勒着,将笔下蝴蝶的触角、花纹、SE块区域分布画得十分清晰明确,她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昆虫的兴趣与喜欢。 何星毅评价:“孩子们对昆虫相当热请,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给他们新知识的时候,他们都一点就通,我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了武汉的孩子们接受的自然教育越来越好、越来越深了。” 做一个昆虫自然笔记吧。 武汉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是由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武汉市教育局、共青团武汉市委主办,武汉林学会、现代少年报、长江日报科普传播中心承办,旨在做好自然科普,在公众中,尤其是青少年中广泛树立环境保护意识,鼓励群众用行动保护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