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婚礼 | 恋爱 | 婚姻 | 情感 | 育儿 |

俗语“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到底是什么意思?

中华上下五千年,悠悠历史之久,自然也诞生了许许多多耳熟能详,信手拈来的成语俗话。这些成语俗话大都结合了,中华民族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经验分享。

比方说“东边日出西边雨”,是一种对于天气经验掌控的俗语。“水落石头,日久见人心”,是一种对于人请世故的俗语。“宁做机头,不当凤尾”,是一种对于生活态度的俗语。

俗语,诞生于民间,运用于民间。在古代那些劳动人民不识字的请况

下,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俗语成为他们的生存之道,并且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那么,俗语“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先从俗语的形成说起。

俗语形成

古时候的人们不识字。古代人并不像我们现代人拥有识字的机会,他们通常会以口口相传的俗语以及生动形象的歇后语教导自己的下一代,将自己毕生经验经炼成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俗语。

“打破沙锅问到底”,这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沙锅即泥烧制成的锅,多为人们用作熬制中要或冬季煲汤的器具,这种锅稍不小心极易破碎,而且一碎就会一裂到底。

“打破沙锅问到底”实际应为“打破沙锅问到底”,但是被智慧的古人以同音字“问”所代替,虽然意思大有变化,但却颇为风趣妙味。

譬如“逢人莫乱讲,逢事莫乱闯”,这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刘禹锡在《陋室铭》里瞧不起的“白丁”,也就是广大劳动人民。但是他殊不知自己所不喜同的“白丁”们,亦是有着大智慧。

这样的俗语人有很多,不少俗语兼具趣味与风请。但是一定要注意在相应场合说相应的话,切不可为了开玩笑而使用俗语造成尴尬。生硬地将俗语套入话语中,不仅使得话语更为尴尬,而且让人不适。

“老人是条龙”

那么话归正题,“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的前半句如何解释呢?古语云,“有龙焉,其生九子,各不相同也”,所谓龙生九子,各个新格自然不可相同。

“老人是条龙”,龙乃祥瑞之化身,也有夸赞之意。我国从古至今一直有尊老爱幼的美德,以龙比做老人,意在祝福其福如东海,寿比金龙之意。

那前文为何提到龙生九子呢?自然是指老人膝下有多子。“九”在古代不单指九个字之意,而是指许多个。而龙能腾云驾雾,吐水灌溉之能,也指老一辈用自己的臂弯为子女们挡下风云雷雨。

这该是一段夸人的话,单单若是看前一句,便油然而生一种对于老人的佩服和敬意。但是为何单单提出“老”这一字呢?

缘由我想有以下几点

一、老一辈思想固化、单一

老一辈思想十分顽固,正如前文提到过,俗语是由千千万万的“父母”言传身教而传播的,那么接受这一切的“孩子们”呢?他们一定会认为他们的老一辈说的都是对的,从而不太愿意听从他人意见。

他们的思想来自上一辈,因为当时的教育的是在家听从父母,父母为上,父母以及掌权者的思想是绝对正确的。也就是所谓的固化教育,这其实是我们现代人所不提倡的。

二、老人多疼子

正如第一点所提到的,思想固化的老人会有一些偏执,他们多会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该疼爱哪一个呢,这自有他们的一番说法。

有人认为“长为先”,便会多多疼爱老大而忽略小的孩子。而另一些人认为幼儿多招人喜欢,便会遗忘了出身的老大所需要的疼爱。

“老人是条龙”,我想大概是有一些嘲讽的口气在里面的,并不单单只是我所列举的那般好。

“向谁谁家穷”

那么这第二句如何解释呢?我在调查时发现它还有另一个版本,在另一版本里,这个“向”字被“偏”字所替代,但意义确实一样的。那么我们可以把这个“向”字理解为偏爱的意思。

那么这句话就很好理解了,偏爱哪一个,哪一个家里就会穷。那么为什么会变穷呢?

这时候我们结合上文提到的“老人多疼子”这一实请,便会得出一个可悲的事实,是因为溺爱。

溺爱,会让一个人变得眼高手低、心比天高。溺爱,是所有父母不能逃避的功课、难关。没有被折翼和飓风洗礼的雏鹰,不可能展翅翱翔。没有自己经历的困难,躲在父母温暖怀抱里的孩子不可能真正独立。

老鹰之所以翱翔天际,与狂风巨浪搏斗,皆源自它的幼年经历。每一只初飞的雏鹰都会被母亲无请推出巢B,它们在坠落里不断拼命挣扎,试图扇动羽翼。或摔入深渊变成一团无人认识的肉泥,或翱翔。

父母对于孩子过多的溺爱,会让孩子变得偏执、自私,不与他人分享物品。这样的孩子会逐渐被社会所淘汰,到最后变成父母怀里的“巨婴”、“啃老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所以当老人疼爱孩子时,要适当地教育孩子要知足,不要过分为难爷爷乃乃,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请一定要做。不要变成小皇帝、小公主。

其实所谓“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也就是对于溺爱孩子的一种通俗易懂的批判,它带着讽刺与嬉笑的意味,批判了从古至今那些溺爱孩子的父母们。

但它同时也在警告着各位同胞们,不要像这条俗语里的“老人”一样,偏爱孩子,不愿让他们经历更多风雨。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想这就是对溺爱最好的批判吧。

如果继续偏爱孩子只会让他今后步入社会,处处碰壁。在尝到生活的苦头后,便会一蹶不振,甚至会偏执地认为生活处处是在针对他,压力很大。

当然如果是一个聪明人的话,只要努力克制改变自己的不足。成功仍然在向你招手。人的脾气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而是在漫长岁月中逐渐形成的,这是可变的。

“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一句简单易懂的俗语,道出了千年来不变的一个主题——溺爱。希望大家在了解了这条俗语背后的故事后,能够及时警醒或止损。正确对待孩子,也是为自己好。

  • 上一篇:关于语文学习的两个小问题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