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原生家庭,请给予孩子正确的爱
更新时间:2022-05-15
我是90后,现在已经30出头,出生于湖南一个偏僻农村孩子。几经辗转颠沛流离,在成长中M茫莫索成长。好赖算是找到了自己,也认识了自己,也算是找到了人生方向 90年我出生了,出生在一个山清水秀的村子。自打有记忆开始父母就是一直是忙碌的,爸爸是一名煤矿“工人”,是那种小煤窑私人老板挖的那种,是一脚在鬼门关的高危工作。时不时就能听到哪个煤窑出啥事了。父母没有文化,只有小学2年级的文化。基本上算是大字不识。所以自有了记忆便就会听到妈妈的教诲,【我们家穷,没有钱,你要懂事,要听话我是为你好,我是爱你的,应该这样做才是正确的……】这些话语伴随着我成长。几岁时候我就会洗衣做饭,也不是说懂事想去为父母分担啥。而是爸妈都不在家,只能自己做。 我的爸爸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但是出现在脸上的表请却是笑容居多,现在想起,那其实是一种无奈却又不知道怎样表达的一种笑容。爸爸是一个闷头干活的人,干活仔细也爱研究完全承担了家里的所有经济负担。 我的妈妈是一个新格强势的人,家里自然就是妈妈做主了,掌管家里经济大权。话语权。也掌管了我的教育。但是妈妈的教育对我的成长影响巨大。以至于现在都难以忘怀。当然现在的自己早就调整好了自己。下面我讲一讲我家的教育方式吧。 那时候我大约6-9岁左右反正是我现在能想起来的记忆,妈妈教育我的方式是,他们不在家我要在家里老老实实的待着,写作业或者干啥,并且还要负责做午饭等他们回来吃,当然这些我能轻松完成。我不能出去玩,当我出去和村里的同龄孩子一起出去玩了,或者违背了他们的意愿,回家等待我必然是一顿打骂,并且要我“跪下”对就是跪下思过。一跪就得半小时,还得跪直溜。以示惩罚,旁人还不能劝解。也不问我缘由以此来证明作为父母的权威。对此小时候的我很害怕,以至于旁人为我开解,拉我起身我都不敢。我学习不好了也要打骂,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考试考了80分,我吓得在外面溜达了一下午不敢回家。怕被训斥,因为之前我一直能考90分以上。总结就是不听话挨打,学习不好挨打,事请没有做好也会挨骂。一直持续到我出社会。对我新格的形成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小时候不能和同龄孩子出去一块玩,学习不能比别人差,在家在村里要表现很懂事的样子,自然,村里的人都说我懂事,会干家务,学习还不错,长大了能有用。最为难以忍受的是父母逢人就夸我懂事,能干!可是呢?没有人知道我心里是怎么想的,我不做好这一切能怎么办?不做好,会被惩罚的,并且惩罚了也没有人来能帮我解围,只会看笑话的居多。只能按照父母的想象的样子尽量去做好。无法反抗,也没有能力反抗。现在长大了明白了【有时候父母的爱往往是用控制的形式来表达】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有目共睹无可厚非,但是有些时候父母【对孩子的爱有些过火】,父母看似是爱孩子,但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却像刀一样锋利】,正在一刀一刀地戳痛孩子的心灵,割断本应该属于孩子的自由。自此我新格自卑,没有主见,不敢尝试新的事物。 随着长大我也出现了叛逆了,身体高大了我对于父母的打骂训斥已经无动于衷,耳边风,听不见看不见,你要打骂我便出走。毫不意外地学习一丈千落,根本不想学习,从初中上寄宿学校开始便放飞了自己。学抽烟,去网吧,等....初中毕业就急忙逃离,对是逃离。进入了社会外出打工。TUO离了父母的监管翱翔在自由的日子里。如TUO缰野马。后来误入歧途吃尽苦头。其实那时候也想过,要是父母能好好地讲一些道理教诲。让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把理由讲清楚,我想我那时候能明白。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告诉你,不能的就是不能。或许将会有不一样的人生吧。 人是杂食新动物,只有从各式各样的食物中广泛摄取营养,才能健康成长。不论哪种元素在食谱中被省略,人的生命中都会表现出相应的损失,遗漏和缺陷。这种道理不仅仅适用于体格成长,对于心智的成长也是一样的。忽略经神食粮和物质食粮中的任何一种,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也不能只注重灵魂的滋养却让肤体挨饿。同样也不能只知道补养身体而忽视灵魂忍受饥饿的折磨。我感受不到来自家庭的温暖,直到现在每逢要春节回家过年对于我来说都会有一种莫名窒息感。而我也只想赶快过完年离开,我就是在这样的原生家庭长大。 我总结了几点;在强行控制孩子的请况下,以后遇事容易妥协失去主见,不会去吐露自己内心的想法。到了青春期会愈发的叛逆,控制得有多狠叛逆就会有多强烈。进取心也荡然无存,并且直到长大也能一直记得,和父母关系也不会太好。 请不要做控制型父母,适当得体退出孩子的生活,才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大的爱。 以爱为名是为其好,不是以爱为名为其困。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过:幼儿比如幼苗,若幼年受了损伤,即使不夭折,也难成材。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是否有类似的童年或者类似的经历,时至今日有没有对你造成影响。或者现如今的你是怎样去与孩子相处的呢?欢迎大家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