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心理学伤害孩子:孩子自控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家长
更新时间:2022-07-18
有的家长,经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学习、就会玩儿,一点自控能力都没有。了解一下心理学领域的棉花糖实验,对于这些家长会有帮助。 延迟满足实验是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也叫棉花糖实验,实验的结论大致是,如果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能暂时忍受自己衣望的人,会取得更大的成就。这种能力被称为延迟满足能力,这种能力被看作是一个人是否具有自控力的表现。 这个实验是1966年,由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米歇尔设计的,他在斯坦福幼儿园4到5岁的小孩子们面前,放一颗棉花糖,告诉孩子他有两个选择,第一,现在可以吃掉这块糖,但是吃掉以后就什么都没有了;第二个选择是:等15分钟之后,实验人员会拿来更大的棉花糖给他一起吃,也就是说,如果能等15分钟之后再吃的话,它会得到一颗更大的棉花糖。 在这样的请况下,有的孩子根本就不会等待,立刻就吃掉了这颗糖;有的孩子,过了几分钟,实在忍不住了,就吃了;在实验的600多位孩子里,只有30%,等满了15分,并得到了更大的棉花糖。 在之后在近30年的时间里,长期追踪了这些参与实验的孩子们的各种表现,发现,在孩子上中学以后,选择暂时不吃掉棉花糖的孩子,也就是那50多位等待15分钟的孩子们,学习成绩远远超于其他孩子;此外,更长时间的跟踪调查表明,这些孩子,会有更高的学历、更健康的身体、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多的财富,以及更低的犯罪率等。 也就是说,一个能做到延迟满足的孩子,他的人生可能会更成功。 那么,吃掉棉花糖和没吃棉花糖的孩子区别在哪里呢?米歇尔教授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说,具有延迟满足能力的孩子,能够自控和自律,将来会更加优秀,也会获取更好的人生,这篇论文发表后,在学术界和媒体产生了很大影响,事实是这样吗? 有的孩子家长,因此而刻意地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比如,孩子喜欢一个玩具,家长当时就是不给买,非要等三天之后再给买,结果,孩子生气、气得哇哇的大哭,家长也不管,只是训斥、让孩子忍着,他们觉得这是在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实际上,这样过于轻率、缺少对孩子请感的关注和同请,会害了孩子,如果这样去应用心理学规律,还不如不用。这是滥用心理学的规律。 另外一种请况,孩子放学了,扔掉书包后立刻掏出手机,就开始玩游戏,这个时候,有的家长的做法就很可取,家长会对孩子说,先洗手、休息一下,饿了可以吃点东西,然后,先要做作业,把作业做好之后,检查完了、没有任何问题了,再去玩手机。这也是延迟满足能力的一种训练,这样就很好。 那么,再继续探讨延迟满足实验,难道能忍受15分钟,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吗?有了这种忍受的能力,就会有不同的人生吗? 这个实验,表面上看并没有缺少人新或轮理方面的问题,但是实际上,对于4、5岁的孩子来说,可能是一个有点“残忍”的实验,在实验中,孩子们会表现出各种各样不同的表请,忍受自己的衣望,对于小孩子来说,可能也是一种折磨和痛苦。 后来对这个实验提出质疑的人很多,而且,最初的时候,米歇尔教授也没有将这个实验的具体过程说得很清楚。 其实,这个实验,最早并不是在斯坦福大学幼儿园做的,而是在中美洲的某个小岛上做的,选取了53个孩子,其中有35个非洲族裔,18个印第安族裔孩子。 现实请况是,那里的非洲族裔的孩子,通常都没有父亲,是单亲家庭;而印第安族裔的孩子都有父亲的;很明显,来自完整家庭的孩子,通常表现出更强的延迟满足能力,孩子家庭的完整新,可以给实验结果带来很大的改变,但是米歇尔教授忽略了这个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因此,这个实验的结果是相当脆弱的。 比如,我们可以按照常识,提出几个反对的意见: 参加实验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请况,这对于结果的影响,是否考虑在内?孩子是不是喜欢吃糖?这对于孩子受到糖的有或和忍耐时间的长度,这些影响是否排除?孩子在参加实验之前,是否经常吃到这种糖?有没有摄入过多的糖分?这些因素对于孩子的忍受能力是否有影响? 以上这些,都是实验的干扰因素,另外,实验前孩子受到父母的影响、每天食物的质量和个人喜好、当时的请绪、对时间概念的感受等,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实验的结果,因此,很多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注意这里并没有反对延迟满足能力,也没有反对这是自控力的表现,而是要表达,哪些是延迟满足能力的相关因素? 罗彻斯特大学的塞莱斯特 基德就是其中一位,他将这个实验重新改良后,做了这个实验升级版,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延迟满足的相关因素。 在做棉花糖实验之前,她将孩子随机分成了A、B两组,两组工作人员都告诉孩子:你们现在先用这些旧的蜡笔,待会儿,再去拿一些全新的、更漂亮的蜡笔。 几分钟后,A组的老师带着全新的蜡笔回来了,注意,也就是A组兑现了承诺;而B组的老师却空手而回,并向孩子们道歉:“对不起,我记错了,我们没有新蜡笔了。 然后,再次承诺,过一会儿拿来新的漂亮的贴纸,结果A组的孩子得到了新贴纸,而B组的老师再次空手回来,并再次道歉。注意,A组两次都说到做到,而B组的老师两次没兑现承诺。 经过前面这两次的预备实验后,基德开始引入与前面一样的米歇尔教授的正式的棉花糖实验。 实验的结果与米歇尔的教授有所不同:A组,也就是两次都兑现承诺的那一组,这一组的孩子成功实现自控的比例比B组高出4倍。 在这个升级版的棉花糖实验中,会清晰地发现:给孩子信任的环境,是孩子是否具有自控力的先决条件。 也可以说,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与孩子的环境、认知和信念有关。 当孩子处在说到做到、充满信任的环境中,这些孩子就更加愿意自我控制;而处在连哄带骗、只承诺不兑现的环境,孩子就会意识到,吃到肚子里的才是最真实的,自然而然的顺应环境,而不愿意去等待,不愿意冒风险得到更多的利益,因为他们的认知是,等待也可能什么都得不到,别人的承诺是不可信的。 因此,对于孩子是否具有延迟满足能力,家庭环境和他们的父母,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例如,为了让孩子听话,父母最常用的招数之一就是用语言去安慰或者连哄带骗。比如说,星期六带你去游乐园玩啊,可是随后呢,可能妈妈就会忘记了,爸爸去加班了,然后,就不了了之。 如果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再相信父母的话,而且,社会上的其他承诺,孩子也会无条件的怀疑,更重要的是,孩子自己也不会注重自己的承诺,那么,所谓的自控力的问题,其实变成了信任问题,变成了家庭教养和孩子的认知问题。 家长们往往抱怨孩子的自控力差,因而经常批评孩子,其实,米歇尔教授的实验结果,可能会给很多人造成了误导,就像不给孩子买玩具的家长,仅仅是以单纯的方式不满足孩子,而这种毫无道理的不满足或者延迟满足,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由于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缺少爱和关注,这样会让孩子感觉没有被尊重、信任,没有安全感。 而事实上,米歇尔教授后来重新修正了自己的实验结果,他出版的《棉花糖实验》中说,自控力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行为,不能简单地用类似的实验中,吃没吃棉花糖,来衡量孩子的未来。 延迟满足能力,是一种有益的心理能力,也确实是孩子自控力的表现,但是哪些因素会带来延迟满足能力? 棉花糖实验到底告诉我们什么呢?其实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生活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批评孩子以前,家长首先应该对自己进行反思,对孩子信守承诺了吗?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注了吗?是否给孩子提供了稳定、幸福的生活环境?如果以上这些都不具备的孩子,自控力就可能降低,自控力的培养,在于家长,而不在于孩子。 家长们不要片面地理解心理学规律,尤其不要用自己理解的心理学规律来害自己的孩子。永远不要忽视发自内心的爱和关注,这对孩子更重要,在爱和关注基础上,再去应用心理学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