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心理咨询:“报喜不报忧”,我们与父母的分离
更新时间:2022-08-01
小编最近参加了一次久违的同学聚会,同学们聊起了各自的“家”, 相比于学习或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似乎“家”才是令我们大部分人头疼的难题。 有一位同学说道: “自从上了大学不在家住了以后,和家里的联系也慢慢变少,一开始一个星期回一次,慢慢变成了一个月一次。平时的通话也是例行公事的汇报日常,和父母的对话像复制粘贴一样他们问一句我答一句,他们都是问‘学习怎么样’、‘生活费够不够’这些问题。 我也开始习惯报喜不报忧,身边发生了什么事请基本不想说。在朋友面前,我更放得开,在父母面前反而像戴了个面具一样,父母眼中的我和真实的我其实是不一样的。” 他的发言机起了大部分人的共鸣。 小时候我们粘父母粘得紧紧的,大事小事都想告诉他们,那时候还信誓旦旦地以为自己长大后一定不会跟父母分离,会一直跟父母很好、很亲。 但长大后,尤其是外出上学、工作以后,和父母的沟通变得越来越少,就算偶尔回家时和他们提起工作、朋友、生活的趣事等也是一时兴起,甚至突然在某个瞬间不知为什么就吵了起来。 其实,我们都明白父母的辛苦以及父母有多爱我们,我们自己也是爱父母的,知道要珍惜、要好好孝顺他们,亲密沟通。 但道理大家都懂,现实却是:有什么困难麻烦,大部分人依然选择自己背着,不会再找父母;想要好好向父母说声爱,却羞于开口,总觉得还有时间以后再说。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与父母之间开始渐渐分离了呢? 其实青春期到成年,是一个人不断提高自我意识、完成独立的过程。 我们离家上学、开始工作,慢慢开始将自己与家庭分离,在这个学会独立生存的过程,我们不断探索自己到底可以做到什么程度,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可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遇到问题和阻碍,会自己去挑战和克服,不会什么都依赖父母的帮助。 父母也在适应这个分离的过程,考量何时支持、何时不干预,担心支持多了会阻碍孩子的独立,太快放手会不会让孩子摔得太狠?…… 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容易发生冲突,彼此在摩擦中寻得坚持与妥协之间的平衡。 最终,我们获得胜利,父母适度妥协,退出我们的生活,给了我们自由空间。 我们逐渐强大,意识到人生是属于自己的,需要自己去努力、去创造、去经历。 我们开始尊重父母,心疼父母,也看到他们的局限和衰老,更能去体谅、宽慰他们,甚至给出有力的臂膀扶着、护着他们。 我们也不再像小时候那般一遍遍地喊着“妈妈我爱你”“爸爸我爱你”,而是学会了采用其他方式表达着对父母的爱,或不时主动问候,或给他们买些必需品,或送些暖心的礼物…… 我们开始“报喜不报忧”,然后发现父母对我们也多是“报喜不报忧”:彼此都会更倾向于和对方分享自身好的事请,弱化不好的事请,比如经济紧张、健康问题等。 刚开始,“报喜不报忧”,也许会让我们感到“父母眼中的我和真实的我其实是不一样的”,感到彼此不再像小时候那般粘了,感到彼此都有了自己的秘密,有些失落、孤独。 然后发现原来“报喜不报忧”意味着我们长大了,懂得了心疼父母,担心说了之后,会让父母们担心和焦虑。“报喜不报忧”也意味着我们强大了,懂得了承担,明白有些事请要自己扛,有些眼泪要自己擦。 当然,若有一天真的真的扛不住了,我们也可以回到父母的怀里静静躺一躺,再次出发。 适当的“报喜不报忧”,恰恰表明我们学会了如何以一个成年人的姿态去爱父母,而不再是一个“小宝宝”。 我们也开始理解父母的“报喜不报忧”。从父母的方面来看,他们喜欢“报喜不报忧”: 一是心疼孩子,知道孩子在外辛苦,不希望孩子为家庭中的事请烦恼、分心; 二是习惯了在孩子面前扮演强者、保护者的形象,若家里发生点困难就向孩子求助,对成年父母来说这是脆弱的表现,有失尊严。 我们开始学习更成熟的为人处世方式,懂得了如何既顾及父母的尊严,又给予他们爱与依靠。 其实说了这么多,为什么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开始渐渐疏远呢, 最大的原因是:我们需要分离,进而独立成长。这是特定年龄阶段成长必经的过程。 当然,如果你觉得成年的你与父母的关系过于疏远或过于纠缠,让你很痛苦,可以求助于心理咨询师,通过专业的帮助,维持适当的距离。为什么需要你的努力呢,因为以前你还小,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里,总会更多地将父母看作是关系主导的一方,现在的你已经成年了,有能力去改善一段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