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成吉思汗后裔,改名换姓各自逃命,600年后,后代靠一首诗团聚

有句话说得好,叫做500年前大家都是一家人。这句话并非没有道理,因为从古代到现代,不知道有多少人来自于同一个的祖先,而且古时候的人要想留下子嗣,一定得是养得起家的人,如果家里贫困,可能就算有儿子,也难有孙子了,因此如今人们都祖先多半都是当年的富贵人家,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大家都是同一个祖先的可能。

不过,现在都人也很少去研究自己的祖先是谁了,连族谱都不一定找得到。但曾经在四川,却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当年他们的祖先为了逃命而四处散开,如今600多年过去了,他们才得以借助网络相聚,而彼此之间验证身份,则靠的是一首诗。

一位猛人,成吉思汗

现代人对于成吉思汗的评价,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夸他厉害,还有一种,则是批评他残暴。但抛开这种主观想法不谈,成吉思汗的确是一个伟大的传奇。他的一生有非常多的第一,且这些记录至今无人打破,例如“千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人类历史书最大的成功者”等。那么他凭什么能获得人们如此的评价呢?

从当年蒙古帝国的版图上我们就能看出来,此人被称之为猛人是名副其实。当年蒙古地图版图之大,如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与之媲美。成吉思汗在世时,带兵四处征战,往西打到了欧洲地区的多瑙河,往西南打到了中东的巴基斯坦,往南打到了淮河流域,往东打到了库页岛,最夸张的是往北,都打到了北极圈附近去了。

整个蒙古帝国,版图横跨亚欧大陆,而且成吉思汗去世之后,他的子孙还在持续开疆拓土,最恐怖的时候,蒙古版图达到了4400多万平方公里。

据统计,成吉思汗常年四处征战,一共征服了720多个民族,攻破了40多个国家,最后有6亿多人都臣服于成吉思汗的统治。要知道,古代地广人稀,粮食少,没办法养活很多人,可不像现在这样,哪怕没有钱也不会缺吃的,可以想象,在那个时候,6亿人的国家是多么的庞大。而建成这样一个国家的成吉思汗,能不是猛人吗?

而这样的猛人,不仅在带兵打仗上猛,在两新方面也毫不示弱。带兵打仗就意味着要去到陌生的国家,据说他每去到一个国家,都会在当地挑选美女享乐一番,久而久之,成吉思汗便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留下了自己的基因。这也是为什么,在欧洲,对于成吉思汗有这样一句评价:成吉思汗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基因传播者。

不过可惜的是,虽然成吉思汗留下了许多后代,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是谁,关于这个问题,许多历史学家都做过研究,最后只发现了一只属于铁木健的后代。

面临危机,四散逃命

对于铁木健的身份,其实还存在着争议,不过目前来看,大多数证据都表面铁木健是成吉思汗的重孙。成吉思汗其他的后代分支,已经找不到任何的历史痕迹了,只有铁木健这一脉,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的故事。

据说在元朝末年,铁木健被封为西平王,由于成吉思汗这层关系,铁木健的家人们在朝堂之上话语权非常大。载铁木健有十个孩子,其中儿子九个,女儿一个,这十个人都在朝廷中做官,地位显赫,可这样的日子却没有能够持续多久,因为元朝末年,皇帝昏庸,老百姓苦不堪言,多出已经冒出起义军了,在铁木健看来,元朝已经是强弩之末,马上就撑不下去了。

而自己身为元朝元老官员,如果元朝灭亡,下场肯定会很惨,于是他思考之后,便决定辞官回家。此外,铁木健辞官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皇帝已经开始对手握重兵的他不满了,可以预见到的是,未来皇帝肯定会对自己下手,所以辞官回家是两全其美的选择。不过,辞官之后的他,没有选择回老家,老家的人都知道自己在朝廷中的身份,为了隐藏身份,他选择去南方。

可是在逃离的路上,铁木健身患重病,还没有到南方便病逝了,十个孩子将父亲安葬之后,考虑到人多眼杂,不方便隐姓埋名,于是便决定分散开来,大家各安天命,等到日后在南方稳定下来再相聚。为了能够在日后方便兄弟姐妹的后代们相认,他们做了一首诗,这首诗有十句话,每个人带一句话离开。

这首诗就是“本是元朝宰相家,红巾作乱入西涯。泸阳岸上分携手,凤锦桥头擦柳杈。是天还是命,悲伤思我又思他。十人识别归何处,散时犹如浪卷沙。余字更无三两姓,一家分作万千家。”

他们就此别过,想要相聚的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很残酷,这一分别便是600多年。

跨越600年的寻亲

四川省余家湾,一位叫做余元富的年轻人,在从父亲那里拿到余家家谱,得知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后人后,便决心要补全这份家谱,找到当年失散600多年的亲人。而之所以他那么笃信自己就是成吉思汗的后人,是因为在这份家谱中,详细的记载了成吉思汗从建立元朝,到后来后代逃往四川最后分散的历史。

寻亲的想法他已经有了很多年了,而之所以一直没有开始,是因为当年通讯不发达,靠自己单抢匹马又怎么可能找得到失散600多年的亲人呢。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变化很大,发展也很迅速,余元富认为时机已到,于是便前往四川当地的一家报社,花钱在上面刊登了寻亲的故事,而他在报纸上也留下了那首诗当中的第一句话和自己的联系方式。

其实余元富也认为希望渺茫,毕竟600多年的时间,可以洗刷一切,当年的其他分支,也不一定有族谱留下。可是,没过多久,他居然收到了许多从远方的来信,信当中就还附有自己家族分走的那句诗,后来,在余元富的牵头下,他们在线下也终于团聚了,而那之后,每年他们都会抽空相聚。600多年,依然没有冲刷掉他们彼此之间的亲请。

结语

命运无常,造化弄人。或许成吉思汗也不会想到,他的后代会有如此曲折的经历吧。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上一篇:安然做官的五个梁山好汉:从呼延灼到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