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平凉故事 文明之旅|周培公劝降王辅臣 平凉府止戈平三藩

一贤可作万里城

一人可抵百万兵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起兵反叛,甘肃平凉曾险些发生过一场大战,幸得康熙名臣周培公化干戈为玉帛。这事还得从当时镇守平凉的王辅臣说起。

王辅臣,山西大同人,出身贫寒,但他作战英勇,人称“马鹞子”。随明朝大同守将姜瓖屡次抵挡清军,后战败降清,随吴三桂出征缅甸,消灭南明政权,之后转任陕西提督,镇守平凉。

王辅臣赴任之前,康熙召见并赐予豹尾抢,其感机涕零表示定不负信任。吴三桂在云南反叛,发动“三藩之乱”,致信王辅臣许以高官厚禄,怂恿共同反清。

王辅臣接到来信后,让儿子王继贞把信呈送康熙,康熙对王辅臣父子随即封赏。

此时,四川提督郑蛟麟响应吴三桂反叛。康熙任命满族大臣莫洛担任大学士,出任山陕总督,调动山西、陕西兵马平息四川叛乱。

康熙十三年(1674年)12月,王辅臣随莫洛南征四川,带兵到陕西宁羌州(今陕西宁强县)时,突然发动兵变,诛杀主帅莫洛,致信吴三桂共同反清,并带兵割据平凉。

王辅臣反叛后控制了整个陕甘地区,影响很快波及数个省区。王辅臣在康熙与吴三桂之间采取“摇摆不定” “首鼠两端”策略,不仅使康熙感受到了巨大威胁,更极大牵制了清军平叛力量对其防范,一旦与西南反叛势力会合,西部诸城将彻底丢失,清王朝处于十分被动的危险境地。

王辅臣临阵倒戈,朝野震惊。

康熙让王继贞告诉王辅臣,若回心转意则既往不咎。同时,派给事中苏拜赴平凉招抚,但王辅臣拒不接受,并先后占领固原、庆阳,又攻下秦州(今天水),占领巩昌(今陇西)。

康熙命令董额、阿密达等进攻平凉,但王辅臣骁勇善战,依靠坚固的平凉城池固守待援,清军难以破敌。

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康熙命图海为“抚远大将军”,全权负责平凉平叛。图海到平凉后攻下平凉城北虎山墩,居高临下炮击威慑。同时发布通告,攻心为上,争取其缴械投降。

当时的图海,早已是中和殿大学兼吏部尚书,朝堂地位仅次于索额图,排在百官第二位。而他被康熙所封的“抚远大将军”,更是清朝最为显赫的军中职衔,只有图海、福全、胤禵、年羹尧等少数亲贵重臣才担任过。

文能提笔安天下

能上马定乾坤

这时候,一个普通人物——周培公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书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经彩大戏。

周培公(公元1632年—1701年),本名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自幼父母双亡,生活困苦,曾担任州府衙役,之后在王公贵胄府上担任幕僚。

《清史稿》载:“(周培公)好奇计。

作为康熙重要谋臣之一,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乱时,因孤身三次劝降王辅臣而名噪一时,成为其一生中最为“高光”的时刻。

周培公助康熙平定三藩立下奇功,也为清朝肃清叛乱奠定了坚实基础,电视剧《康熙王朝》对此也有生动呈现。

此时的周培公已四十七岁,在图海西出潼关之时进献《取平凉策》,与康熙和图海的策略不谋而合,图海惊觉他的才干和对时局的洞察力,招为幕僚,一同奔赴前线。

周培公向图海分析了战况和两军局势,认为王辅臣之反对清朝举足轻重,但他只是贪恋高官俸禄,若能遣使者招安纳降,此战便可避免,平凉百姓也免受涂炭。

王辅臣手下总兵黄九畴、布政使龚荣遇和周培公是老乡,他们曾劝王辅臣归顺但王犹豫不定。两人便把此请况写成信,用蜡丸密封送到清营。图海正苦恼无人派遣之时,周培公主动请缨,要求前去劝降,并说:“若成,便是朝廷之福;若败,死而无怨。

图海大喜,星夜赶写奏本送至京城,康熙嘉封周培公为参议道台、衔一品,赐穿黄马褂,携带谕降诏书,前往平凉招抚。

身在庙堂能为国献计

处于江湖可替王解忧

7月11日,周培公只身入城,对王分析形势、讲明利害,动之以请、晓以大义。周培公说:“天子圣明,天下皆归大清所治,百姓也已安居乐业,吴三桂叛乱只能是飞蛾扑火、自取其亡,跟随叛军为虎作伥必定不会有任何好下场。”

王辅臣觉言之有理,内心有些动摇,派副将随周培公出城,向图海表示愿意投降,康熙遂颁发赦诏。

16日,周培公带诏书再次进城,向王辅臣告知皇恩浩荡,早日归降仍可官复原职。第二天,王辅臣派龚荣率士民代表出城,向图海献平凉名册,其子及总兵上缴吴三桂投递函札及“平远大将军印”“陕西东路总管将军印”各一颗,接受清廷招抚。

但至23日,仍不见王辅臣出城投降,图海命令周培公又一次进城劝降。周培公进城之后,再次向王辅臣动之以请,晓之以理,让他当机立断,朝廷忍耐是有限度的,机不可失。若一旦开战,定斩不饶,将无任何和谈可能。王辅臣终于下定决心,于25日剃发出降。

周培公进城安抚军民,正式接收平凉城,平凉百姓摆上香案庆祝躲过了一场灾难。反复无常的王辅臣虽然受封,但听到康熙诏令图海带其进京,深感罪孽深重,难逃一死,于是把财产分予侍从后自尽。

平定王辅臣陕甘叛乱,不仅解除了对清廷的重大威胁,而且剪除了吴三桂在西北的羽翼。朝廷对参战众将论功行赏,委以重任。周培公却只有一个要求:母亲孙氏以父死殉节,望皇上能为母请旌。

图海奏请康熙升周培公为山东登莱道,并对周培公母亲孙氏予以嘉封。

康熙十五年(1676年),朝廷诰封其母孙氏为贞烈恭人,加赠夫人衔;其父封赠为朝烈大夫,加赠中奉大夫衔。康熙皇帝还亲自御笔为孙氏撰写祭文,规定了祭祀规格,命布政司堂上官分守武昌道参政吴毓珍办理。

图海对此盛赞周培公:“为母舍身之孝,为国忘躯之忠。

周培公守孝三年后,到山东任职,后任盛京提督负责戍边,公元1701年逝于任内,享年69岁。

周培公文采亦出SE,其诗在当时广泛流传,其诗作被收入《介庵草》一书。

他在陕西军旅时写有:

老去辞家事远游,幽年何故久淹留,燕关秦塞长为客,露竹蝉风早报秋。半壁灯昏人破梦,一声机唱月当楼。此时离愁添多少,不见归鞍到郢州。

晚年写有一首寄兵部左侍郎张可前友人,诗云:

青山作障水环洲,遥念名园花事稠。别后孤舟对明月,归来卧病又新秋。门无剥啄皆因懒,邑有流亡徒抱愁。何会与君重会面,晚风同上仲宣楼。

参考资料:

1.《清圣祖实录》

2.[民国]赵尔巽主编《清史稿·列传三十八·图海》(1977年中华书局出版)

3.湖北荆门县志办王心田《周培公年谱》(内部资料)

4.景颢《平凉史事》(2016年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

5.官禹平《周培公诗歌创作时地简析》(2017年《荆楚学刊》)

来源:市文旅局宣传推广科

  • 上一篇:安史之乱后,唐朝是如何浑浑噩噩地渡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