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战秦琼尽人皆知,关羽两战倭寇一战土匪,明朝史料中这三件事是真是假?
更新时间:2022-04-20
在后汉三国年间,被敌将在阵战中斩杀的一流大将其实只有两个,他们就是袁绍首将颜良和汉征西将军、博昌亭侯夏侯渊,斩杀他们的,当然就是大家熟知的偏将军关羽和讨虏将军黄忠。 前面所列的,是关羽黄忠阵斩颜良夏侯渊时候的官职,那时候关羽还没有正式受封汉寿亭侯,黄忠也没有被刘备私自授予后将军、关内侯官爵。 黄忠属于大器晚成昙花一现式人物,他在刘备入蜀之战中崭露头角,在定军山一战成名,然后就如流星般坠落,连刘备称帝的盛典都没来的及参加,而阵斩颜良的关羽,则成了万人敬仰的武圣人和忠义化身,甚至还成了佛道两界的神祇。 咱们今天的话题,就是见诸明朝正史的关羽:此公两战倭寇,一战土匪,为保一方平安而重披蜀锦战袍,再挥青龙偃月刀——关公战秦琼尽人皆知,关羽两战倭寇一战土匪,这三件事是真是假? 看了这样的正史,我们禁不住要问这样一些问题: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关羽在这是文人杜撰还是战场幻象? 说倭寇逃走后关羽满脸汗水回到关帝庙,这还真不是稗官野史的记载,而是记载于《明通纪》和《解良关帝志》之中,可惜《明通纪》已经被清廷大部禁毁,我们已经找不到原著,但是清朝人张镇在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编修的《解良关帝志》,和珅与纪晓岚还没有编纂那部几乎焚书坑儒的《四库全书》,所以他是有机会读到《明通纪》的,他在《解良关帝志》中引用了《明通纪》的记载。 据张镇引用《明通纪》记载,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1562)到四十二年间年,两万多倭寇从南日岛登陆,一路劫掠,又一路被戚家军截杀,经过兴化、海卫、黄石林墩三次大战,仍有一万五千多倭寇乘坐六十余艘战船窜犯仙游城。 这一万多倭寇在城外筑巢设B,把仙游城四门围得水泄不通,并且出动了从唐朝学技术仿制的“吕公车”攻城。 面对倭寇的疯狂进攻,仙游军民经过一个月的顽强抵抗,终于等到了戚继光率军驰援。 仙游保卫战是战争史上一个奇迹:当时仙游城内只有二百名明军和二百五十名民兵,他们面对一万五千(一说为一万七千)倭寇的疯狂进攻,居然苦战坚守一个月,并在援军支援下击退了倭寇。 历史上的战争奇迹,记载于文人笔下,就会产生许多神异与玄幻,于是《明通纪》在记载此战时,特意提到了武圣关羽:当时倭寇大举进攻,仙游四门全都岌岌可危,但就在城门即将被攻破之际,关羽在云中出现,那四座城门就像被神力锁住一样,任由倭寇疯狂撕咬,仍旧岿然不动。 倭寇被击退,明军亲眼看见关羽疲惫不堪地骑马回到了关帝庙,大家涌进去拜谢,才发现关羽塑像满脸都是汗水。 我们不能妄议关羽脸上的汗水是累出来的还是下雨浇的,也不好用科学常识来解释——如果解释,是可以解释得通的。 虽然“塑像出汗”极有可能跟天气有关,也极有可能是为了鼓舞士气而杜撰关羽现身,但不管怎么说,仙游保卫战是取得了完胜,仙游军民在感谢戚继光的同时,也顺便叩谢一下关羽,那是可以理解的——在很多人眼中,戚继光就是在世关羽,甚至可能比关羽更威猛、更值得尊敬。 在嘉靖四十一二年前,关羽还有两次出现在明朝史料中,更早的一次是出现在嘉靖二年(1523年),李钟璜将关羽助名将一箭毙倭酋的事迹,记载于《嘉定捍倭庙记》: “吾邑当嘉靖癸未,倭寇躏藉海上,直B东门。时未有城,凭土垒以守。贼因东门纵火,延及民居,烟焰塞天地,守城者不能开目,贼遂衣乘之入。” 嘉定县令万思谦仰天大呼,祈求关羽相助。话音刚落,只见风向突变(语毕,风反),但也有一个倭酋冒烟突火冲杀了进来——当时的老百姓都不会色箭,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那倭酋迫近栅门: “民无习弓矢者,相顾丧魄。” 老百姓中没有神箭手,朝廷命官手里有弓箭也不会色,郡简校(不知是什么官职)张大轮(有名有姓,可见此事不假)一边拉弓一边高呼关帝名号: “帝衣活十万人,愿此箭贯贼喉以毙!” 张大轮一箭色去,正中倭酋咽喉——这个垛子神时常感机的“弓箭手”,居然在浓烟烈火中一箭毙敌,大家当然要把功劳记在武圣人关羽头上。 风向突变,可能是大火产生的气旋,张大轮一箭命中,也可能是瞎蒙,但不管怎么说,嘉定百姓都更愿意这是武圣人关羽现身相助,于是关羽二战倭寇,也就成了流传在嘉定、仙游的两段佳话。 除了两战倭寇,在《解良关帝志》中,关羽还曾在河南商丘睢县(当时叫睢州)大战土匪:土匪的首领叫师尚诏或师南诏,明军将领是睢州掌印指挥使汤易素。 “关公战土匪”的事请发生在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汤易素) 梦关圣来告曰:‘借尔弓矢为,尔破贼。’素以所用弓及一矢献庙。寇过睢阳驿,见关圣在云中,乘赤马、挟弓矢、向东南指。贼皆下马罗拜,不敢西,遂向东南。两省会勒兵至,贼势方盛,俄而风沙大作,音云中若有旌旗相助,官兵奋勇,贼大败,遂平之。 ” 关羽两战倭寇一战土匪的故事讲完了,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韩复榘的父亲能让关公战秦琼,明朝文人墨客让关羽两战倭寇一战土匪,也没啥好奇怪的,信与不信,全凭读者诸君一句话:关羽这三个故事,您认为应该如何用科学的视角来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