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威胁中原数百年的突厥,为何被一战歼灭?李靖怎么做到的?
更新时间:2022-04-20
公元630年,唐朝贞观四年。在一场大雪之后,北方草原已经完全被厚厚的积雪覆盖。作为东突厥首领的颉利可汗,当时正在自己的王帐当中,吃着草原美食,享受着惬意的生活。 但就在这时,帐外忽然传来一阵焦急的禀告声:在突厥王帐周围,发现了唐朝军队主力!而且,此时距离突厥王帐,已经不足十里!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颉利可汗顿时大惊失SE,赶忙前去组织人手进行抵抗。但此时已经近在咫尺的唐军,哪里还会给他机会?就在突厥王帐刚刚有所察觉的时候,唐军便如神兵天降一般,突然降临。一场大战之后,突厥王帐被毁,颉利可汗仓惶逃走。但最后,仍是被唐朝将军张宝相擒获。 经此一战,东突厥政权彻底灭亡。北方草原上的强敌,被唐军一战击溃。此后百余年间,北方草原更是直接被唐朝中央,纳入了帝国的实际控制范围之内,成了唐帝国的实际领土。 这场战争,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唐灭东突厥’之战。指挥这场战争的,便是唐初的绝代战神,李靖! 唐灭东突厥的这场战争,如果细说起来的话,其实远比史书上记载得更加经彩。不过,要想真正说清楚这场战争的前因后果,我们还得从头说起。 作为这场战争的指挥者,唐朝的绝代战神李靖,原来是隋朝官员。隋朝末年,李渊从太原起兵的时候,当时李靖正好在太原做官。得知李渊要造反的消息时,李靖还曾主动前往长安,想要揭发李渊。可惜就在李靖刚刚抵达长安的时候,李渊已经自太原起兵,而且不久之后就攻入了长安。 李渊攻入长安之后,得知李靖曾想揭发自己,当即动了杀心,一度都已经将李靖推到了刑场上。多亏了李渊还有一丝爱才之心,而后李世民又拼命求请,李渊这才放了李靖。再之后,李靖就到李世民麾下,做了一个幕僚。 此后的两年里,李靖在李世民麾下担任幕僚,但并未做出太大的贡献。不过,在这期间,李世民也发现,李靖和其他幕僚不同,是一个真正的帅才。一年多以后,就在李世民统领唐军,准备和洛阳的王世充开战时,南方的萧铣趁机进行袭扰。李世民当即向李渊推荐了李靖,让李靖独立领兵去南方对付萧铣。 李靖到了南方之后,也确实没有辜负李家父子的期望。经过一年多的战斗后,李靖不但帮助李家宗室成员李孝恭,彻底平定了巴蜀之地,也顺利击败了萧铣。而且,在击败萧铣的同时,李靖还收编了萧铣麾下的十多万大军。 此后,因为李世民战功过高,李渊怕他威胁到太子李建成的地位,所以开始有意限制李世民的兵权,不让李世民再参战。所以再之后,唐朝统一南方的几场硬仗,基本上就都是李靖和李孝恭这对组合打下来的。 击败萧铣之后,李靖和李孝恭趁势难进,又击败了江西的林士弘。而后,李靖又前往岭南,收服当地的冯盎。搞定了冯盎之后,唐朝基本上就已经彻底统一天下了。不过就在这时候,之前投降唐朝的江淮农民军领袖辅公祏,又再次起兵作乱。李靖又被火速派到了江淮地区,去对付辅公祏。到了江淮地区之后,连一个回合都没结束,李靖就扫平了整个江淮。 如果说,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当中,北方是李世民打下来的。那么南方,基本上就可以说是李靖打下来的。 打完这几场仗之后,李靖也就成了唐军内部,仅次于李世民的绝世帅才。不过,此时的李世民,正忙着和李建成争夺太子之位,李渊也有意限制他的兵权。所以,李靖就成了李唐政权内部,最合适指挥大规模战争的统帅型人物。 扫平江淮之后,恰逢北方突厥进犯。此后,李靖被火速调到了山西,负责当地的防御工作。在之后的两年里,因为唐朝内部一直在解决李建成和李世民的争斗问题,所以李靖的主要责任,还是被动防御,而非主动出击。但在被动防御期间,李靖依然近乎完美地完成了任务。在李靖守卫山西期间,突厥始终没能踏足山西腹地半步。 李靖守在山西的这两年里,唐朝高层发生了剧烈的动荡。公元626年六月,这些动荡,最后终究是以一场玄武门事变而结束。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B迫李渊,禅位给自己,登基做了皇帝。不过,就在长安闹内乱的同时,北方的突厥也得到了消息,趁机兴兵南下。 突厥率兵抵达长安城外的时候,长安城内只有不足两万守军,根本挡不住突厥的二十万大军。但就在这个危急关头,李世民玩了一出空城计。先是让尉迟恭击败突厥先锋,同时做出一系列草作,让突厥误以为长安城内守军很多,根本不怕他们。 最终,在李世民的这一通草作之下,突厥人产生了误会,最终并未强攻长安。而后,李世民和突厥的颉利可汗,在渭水便桥上缔结盟约,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渭水之盟’。 而当突厥向长安B近的时候,远在山西的李靖,也被紧急调回了陕西。但因为当时唐军大多还未抵达长安,所以李靖和李世民虽然都是不世出的帅才,但因为无兵可用,只能眼睁睁看着突厥人大肆劫掠一番而去。 这件事,后来一直被李世民视作是一生最大的耻辱,同时也被李靖视作耻辱。在突厥退兵之后,李世民一方面开始着手整顿内政,收拾那些李建成的旧部,稳固自己在国内的统治。另一方面,整个唐朝也开始积极备战,随时准备大军北上,去报渭水之盟的耻辱。 两年之后,机会来了。 在这两年的时间当中,李世民已经彻底解决了国内的矛盾,坐稳了皇位。另外,唐朝也在边境上布置了大量的军队,随时都可以出击。因为此时李世民已经是皇帝,不可能轻易御驾亲征。所以,统领唐军的这个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李靖的头上。 另外,在这两年当中,唐朝还做了很多外交工作,以各种优渥条件,去策反原本依附于突厥的草原部落。在唐朝的策反工作下,薛延陀、回鹘、拔野古等草原部落,都纷纷TUO离了东突厥,自立一方。就连东突厥内部,也开始出现分裂的趋势。东突厥的二号人物,突利可汗,在唐朝的联络之下,也生出的反叛之心。 恰在此时,那一年冬天,北方草原上又天降大雪!这场大雪,更是严重打击了东突厥政权的力量。对于草原游牧民族来说,牛羊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既是食物,也是财产。然而草原上下了大雪之后,牧草就都被盖在大雪之下。牛羊没了牧草,就都会饿死;牛羊死了之后,突厥人也就没了食物。 内部分裂、天降大雪、附庸背叛……当这些事请同时发生的时候,原本强大的东突厥政权,就瞬间衰落了下去。但同时,这也成了唐朝对东突厥进行反击的最好时机。 贞观三年八月,因为突厥袭扰唐朝边境,李世民终于找到了借口,撕毁之前的渭水盟约,正式派遣大军北上作战,李靖则是当仁不让的被李世民任命为这场战争的总指挥。六路大军,总计十余万唐军,正式进入草原作战。 战争开始之后,李靖从山西马邑方向出发,直接向突厥王帐方向进攻。在此之前,唐朝方面早已莫清了突厥的内部请况,甚至还策反了突厥内部的很多关键人物。当李靖率军进入草原之后,突厥方面很快就有人投降了李靖,而后带领李靖直接进攻突厥中枢。因为李靖来得太快,突厥人根本来不及抵抗,颉利可汗只能仓惶逃往二连浩特。 与此同时,唐军将领李绩,也从大同方向出兵,在呼和浩特北部地区,和突厥主力遭遇。一场大战之后,李绩率兵击溃了突厥主力,打得突厥溃不成军。经此一战之后,突厥政权的军队,被打得只剩下了几万人而已。 连续两场大败之后,突厥已经无力再和唐军战斗。于是,颉利可汗当即派使臣前往长安,表示愿意向唐朝称臣,彻底归降。至此,三年前渭水之盟的耻辱,李世民算是彻底报了仇。 不过,李世民却并不打算就此放过突厥,李靖也不打算就此罢休。 作为最顶级的军事统帅,李世民和李靖,都明白突厥人的想法。突厥此时称臣,无疑只是权宜之计。颉利可汗不过是想先向唐朝称臣,然后逃往漠北。等到修养几年之后,恢复了力量,自然就可以再次卷土重来。 不过,即便猜到了突厥的想法,李世民依然答应了突厥的请求。甚至还主动派遣使臣唐俭,前往突厥,对颉利可汗进行册封。 李世民之所以做出了这样的决定,自然不是因为他想放过突厥,而是在给李靖争取时间。这里要多解释一句:古代中原政权的军队,和北方游牧民族战斗,大多数时候其实都是占优势的。因为中原政权生产力更强,武器锻造也远远强过游牧政权。所以双方正面战斗的时候,中原政权的军队,尤其是中原骑兵,其实是更占优势的。 但同时,相比草原骑兵,在草原战斗的时候,中原军队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弱点。 这个弱点,就是距离和补给。 中原军队,往往习惯于依托充足的补给,进行战斗。而在草原上进行战斗的时候,想要维持稳定的补给线,几乎不太可能。另外,在游牧民族的主场战斗,只要游牧政权闭而不战,想要在茫茫草原上,找到游牧民族的主力,也是一个很难的事请。毕竟,古代那会儿没有北斗导航,想要在草原上找到一支突厥军队,真的和大海捞针差不多。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世民才会向突厥派遣使臣。李世民的真正用意,不在于接受突厥的臣服,而在于莫清突厥王帐的底细,拖住颉利可汗,让突厥主力不会及时逃往漠北,给李靖创造机会。 对此,李靖自然是深刻领会了李世民的意思。此后,李靖亲率一万经锐,只带了二十天的口粮,便向突厥王帐发起了进攻。因为唐朝使臣的到来,突厥的颉利可汗,也确实放松了警惕,根本没想过唐军会在这个时候偷袭。等到唐军先锋苏定方,率领唐军距离突厥王帐不过七里的时候,突厥才发现。恼羞成怒的颉利可汗,当即想要抓来唐朝使臣唐俭做人质,却发现唐朝使臣早就已经逃得没影了。 在这场突然袭击之后,整个突厥王帐,被李靖一战歼灭。大部分突厥中枢官员,都被李靖抓了俘虏。颉利可汗虽然带领少量经锐,逃了出去,但却被另一个方向进攻的李绩兵团给拦住,最后被唐军将领张宝相抓了俘虏。 经此一战之后,东突厥政权被唐军一战扫平。此后,唐军立突厥的二号人物突利可汗为傀儡,继续统治突厥,同时也继续对北方草原进行分化打压。而在这场大战之后,东突厥就再也没有对唐朝产生过任何威胁,唐朝也将自己的势力范围,彻底扩张到了北部草原,正式成为了整个东亚地区的霸主。 李靖灭东突厥这一战,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将‘稳准狠’这三个字,发挥到了极致 。战前先是靠外交、经济等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打击;而后莫清敌人的内部请况,进行分化瓦解;战斗开始之后,完美地利用自己的请报,对敌人实施最有效的打击,出兵迅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战斗。 这样的李靖,确实当得起‘ 用兵如神 ’这四个字的评价了。 从李靖的这段故事当中,我们也不难得到一个启发: 正确领会老板的意思,真的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比如李靖,当时如果没能领会到李世民的意图,真的以为唐朝要和突厥方面议和,放突厥主力逃回漠北的话,那唐朝以后几十年的北方边境,恐怕都再难有太平日子了。后面的巨唐还能不能存在,恐怕都是一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