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朱允炆:一辈子只干了这一件大事,因此丢了江山丢了新命
更新时间:2022-04-21
惠帝天资仁厚。践阼之初,亲贤好学,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锐意复古。尝因病晏朝,尹昌隆进谏,即深自引咎,宣其疏于中外。又除军卫单丁,减苏、松重赋,皆惠民之大者。 ——《明史》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破京师而入。南京城皇宫起大火,建文帝朱允炆在这场大火中,不知所踪。燕王朱棣后入主南京,取代建文帝,也取得了叔侄皇位之争的最后胜利,史称“靖难之役”。 用后来者的眼光,重新去复盘这场战役,朱允炆与朱棣的实力可以说,悬殊相当明显,一支是帝王之师,而另一支则只是藩王的军队,朱允炆代表的是正统,而朱棣则意味着是反军,无论是军队的编制,还是舆论,朱允炆都不应该吞下的是失败的结果,朱棣也成了历史上唯一的以藩王身份造反成功的人。 朱元璋是如何跨过自己的20个儿子,把皇位传给了朱允炆?朱允炆是如何B得燕王造反,从北京长途奔袭,兵临南京城的?百万雄师对阵燕王十万地方军,朱允炆又是怎样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这一切都要从朱允炆的父亲朱标太子说起。 白发人送黑发人,朱元璋爱屋及乌立下皇太孙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明朝的太子朱标巡视西安返回后,染风疾病逝。白发人送黑发人,对年近70的朱元璋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储君是国之根本,这位置不可悬而不立。经过权衡,朱元璋立皇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入主东宫,储君的位置就此定下来了。 朱元璋把皇位交给孙子,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太爱朱标了,自己悉心培养了几十年的太子,能力出众、百官认可,奈何没有那做皇帝的命,传给朱允炆也算是保证了皇位的正统新,况且朱标如若当上皇帝,百年之后,皇位也是朱允炆的。 除了这个原因以外,或许还有另外的一个原因。 储君的位置如果不给朱允炆,那便是从朱元璋剩下的儿子里挑一个,按照立嫡立长的古制,该是秦王朱樉了,可是朱元璋对这个二儿子是极其失望的,一辈子干了很多的荒唐事,以至于被人下毒害死,死后朱元璋不仅给了他一个“愍”字谥号,还削减了他的葬礼规格。 二儿子不行,三儿子朱棡倒还是说得过去的,可是绕过朱樉立朱棡,那么剩下的儿子们特别是四儿子朱棣肯定就不会同意了,儿子们为争夺皇位,自然会搅得朝堂上腥风血雨,于国于民不利。所以储君的位置,给孙子朱允炆放在当时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朱允炆即位后随即削藩,草之过急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朱允炆即皇帝位,改年号建文。上位后的朱允炆,便将黄子澄、齐泰及方孝孺三位文臣视作自己的心腹,后来也证明这三位有才,但却坑主。 当上皇帝的朱允炆,大赦天下,下诏施仁政,蠲免百姓拖欠的赋税,同时求贤访能,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民生的措施,一副仁君做派。 对自己的臣子怀以宽仁之心,但对自己的叔叔们,就不那么友好了,手段可以说是比较极端了。早在当皇太孙时,朱允炆便已担心诸王拥兵自重、多行不法,开始考虑削弱藩王的权力。 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们也是有担忧,曾与朱允炆探讨这个问题,认为应该“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朱元璋也认为他的看法确实无可代替,可以说朱允炆登基后削藩是得到过朱元璋的默认的,这藩也是不得不削的。奈何朱允炆登基后,并没有像此前所说“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一上来就给叔叔们来了个下马威。 继位短短五个月,朱允炆便连削五位藩王,如若只是削其爵位、权力,对他们实行优待,或许事请还没有那么糟糕。但朱允炆却选择了赶尽杀绝,把自己的叔叔们或是废为庶人或是流放偏远之地又或是囚禁在南京城,甚至B得湘王朱柏自焚。 登基之后便立即实行削藩政策,未免有些着急了,自己根基还没有站稳,便想着去动那些叔叔们,狗急跳墙,B燕王造反也给了燕王造反的理由。在整个削藩的过程中,其实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采纳齐泰的先削燕王的谏言,而是听从了黄子澄的建议,先从有过错的藩王开始,这也给了燕王一定的准备时间。 靖难之役,绝对实力占优却丢了皇位也丢了新命 建文元年秋天,朱棣深知迟早有一天,自己也会向几个弟弟结局一样,甚至可能比他们更惨,但他不愿接受这样的命运,决定争上一争,于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靖难”,史称“靖难之役”。 起初燕王的兵力与朱允炆的兵力比起来,悬殊比较明显,燕王七拼八凑了十万兵力,而朱允炆拥有三倍与燕军的兵力,不仅如此,朱允炆还掌控着全国的经济,再加上已经废除了几个藩国,也就意味着朱棣少了几个帮手,实力大打折扣。起兵之时,朱棣也仅仅是控制了北平这一块土地,而从北平到南京,中间要越过重重关卡,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燕王朱棣身经百战的作战经验,加上与生俱来的领导能力,燕军常年固守北平要塞,作战能力远非朱允炆的帝王之师可比的。随着战局的深入,朱允炆的领导指挥,加上那帮心腹文臣对战争的纸上谈兵也严重影响了最后的结果。因为一场失利,便临阵换了主帅,撤了久经沙场的老将耿炳文,换上了洪武功臣之子李景隆,这也加速了建文一朝的失败。 短短三年的时间,燕军便已打到了长江北岸,拿下南京城指日可待。直到这时,朱允炆才意识到局势的严峻,派出了庆成郡主与朱棣谈判,以割地为条件要求停战议和。可面临着即将到手的天下,谁会去选择共享天下?朱棣自然是不会同意讲和的。 一个月之后,朱棣自瓜洲渡江,兵临南京城下。当时,负责防守金川门的是朱元璋第十九子谷王朱橞、曹国公李景隆,二人见燕王大军,便开金川门迎接燕兵进城。朱棣也因此不费一兵一卒,攻陷了大明京师。 在燕王军队抵达后的一场混战中,南京城内的皇宫大院起了火。当火势扑灭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了的残骸,已经不能辨认,据太监说它们是建文帝极其皇后和长子的尸体。几具尸体已然不可辩,仅凭太监的几句话,朱棣自然是半信半疑的,自此朱允炆的下落也成了历史一大谜案。有说从密道逃走当了和尚的,也有说流亡到了海外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从那之后,朱允炆便再也没有露过面。 当了四年的皇帝,跟自己的叔叔打了三年多的仗,最后还丢了皇位丢了新命,可以说结局是非常的惨了,要是当初能将对待臣民的那套仁义之举,用在自己的叔叔们身上,或许结局也就不一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