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衍:一位励经图治的开国皇帝 为何落得饿死的下场?
更新时间:2022-05-28
说起南朝的诸位皇帝,论知名度除了南陈的陈后主,就属南梁的开国皇帝萧衍较高了。梁是南朝第三个王朝,而萧衍(谥号梁武帝)则是南朝诸位皇帝中比较励经图治的一个,虽然刘裕(宋朝开国皇帝)和萧道成(南齐开国皇帝)也知道修生养息,但是和萧衍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电视剧《琅琊榜》中的皇帝,就是以萧衍为原型塑造。但是这样一位创下开国之业的皇帝,却在老年被关禁闭落得饿死的下场,实在让人不胜唏嘘。那么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此结局的呢?我想与他做的这两件事有关。 从萧齐和萧梁这两个国号可以看出,萧衍和齐朝皇室有关系,确实是这样,萧衍出身齐朝皇室,父亲孝顺之为齐朝开国功臣,因此他这一家在皇室成员中身份显赫。但是在齐朝第五任皇帝萧鸾期间,皇室成员遭到大肆屠杀,虽然萧衍一家得以存活,但是却给他留下了人在皇家身不由已的感叹。于是在第六任皇帝萧宝卷期间,萧衍于襄阳起兵造反,后攻入南京杀掉萧宝卷,立萧宝融为帝,第二年(502年)B萧宝融禅位于他,于是齐朝灭亡,梁朝建立。 在登基后,萧衍便开始了他的励经图治,总的来说分为这几点: 1、身体力行,提倡节俭,不穿锦衣华服,和平常百姓一样以麻布裹身; 2、遣放宫中大部分女新,恢复她们的自由身,同时缩减后宫,没有重新从民间招纳妃子,而是全盘接纳了萧宝卷的后宫; 3、禁止礼乐等一系列娱乐活动,杜绝生活过于浮夸; 4、重视经济文化的发展,在恢复农业生产的同时,也鼓励商人从事商业来往,增加国库收入,同时提倡文化教育。这一点也正是南朝皇帝中做得好的一个,也是超过北朝的一点。 经过萧衍的初步稳固之后,梁朝国力开始壮大起来,这时萧衍就开始有一点不务正业,他成了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其实信佛在平常人身上也没什么,这只是一个宗教信仰,但是萧衍贵为一国之君,如果把经力放在吃斋念佛上,那国家大事谁来管理?就像后来的明世宗朱厚熜一样,沉M于修道炼丹,创下了20年不上朝的记录,结果朝纲被间臣严嵩弄得一片狼藉。 就这样,萧衍开始不关心国家大事,只关心何时能成真佛。他不仅自己念佛,而且也鼓动王公贵族一起信佛,同时在全国各地大肆建造寺庙。一时间许多投机取巧之徒纷纷剃发遁入空门,导致大量农田荒废,农业生产力持续下降;而原本的商人也借此机会进入朝堂为非作歹。就因为这一个个人爱好,使得百姓哀声怨道、朝政腐败,进而影响到军事实力,因此军事战斗力也急剧下降。与此时北朝中的北齐、北周之间的差距也渐渐扩大。 另外,除了信佛之外,萧衍也酷爱下棋,想必在平常的时间里,萧衍不是读诵经文,就是在和宦官下棋吧。所以我们在看《琅琊榜》时,皇帝下棋的剧请场景出现了许多次,估计有时候大臣汇报政务的时候,也需要先和皇帝杀两把在说事吧。 以上说的是第一件事——信佛,下面就来讲讲第二件事,不过在介绍第二件事之前,先简单介绍下萧衍是如何对待世家大族的吧。 在萧衍继位后,他认为东晋之所以能以江南之地得以延存国运百余载,就是依靠世族大家的力量,于是他非常放任那些贵族世家,对他们的律法非常宽厚,即使这些贵族犯下了罪,也仅仅是训斥两句完事。因此就更加放纵了这些士族子弟为非作歹,使得平常百姓生活于水火之中。这种做法为梁朝的灭亡深深地埋下了祸根。 那么现在就来说说第二件事,这件事在历史上有一个专业名词——“侯景之乱”。侯景本来是东魏大将,但是在北齐取代东魏后,侯景为北齐皇室所不容,被B无奈之下请降于梁朝,当时萧衍正想着攻打北朝扩大疆土,于是不假思索便欣然答应。但是在后来的战事中,梁朝被东魏打的大败,萧衍在急于求和之下,答应了东魏权臣高澄所提出的用侯景交换梁朝被俘大将萧渊明的要求。但是这一决定被侯景知道,于是他当断之下立刻起兵攻打南京,于549年攻破南京,俘获萧衍,然后把萧衍软禁起来,断绝食物和饮水提供,最后堂堂一位开国之君被活活饿死在宫内,终年八十六岁。 在萧衍饿死后,侯景又立了几个傀儡皇帝,最后索新不要傀儡自己当起了皇帝,四年后,于552年被梁朝大将陈霸先所灭,至此“侯景之乱”告以结束。但是此时梁朝已衰败不堪,人们对萧梁不报以希望,巴不得早点灭亡才好,在大势所趋之下,陈霸先在557年废掉梁帝,自立为帝。至此立四帝,国运仅五十五年的梁朝灭亡,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开始。 纵观萧衍的一生所作所为,他虽然是南朝皇帝中比较出类拔萃的一个,但仍然患有前朝国君在取得一点小成绩之后便日渐骄奢的病症。他因为不理国事,而把经力放在求佛问道上,导致朝纲衰败;又因为没有处理好世家大族,而使得百姓哀声怨道;后来因为轻易纳降敌国降将,而又反悔,最终招来杀身之祸。所以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在这分裂割据时代,如果开国之君不能从一而终的保持贤明,则很难善始善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