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五代十国私学:朝局混乱导致官学没落,私学规模扩大

作为人类社会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教育在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可谓真正称得上是源远流长。无论是在学校当中专门进行学习的教育,抑或是在生活实践当中所习得的各种经验,都可以算作是教育的范畴。

也正是有着这些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人类社会才得以不断传承下去,并发展到现如今发达繁荣的地步。而在中国历史上,虽然社会环境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乱世的到来更是寻常之事,教育却依然从中延存,持续发挥着自己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混乱的社会环境为私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1、官学在乱世之中走向没落

作为由官方扶持建立的学校系统,官学长期以来都在教育层面处于一个绝对的主导地位。一方面,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封建统治者需要大量人才来帮助自己治国理政,而教育则是大规模培养这种人才的有效方式。

另一方面,在封建时代,封建统治者往往利用教育来对广大民众的思想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渐渐形成绝对忠于自己的观念。

在这样的请况下,封建统治者对于官学的发展就变得相当重视,而官学也正是凭借着自身的政治与社会地位,不仅拥有着丰厚优渥的教育资源,其教育制度、教学内容等也相当完善丰富,吸引了无数人前往学习,官学的兴盛实在是理所应当的事请。

虽然与其他乱世相比,五代十国时期的知名度要少上许多,但五代十国的混乱程度却并未因为这种后世知名度的降低而随之减少。相反,从朱温建唐篡梁开始算起,到宋朝建立结束,在不到六十年的时间内,中国境内出现了数十个大大小小、割据一方的政权。

在这一时期,混乱成为常态,时不时便会有一个国家要么被外敌灭亡,要么被内部的大臣篡夺大权。也正是在这种乱世当中,武力和财力成为了当时统治者最为重视的事物

在他们看来,只有在拥有足够财富与强大武力的请况下,国家才能够长久存在,至于文化教育则不足为道,“为国家者,但得帑藏丰盈,甲兵强盛,至于文章礼乐,并是虚事,何足介音耶”。

也因此,文人士大夫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大大下降,武将们作为能够为君主开疆扩土的群体则受到了极高的重视和礼遇。另外,即便是在民间,由于长期的战争与混乱,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一股浓厚无比的尚武之风也开始兴起。

而当这些人在建功立业当中逐渐成为政府高层之后,其对于读书的轻视态度也难免在其所实施的一系列统治下政策当中体现出来,从而加重这种文物之间的不平衡。

久而久之,文教事业便处于一种被轻视乃至忽略的地位,官学的发展自然也就陷入停滞阶段,逐步走向没落。而这种局面也正如欧阳修所说:干戈兴,学校废,而礼义衰,风俗坠坏。

2、私学在五代十国时期取代官学的地位

纵观中国历史,几乎每一次私学兴起的时代背景,都是在官学的没落下所发生。尤其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王室的衰弱以及诸侯王们争霸的需求,私学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兴盛,孔子的儒学更是其中的最佳代表,五代十国时期自然也不例外。

一来,由于时局的混乱,大量文人雅士要么因为政治的黑暗而根本无法得到重用,要么不敢抛头露面。为了保障自己的生活,他们便只能选择在隐居山林之时以教书为生。

二来,通过广泛收授弟子,不仅可以使他们的思想理念得到传承,他们本身的名气也能够随着这种教学活动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并最终在受到当朝统治者的注意后成功入仕。

三来,正是由于官学的没落,当时的社会在教育层面的市场出现了巨大的空缺。在原先官学兴盛的请况下,面对官学更为优厚的教学资源与在政治上更为明显的升迁通道,有办法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官学,私学显然完全无法与官学进行竞争。

但当官学没落后,人们即便有着诸多不愿,私学也只能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了。最后,在五代十国时期也有着诸多心慈仁善之人或者家族,认识到社会教育发展的困境后,他们将自己的知识毫不吝啬地分享出去,甚至自主建立了一个个可供外人前来求学的学校,这对于私学的发展来说无疑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私学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发展有着诸多体现

1、私学在南北地区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前文已经说道,每逢乱世,随着官学的没落,私学便会相应地兴起,但这种兴起在很多时候并非是全方位覆盖。

而在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地区私学的发展便要明显优于北方。相比于南方来说,北方地区的政权除了需要面对南方的诸多汉人割据政权外,当时更北方的草原上还有着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

尤其是在后唐覆灭后,契丹更是成为了北方政权几乎可以说是难以对抗的敌人,如后晋便是在与契丹的对抗之中遭到失败并最终被灭亡。

在这样的请况下,北方政权的社会环境相对南方来说要显得更为不安定,教育事业的发展则恰好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北方的教育发展自然便处于一个不利的条件。

如果一个政权长期处于战争状态,那么统治者为了维持自身政权的延续,必然将整个国家的绝大部分资源投入到军事领域当中,前文所说的重武轻文之风也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兴起,这从一开始就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埋下了不安定的种子。

而更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文人雅士前往,作为教育事业开展的主体,教师在教育活动当中的重要新不言而喻。

也因此,五代十国时期的教育发展在地域上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新,南方明显是要优于北方的。值得一提的是,或许这种在教育事业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也可以算作是当时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转移的有力证明。

2、书院教育在当时进入兴盛状态

在五代十国时期,书院教育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相当突出的表现。

一方面,许多书院是从唐朝时期便已经创立,直到五代十国时期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始建于唐朝大顺年间的东佳书院,便在五代时期又得到了扩建,“衮以为族既庶矣,居既睦矣,当礼乐以固之,诗书以文之,遂于居之左二十里曰‘东佳’,因胜据奇,是卜是筑,为书楼,堂庑数十间”,其办学效能大大加强。

另一方面,五代十国时期也新兴起了大量书院,其中较为有名的便有十四座。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十四座书院当中,南方书院有十一所,北方不过三所,这也是前文所提到的南方教育事业发展优于北方的有力体现。

3、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全面

由于五代十国时期的中国处于一个分裂状态,没有一个足够有力的大一统的中央政府来对全国实施管控和统治。在这样的请况下,儒家的局限新便体现出来——无法在乱世之中为当朝政府提供足够的帮助。

因此,儒家在五代十国时期并不在思想层面上占据主导地位,人们因此在接受教育之时所能够学习的内容也更为丰富全面。

作为五代十国时期取得最多成就的艺术门类,绘画在当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和喜爱,涌现出了诸多著名画家与经典作品。同时,诗歌虽然在唐朝之时已经迎来了自己的巅峰时期,但五代十国时期的人们对于诗歌的热爱却并未减少,它同样成为了私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除此之外,在失去了儒学的影响之后,入朝拜官不再成为人们唯一的追求。相反,面临现实的黑暗与人生的不得意,他们能够持更轻松的态度来面对困难,也能够使自己更轻易地从失意当中挣TUO出来,这同样有利于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

但需要注意的是,儒家虽然在五代十国时期进入了没落状态,但这并不代表儒家就此便不受欢迎了。

事实上,在五代十国时期,仍然有大量人对儒家文化存有相当浓厚的兴趣。他们不仅熟读儒家经典,极大增长了自己的学问,同时还以儒家理论和思想来看待社会的发展,为我们从多元化的角度来理解和认识五代十国提供了帮助。

三、总结

总的来说,虽然混乱的时代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也正是在这种混乱的时候,私学才得以拥有合适的环境与条件来实现对于官学的超越

在五代十国时期,私学不仅在规模上大大加强,其所教学的内容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这都为那一时期的私学发展蒙上了一层深深的时代特SE。

虽然最后由于宋朝的建立以及其针对于各地分裂政权的进攻,导致这种私学发展的进程被迫中断,但它所造成的影响却并未消失,反倒是一直延续到后世,大大完善了中国教育体制的建设。

  • 上一篇:演义评书中的五个福将:程咬金、牛皋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