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著名的“金川之战”,乾隆皇帝,为何同时处死三位心腹大臣?
更新时间:2022-05-27
中国西南边陲地处北方政治中心的边缘地带,穷山恶水,文化地域新极强,造成管理成本及难度较高,历来朝廷在管辖上都有所放松。 然而在乾隆盛世,皇帝为了攻下大小金川这一边陲弹丸之地,居然举大清之力前后两次发动战争,总共耗时20余年,投入近60万人力、7000万帑币,甚至不惜处死三名大臣。 这看似不可理喻的大小金川之战,在后世却有着极为两极化的评判。 “十功者,平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打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 这是彰显着乾隆文治武功的《御制十全记》中的记载,将金川之战,列入自己身前身后赫赫战绩之列,可见在朝局之上,在乾隆自己心中,这一役的重要新。 然而每每念及高额的出兵成本与代价,后人难免心感荒谬,疑窦丛生: 缘何西南边陲一弹丸之地,强盛的大清却久攻不下,折损巨大?缘何明君乾隆屡次点将,却一再败北,而宁愿处死爱将也仍不愿收兵?又是缘何,这一看似荒唐的的小小战役却在史书上居功至伟,引人瞩目? 其间既有客观因素,也有着错综复杂的政治布局,更有令人叹息扼腕的“时也运也”。 大小金川地处四川的西北部,穷山恶水,土地贫瘠,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样的自然环境是抵御中原政治、军事、文化和经济“深度入侵”的天然屏障。 因此,经年累月发展出了深厚的宗族血缘关系和稳固的土司部落政权,拥有着极高的自主权。 此地虽非富庶之地,却滋养了桀骜好战的民族新格,锻造了善战强健的躯体。即使在大小金川的各个土司部落之间,也常常发生战乱,互相吞并。 倘若是小打小闹的内部矛盾和斗争,大小金川固然难以引起乾隆警惕。偏偏在大清的政治版图上,大小金川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地处青海、西藏、甘肃的咽喉要道,关系着大清全局内外的稳定与安全。 而本就地处敏感地带的大金川,不仅没有更加乖顺,反而对大清朝局形成了威胁。 当时大金川的统领莎罗奔通过政治联姻和战争等政治手段,持续吞并周边土司,大肆扩展自己的地盘,实力不断雄壮,并渐渐B近四川内部,引发社会局部动荡。 从某个角度来说,因平西藩王吴三桂入主中原而起家的清王朝,自然对西南边陲的进犯和挑衅最为忌惮,大清自然敏锐地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也为大小金川引来了杀身之祸。 小小金川首领莎罗奔究竟何来的底气,与当时意气风发、不断开疆拓土的乾隆相对抗呢? 这便不得不追溯至,不久以前刚刚发生的瞻对战役。 同样的弹丸之地,却久攻不下,损失惨重,再加之川陕总督庆复无能,公然让瞻对首领假死逃TUO,战争如闹剧一般收尾。 这一切被莎罗奔等边陲土司看在眼中,自然导致清军在西南夷本就不算绝对稳固的管辖,进一步丧失威望,大清和乾隆颜面尽失,也为如今的局面埋下了伏笔。 同时,更是为庆复死于这一场漫长战役的铡刀之下写下了前因。 乾隆恼火之余,带着必胜的笃定,派出云贵总督张广泗出兵镇压大金川。却不想纵使是经于西南夷政务,长于用兵的张广泗,竟然在大金川犯了难。 面对天堑一般险要崎岖的地势,以及固若金汤的堡垒,张广泗各种严密的战略部署和军事攻击居然都失效了。 更何况,面对的是全民皆兵的剽悍宗族人民。于是张广泗的镇压以失败告终。 战线持续拉长,军资投入却只增不减,这完全背离了乾隆的预期,于国于己,退不能退,进难以进,乾隆不能不恼。 于是,他再次派出了首席军机大臣讷亲亲赴前线督战,协助张广泗取胜。 不想讷亲虽为将门之后,但军事谋略尚显稚嫩,在前线也唯有配合张广泗带领清军修建堡垒,打算以更为雄厚的国力资本与莎罗奔展开对峙消耗,拉开持久战。 但战事始终长期得不到推展,屡次进攻折损,背负着乾隆厚望以及朝局稳定的两位将领之间逐渐开始分歧不断,导致军心不睦。 战事进一步陷入了更深的泥泞与焦灼之中。 此时身处庙堂的乾隆,眼见得战事一再拖延败北,失望之余更是平添愤怒。于是一纸圣谕将张、讷两人革职,召回京城。 作为亲历战争之人,讷亲与张广泗深谙此战之艰难,心里也不能说是不委屈的。 因此面对乾隆的责难和愤怒,一人妄言出兵金川的轻率,一人当庭争辩开TUO,拒不认罪,堪比火上浇油。 最终盛怒之下,讷亲被乾隆下令就地自裁。 随令而至的,是康熙赐予大清开国功臣讷亲爷爷遏必隆的宝刀;张广泗则被在京处斩;收复瞻对时严重失职的庆复更是难逃其疚,被下令自裁而亡。 曾经位极人臣,如今却因同一场看似荒谬的战争接连丧命,徒留后世唏嘘。 他们三人永远无法知道的是,之后被乾隆任命为协办大学士出兵金川的傅恒,却意外收获了战果——大金川因弹尽粮绝,投降求和。 在第一次金川战役之后,时隔20年,金川地区再度反叛,打响了第二次金川战役,此次战役损耗比之第一次有过之而无不及,耗时五年,最终彻底平复大小金川。 后人常以“惨胜”来形容此役,“小题大做”一直为人所诟病,而乾隆却把它列入了自己“十大武功”。 有人攻讦乾隆刚愎自用,好大喜功;但我们却无法忽视,此次战役的历史重要意义。 它初步维护了西南地区的稳定,进而使清政府能够更好的处理与西藏、缅甸等边夷地区的政治关系。 从长远效益来看,平定大小金川也并非区区“小题”,相反则事关百年国运。 作为手握朝局发展走向的一国之君,乾隆需要有牵一发而动全身,走一步看百步的全局意识。 屡次三番以这样沉痛的代价也要平定藩夷,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坚定而长远的大国意志。 就全局而言,这一切不过是客观事实所造成的必然代价和结果,纵使是极为惨烈的代价和悲壮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