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这个兵团,敌人一下子投入2个兵团,苦战13天始终无法前进
更新时间:2022-05-28
1948年11月发起的淮海战役,实际上一开始只是计划歼灭黄伯韬兵团,但由于战场形势发生了变化,原来的计划已经统统不作数,因此后来在淮海第二、第三阶段,又分别歼灭了黄维的第12兵团,以及杜聿明集团3个兵团,实现了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 首战为何选择黄伯韬的第七兵团,实际上也是有深层次原因的,当时国民党军认为在济南战役以后,我军还会修整一段时间,而没有料到我军主力50余万人星夜疾驰徐州,为了保卫徐州,刘峙下令所有兵团呈收缩态势退回徐州,但这一退却出现了问题。 黄伯韬在部署第七兵团后撤过程中,从海州向东撤退的100军划归到第七兵团,而原定计划从海上撤退徐州的44军改走了陆路,也划归到黄伯韬的第七兵团,虽然对第七兵团来说,无形中相当于是增加了兵力,于是为了等44军,黄伯韬在新安镇多等了一天,也正是因为这多等的两天,导致了黄伯韬后来万劫不复的命运。 刘峙之所以让黄伯韬多等两天,原因在于当时第44军还负担了刘峙本人的私盐生意,所以还带着大批的民众,而黄伯韬也乖乖的在新安镇等了两天,没有在运河上搭建浮桥,导致了后路被整体切断,由于行动过于迟缓,加上黄伯韬63军军长陈章骄傲轻敌,在窑湾镇被我军赶上,全军被全歼,而为了度过运河,黄伯韬下属25军、100军损失颇大。 而就在黄伯韬度过运河的档口,驻守曹八集的李弥兵团也擅自撤退,导致黄伯韬的侧后方向失去了掩护,直至我军攻占曹八集以后,黄伯韬兵团和徐州的联系已经完全中断。 事实上为了救援黄伯韬兵团,国民党军投入绝对不算少,在一开始的计划中,邱清泉的第2兵团、李弥的第13兵团,孙元良的第16兵团、黄维的第12兵团都是在调动之列,不仅如此国民党军还将第9绥靖区改组建第6兵团(李延年),以第4绥靖区改组建第8兵团(刘汝明),除了其他各个兵团配合行动外,邱清泉和李弥兵团是距离黄伯韬最近的两个兵团。 虽然头顶上还有刘峙这个顶头上司,但杜聿明调任徐州剿总副司令以后,立刻越过刘峙,下令邱清泉第二兵团火速进军,为此华东野战军组建阻援兵团,以三个纵队的兵力节节抗击,固守徐东地区大许家、潘塘一线,阻击了11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直至11月22日黄伯韬兵团全军覆没,邱清泉兵团始终未能前进一步。 李弥兵团同样被阻挡于陇海线铁路另一侧寸步不进,事实上黄伯韬最疑或的也是李弥的举动,因为李弥既然率军救援他,为何要过早的从曹八集撤离,导致自己侧后方向暴露出来,以上两个问题,连同这个问题,是黄伯韬在临终之前留下的最后遗言。而当时南京接到黄伯韬最后发来的求援电报,据称在黄伯韬临终之前,曾想到了孟良崮上张灵甫的命运,要知道当时他可是率领整编25师拼死血战,但他被围的时候,却没有另外一个黄伯韬敢于拼死救援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