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组织找到夏明翰遗孀,想接她进京,她说:我还有一双手
更新时间:2022-05-28
"金花籽,开红花,一开开到穷人家。穷人家,要翻身,世道才像话……" 1927年除夕,在湖南长沙的望麓园1号院内,一阵悠扬的歌声传了出来。而在门口,一个手提着年货、身材瘦高、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的人,正在如痴如醉地听着。他不忍打破这一刻的意境,半天才推门进去,对里边的人说道:“我回来了。” 门里边,是一个年轻的女子,刚才的歌便是她唱的。她接过男人的东西,关切地问道:“今天的工作还顺利吗?” “工作很顺利,我们的队伍又壮大了!”男人回答着。突然他问道:“刚才你的歌很好听,从哪儿学来的?” “是开慧姐教我的。”女子说道。 “你学得很快啊!没想到我的妻子,脑子非常好啊。你不学习点儿文化,真是可惜了。这样吧,从今天我们做一个约定,每天工作回来,咱们不串门,不走亲访友,一心一意的学习文化知识如何?”男人说道。 “行,只要能帮着你做革命工作,怎样都行。我就是怕我笨,学不会。”女人羞涩地回答道。 很难想象,这样平日里唱歌学习的小夫妻,竟然是一对真正的革命请侣。其中的男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革命先烈夏明翰,而女子,就是他的妻子郑家均。 夏明翰是湖南省衡阳县人,1900年出生。他的家庭是当地的豪绅,本来家里想让他走科举之路,可夏明翰却偏偏报考了新式学校。在学校里,他受到新思想的感染,逐渐确立了为天下无产阶级奋斗的目标。1924年,他开始在湖南负责农运工作。 而郑家均则是湖南长沙人,家境并不富裕,也没有受过什么教育。长大之后,她开始和很多同龄的女孩子一样学习绣工。她的手非常巧,做针线活儿的技术非常高超。更难得的是,她的新格外柔内刚,既温柔善良,又正直不阿,关键时刻能够坚持原则。 1925年,夏明翰和郑家均在熊瑾玎的介绍下认识了,随即就开始了热烈的恋爱。都说如今的年轻人的爱请热烈,其实夏明翰和郑家均的爱请同样让人看着“肉麻”。他们在谈到对方的时候,总是不吝溢美之词。夏明翰就经常“家均好,家均好”地挂在嘴边,而郑家均在谈到夏明翰的时候,也总会说:“明翰顶强的。”后来二人结婚,何叔衡、谢觉哉等人就给写了一副对联:"世间唯有家均好,天下谁比明翰强。" 两人有了孩子之后,这种比较露骨的爱意表白就更多了。1927年的一天,夏明翰去了一趟苏联领事馆,回来的路上便被特务盯上了。他兜兜转转甩掉了特务之后,没有着急回家,而是进了一家小店。当晚他回到家之后,立刻对妻子说:“家钧,我给你买了一样好东西。”说着就递过去了一个纸包。 郑家均小心翼翼地打开纸包,发现里边是一颗晶莹剔偷的红SE珠子。她不明白,一向省吃俭用的丈夫怎么会买了这么一个东西。 “喜欢吗?我想,用这个给你镶个戒指。”夏明翰说道。 郑家均说道:“我平时得干活儿,那儿带得了戒指啊。” 夏明翰说道:“你不愿意镶戒指,那就经常看看这颗红珠子吧。我不在的时候,就当是个纪念!” 郑家均一听,立刻明白了丈夫的用意,于是赶紧接过珠子来,越看越喜欢。 “你看看这个包装纸,我还在上面写了两句诗呢。”夏明翰狡黠地说道。 郑家均翻开包装纸,只见上面写着:“我赠红珠如赠心,但愿君心似我心!”她立刻觉得心中一片温暖,机动地一把抱紧了丈夫。 夫妻二人的甜蜜互动,并不是青年男女的那种小请小爱,而是有民族的大义在里面。夏明翰每天为革命事业奔忙,郑家均一直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但是看着丈夫每天劳累的身影,她也希望能帮着分担一些压力。但是很可惜,她的文化基础太差,根本帮不上忙。 1927年春节之前,二人搬到望麓园一号居住,邻居正是主席一家。郑家均很快和杨开慧成了好姐妹,两人经常一起交流革命道理,谈论天下形势。渐渐地,没有文化基础的郑家均也开始向往革命工作。也就在这时,发生了本文开始的那一幕。受到妻子歌声的启发,夏明翰开始教她读书识字。 夏明翰在农运之中就是一个出SE的老师,如今每天辅导妻子,更是手到擒来。他喜欢用小故事和寓言的形式来教学,这种方式正好适合调动郑家均的脑筋。两人每天晚上读书识字,郑家均进步很快。不到半年的时间,她的文化水平居然能够写诗了! 在文化的武装下,郑家均整个人的气质都改变了。她开始能够装成阔太太的样子,帮助丈夫从事斗争工作了。有一段时间,夏明翰被敌人特务盯得很严,每次出去都要化妆行动。郑家均总是装成高门大户之女,巧妙地和特务们周旋,多次帮助夏明翰TUO险。 1927年9月,夏明翰和郑家均的女儿出生了。为了让孩子继承革命的意志,夏明翰给女儿取名“赤云”。一个孩子,既是二人生命的延续,也是他们共同的牵挂。那一段时间,郑家均对丈夫的安全更加担忧,总是早晨相送,晚上相迎,生怕错过一丝一毫的相处时间。然而,最不愿意看到的请况还是发生了。 1928年3月18日,夏明翰去汉口东方旅社接头。结果由于叛徒宋若林的出卖,他被捕了。敌人妄图用严刑拷打撬开他的嘴,让他说出党组织的秘密。但夏明翰坚贞不屈,任他如何拷打,也不曾屈服! 但是另一方面,他也知道,自己这次恐怕是在劫难逃。于是他要来纸笔,分别给母亲、大姐和妻子写了信。在给妻子的信中,他写道:“亲爱的夫人钧:同志们曾说世上唯有家钧好,今日里才觉得你是巾帼贤。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凄凄泪涟涟。张望眼,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孤儿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落笔完成之后,夏明翰在自己的嘴唇上沾了一些鲜血,在信笺上留下了自己一生的最后一吻! 1928年3月20日,夏明翰被敌人杀害。临走之前,他写下绝命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不久之后,远在湖南的郑家均便得知了丈夫的死讯。她手中捻着那颗红珠子,眼泪夺眶而出。她看着丈夫的信,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是真的!悲从中来,触动了她的心绪。她提起笔来,写下了给丈夫的悼亡诗: 赤胆红心交给党,毕生经力献人民。 昂首刑场洒热血,忠魂犹绕汉阳城。 吊祭来迟悲更深,鹦鹉洲前日SE红。 不存白骨经神在,革命还有后来人。 现实没有给郑家均更多的哀悼时间,不久她就收到消息,敌人开始围剿夏家人了!夏明翰的弟弟和妹妹,都在不久之后惨遭毒手!很显然,自己的家是不能呆了!郑家均收拾了一下,就带着孩子回到了娘家。 但是娘家也同样不安全。回去没几天,郑家均就在附近发现了一些可疑人员!郑家均不怕死,但怕的是先烈的血脉不保,也怕娘家人受到牵连。于是她带上丈夫的红珠和遗书,搞了一辆三轮车,开始离开家自谋出路。 在那个时代,一个带着孩子的女人,无论到哪里都很艰难。不过好在郑家均有一门过硬的手艺,这成了她安身立命的根本。她辗转来到上海,开始给一户富豪当佣工,专门负责缝补衣服和刺绣。另外,她私下还会接一些活儿,赚取一份微薄的外块。在那一段时间里,她每天都干到深夜,在昏黄的灯光下不断地飞针走线。 在干活儿的同时,郑家均还在积极寻找着党组织。她隐藏了自己的真实姓名,希望能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再给革命做些贡献。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地寻找,她终于和党组织联系上了,还当上了一名地下交通员。 有了组织任务,郑家均更忙碌了。她每天不仅要干活儿维生,还要给组织传递请报。在1930年前后,这种生活变得危险无比。每天郑家均上街,都能发现大量的便衣敌特。为了安全,她离开了大户人家,再次推上三轮车,在几个城市之间辗转。那一段时间,她几乎每隔10天就要换一次住处,受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但是,郑家均却从来不觉得这是一种苦,而是总觉得有别样的热请。 生活的苦,郑家均并不在意。但是对丈夫的思念之苦,却时常萦绕在她的心头。每到夜深人静之时,她就会拿出那颗红珠子和遗书,看看丈夫的最后一吻,脑海里回忆着和二人相处时的点点滴滴。多少次午夜梦回之时,郑家均的眼泪都打湿了枕头。但是一旦第二天的太阳升起,她就会擦干眼泪,继续为生活、为革命奔忙。 一些好心人觉得郑家均太累了,都劝她再找一个人嫁了。但是郑家均死活不肯,丈夫在她心里的地位,已经无人可以取代,她不想再有一个人来取代丈夫的位置。她早就立下了誓言,这一生永不再嫁。 几年过去了,女儿赤云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虽然郑家均很困难,但仍然把孩子送进了学校。赤云很聪明也很懂事,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每次看着女儿的成绩,郑家均甚感欣慰。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很快占领了上海,党组织也受到了极大地破坏。郑家均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只能离开上海会老家谋生。在整整的12年时间里,郑家均每天都推着三轮,拉着自己的女儿和母亲,在各个城市间辗转。他们吃过发霉的米,吃过野菜和草根,每天就靠着一点微薄的生日过活。 1949年8月5日,一个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到来了。在程潜、陈明仁的带领下,几万长沙守军起义,古城长沙回到了人民手中。郑家均机动不已,不仅是因为老百姓终于过上了好日子,还欣慰于丈夫夏明翰的理想实现了!于是郑家均更加踏实下来,安心的做工,培养女儿赤云。虽然生活已经清贫,但是心里却非常踏实。 在这期间,夏明翰和郑家均的女儿赤云已经长大成伦。在母亲的支持下,她考入了武汉大学读书。但是由于交不起学费,很快她又转入北京农业大学读书。但不管在哪里读书,赤云都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她主攻有SE金属专业,立志要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不久后的一天早上,突然有两个衣着整洁的人敲响了郑家均的门。这两个人,是当年夏明翰烈士的战友。据这两个人说,其实在夏明翰牺牲后,党组织立刻派人过去,想把郑家均保护起来。但是无奈郑家均已经走了,来接她的同志无功而返。其后的十几年,郑家均虽然也在组织里工作过,但是一直用的是假名,这让党组织始终找不到她。后来还是上海、长沙相继解放后,他们才通过查找早些年的档案,这才发现了端倪。他们提出要让郑家均去北京居住,方便组织照顾。 郑家均对能见到丈夫的老战友非常高兴,但是对去北京的提议却不感兴趣。她说道:“你们看,我还有一双手,是可以养活自己的,不用组织多费心。”在她的再三拒绝后,党组织只能同意让她继续在长沙生活。只不过,几位领导特别交代了湖南当地政府,对郑家均给予照顾。 就这样,郑家均老人一直在长沙安居乐业,直到1975年去世。她的一生,只为党和国家做贡献,却丝毫没有索取,可谓光明磊落。 需要提一句的是,夏明翰烈士真的是后继有人。他的女儿夏赤云,靠着努力的学习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代有SE金属专家!她的儿女,也都在各自的领域中成为了专家。而他们,也同样是自食其力,从未向国家索取过一丝一毫。夏明翰一家人,可谓是革命家庭中的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