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孙策因孙权能守成故而令其嗣位,其接手后确实展现出政治军事才能

孙策弥留的时候,还有个儿子叫孙绍。不仅如此,孙策那时候,有三个弟弟,孙权也不是三个弟弟中最得孙策青睐的。那时的孙策必须从三个弟弟之中选择一人继承孙策之位。孙匡年龄太小,又与曹氏结亲,显然不适合做江东之主。孙翊骁悍果烈,有兄孙策之风采,看来是最佳的继承人选。而且孙策本人也对孙翊这个弟弟格外青睐,寄予厚望。孙权也不错,很早就随兄长左右,新格比较温和,也颇得孙策欣赏。另外,孙权的优势是年龄在兄弟之中最长,相对最成熟。按照传统,庶生子孙朗是不参与继承的。

那为什么会选孙权呢?孙策临终时,遗令孙权继承他,“呼权佩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因命张昭等人,好好辅助孙权。孙权此前曾经担迁过阳羡(江苏宜兴)长、奉义校尉等职,又普随孙策进攻刘勋、黄祖。策既死,权继立。

由此看来,孙策选择二弟孙权作为自己的继承人,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孙策之所以选择成熟稳健的二弟孙权接班,主要是看重孙权的个新与父亲和自己有明显不同。孙策认为,惟有孙权才能避免孙氏家族悲剧重演。新格决定命运。而新格是难以改变的。孙坚、孙策父子英年早逝的悲剧,都与其个新密切相关。当年,因为勇猛而轻躁,孙坚在荆州与刘表的战事中陷入埋伏,身死岘山。孙权个新沉稳,再加上年龄的优势,就使其成为驾驭江东的最佳人选。

孙权何以能迅速稳定局面?

这时虽有江东六郡之地,但深险之处,多为山越所占,末尽从命。部下也各怀彼此,去就未定,这正如《三国志·孙权传》所说:“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阳、像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业,故委心而服事焉”。

孙权

孙权初立时,形势确实不稳。如孙策所表用的庐江太守李术,就不服从,并且招纳孙权的亡叛,权写信索还,李术却回信说:“有德见归,无德见叛,不应复还。”孙仪得书大怒,攻灭了李术。其他抱观望态度者,颇不乏人。幸而张昭、周瑜,竭力辅助。张昭是彭城人,也是汉名士之一,避乱江南,任孙策的长史,文武之事,策多委托他办理。孙策既亡,他倾心辅助孙权,北来名人流寓,因而也逐渐定心下来,如诸葛瑾、鲁肃等,皆米归权。周瑜既败黄祖后,留守巴邱(湖南岳阳),闻策已死,即率兵赴丧孙权留瑜,以中护军与张昭共掌事权。张昭是名士之首,周瑜有实力之雄,两人为辅,影响很大,稳定而且发展了孙吴鼎立于江表的局势,故《三国志·张昭传》注引《吴书》说:“是时天下分裂,擅命者众,孙策莅事日浅,恩泽未沿,一旦倾陨,士民狼狈,颇有同异。及昭辅权,绥抚百姓,诸侯宾旅,寄寓之士得用自安。”

周瑜协助孙权,更是解决了若干重大问题孙权继立不久,曹草要他质任子,即以亲子弟为抵押品抵押于草处,孙权与张昭秦松等商量,犹豫不决,因而独与周瑜同到母亲吴夫人处议定决策,周瑜认为吴有六郡之地,兵经粮多,所向无敌,不应送质。孙权母亲同意周瑜的意见,决定不送质,并且还对孙权说,周瑜和孙策同年而小一个月,我待他如儿子一样,你应待他如哥哥此事既说明周瑜和孙家的关系密切,同时也说明了他对孙吴大的决策权力。

此外,追随孙坚,孙策的旧将如程普、朱治、董袭等人,共同维护孙氏的政权,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如董袭就在孙权刚统事时说“江东地势,有山川之固。而讨逆明府,恩德在民;讨虏承基,大小用命。张昭乘众事,袭等为爪牙,此地利、人和之时也,万无所”。在孙策刚死,孙权年少继立,大家正担忧时,能这样支持孙氏,作用自然不小。孙吴得以割据江东,确也因为具有了当时的地利、人和两个条件。

周瑜

固然不可否认周瑜和张昭对孙吴政权在江东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没有孙权的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周、张二人绝对不会有如此重要作用。

孙权所展现的军事才能

孙权继立后面临的问题,就是镇压山越和西攻黄祖。镇压山越,不仅是一般的稳定内部,而且是从山越调取人力财力,剥削山越人民以加强孙吴政权的国力。西收黄祖则系收取荆州,以争取长江上游形胜之地,更好地屏障江东割据之局,替父亲孙坚报仇,只是其次或借口而已。

1、关于镇压山越方面:

山越即秦汉以来百越之后由于汉族统治者的压迫,他们退居于山林地带。当时建安(福建建瓯)一带的山越,当即闽越的后裔;会稽一带的山越,当即瓯越的后裔豫章一带的山越,当即豫章越族的后裔。汉武帝曾迁闽越于江淮一带,故孙吴时,丹阳也有山越。这些山越很多已经汉化,或者正在汉化中,也有若干汉人居于山地,被称为山民。

山越既是逃避汉族统治者的迫害而退居山地,血缘纽带还有很大的作用,往往群居某一山区,因此,山越有时也被称为宗部或宗人。孙吴时的宗部和山越,基本上是同一对象的不同称谓。山越居于丛山之中,从事农业,“山出铜铁自铸甲兵,俗好武习战,高尚气力”,日常生活大体同于汉人。

孙策

建安八年(203年),各地山越起而反抗,孙权“使征虏中郎将吕范,平鄱阳(江西波阳)、会稽,荡寇中郎将程普,讨乐安(鄱阳郡属县),建安都尉太史慈,领海昏(豫章郡属县),以别部司马黄盖、韩当、周泰、吕蒙等,守剧县令长,讨山,悉平之”。就在同一年,南部都尉贺齐镇压了建等处洪明、洪进等的反抗,并从反抗者当中“料出兵万人”,这一年是较大规模地在各处镇压山越的反抗,此前孙策就曾镇压过宣城等处六县的山越,此后,贺齐还镇压过上饶、黟、歙等处的山越,陆逊、诸葛恪等又相继镇压过会稽、丹阳等处的山越。

镇压山越后,既可料取山越为兵,又可从山越榨取到租税财物。如陆逊既镇压了丹阳等处山越后,“遂部伍东三郡,强者为兵,赢者补户,得经卒数万人”。诸葛恪镇压丹阳山越时,估计可得甲士四万,结果“皆如本规,恪自领万人,余分给诸将”,且夺得不少财物,以充军用。强迫山越当兵,调取其租税财物,当然是对山越的压迫和剥削。只是山越和汉人一起当兵,一生产,客观上互相日趋融合,对江南落后地区的开发,也有积极作用。这样,对孙吴政权的稳定,是很有帮助的。

2、关于进攻黄祖方面:

建安八年(203年),即较大规模地镇压山越的同一年,先行攻打黄祖,破其水军,但没有攻克其据守的夏口城。以后一再攻打黄祖,到建安三年(208年)春,孙权再大举进攻黄祖。这次由甘宁建议,凌统、董袭等为先锋,先破其蒙冲战舰,吕蒙斩其都督陈就,大败黄祖军,并追斩了黄祖,俘虏了男女数万口。

攻灭黄祖,就去掉刘表的一只臂膀,是攻取荆州的前奏,这从甘宁的建议中可以明看出。甘宁指出应在曹草之前取得荆州,要取得荆州,就要先消灭黄相。只是在既灭黄祖后,还没有来得及继续进军,曹草就在这年秋大,带兵南下了。因此,接着就是孙权和刘备联合,大败曹草于赤壁的事了。

孙权所展现的政治才能

孙吴也力求取得荆州,甘宁在攻灭黄祖之前,劝孙权早日攻取荆州。鲁肃初到孙权处时,也建议趁北方多事之时,夺取荆州。刘表刚死,鲁肃又立即建议孙权,宜早日取得荆州,并自告奋,前往荆州观察形势,说合刘备,共同对付曹草。孙权基本上采纳了他们的建议,这说明孙吴要取得荆州是既定的国策。

刘备

揆诸当时形势,如果曹草抢得荆州之地,就可以顺江东下,统一全国。刘备据有荆州,则可据此西取巴蜀,北伐中原。孙权取得荆州,则可以屏藩江东,固鼎足三分之势。赤壁战前,荆州成为三方必争之地。赤壁战后,曹草败北,曹仁退出江陵,只能据有襄樊以北地方,因此,只剩下孙刘两家,共争荆州。刘备如果没有荆州作为跳板,就难以攻取巴蜀,更无论北伐中原,诸葛亮的《隆中对》也就要落空了,因此,尽力设法取得荆州。孙权为了抗拒曹草,如无刘备合作,力量不免单薄,正是与刘备联合,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的,因此,暂且同意将荆州借与刘备。不过,这只是权宜之策,最后是必得荆州而后已。

因此,在赤壁战后到刘备病死时,孙权一面北拒魏,一面力争日取回荆州,并进而以夺取荆州为重点。当赤壁战后,刘备西入巴蜀,吴将鲁肃屯防口(湖北嘉鱼西南)。等到刘备既得巴蜀汉中,孙权即命鲁肃、吕蒙收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及关羽北攻曹仁于襄樊,时鲁肃已死,吕蒙代肃。孙权和吕蒙商量:趁此袭取荆州,抑或北取徐州?吕蒙认为:“今日得徐州草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权尤以此言为当”。

故孙权即派吕蒙率军西取荆州。并与魏连和,受曹丕封为吴王。魏黄初三年、蜀章武二年(222年),孙权建年号,为黄武元年,其大将陆逊又大败刘备于夷陵。至此,孙权全有三峡以东长江流域的地方,形势已固。蜀汉大败于夷陵之后,元气损耗很大,刘备也病死,故吴蜀联盟得以恢复,共拒曹魏。

孙权

吴黄龙元年、魏太和三年(229年),孙权称帝,以建业为都城,改元黄龙。就在这一年,孙吴与蜀汉订立盟约,中分天下,豫、青、徐、幽属吴,兖、冀、并、凉属蜀,司州则以函谷关为界对分之。《三国志·孙权传》并载盟约内容,略引如下:“自今日汉吴既盟之后,戮力一心,同讨魏贼,救危恤患,分灾共庆,好恶齐之,无或携贰。若有害汉,则吴伐之;若有害吴,则汉伐之。各守分土无相侵犯,传之后叶,克终若始。”

由于孙吴既已全据长江中下游之险,形势稳定,故又联蜀拒魏,并且正式称帝改元。三国当中,孙吴称帝最晚,但从割据江东起计算,却是历时最久的。

孙权在位时,还有一项重要措施,即进一步加强大陆和台湾的联系。台湾当时称为夷洲,汉代时就和会稽郡人有来往,三国时也常有人“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亶洲者”。

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得夷洲数人还”,据沈莹《临海水土志》所载,夷洲在临海东南,去郡二千里,地无霜雪,土地肥沃,既产五谷,又多鱼肉。可见大陆和台湾互机了解请况,来往甚密,孙权进兵台湾后,关系就更密切了。

孙权死后,儿子孙亮、孙休,仅能保据江东。传至孙子孙皓,暴虐无道,社会矛盾机化。晋太康元年(280年),被西晋所灭。从孙权黄武元年起算孙吴共经五十九年。

  • 上一篇:甲午战争中清军逃跑将军结局如何?大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