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傅氏:福州西门傅氏祖源迁徙考
更新时间:2022-06-02
本文来源:西南傅氏 福州西门傅氏的源流由于历史条件所限,未进行认真考证,今通讯、网络发达,为考正西门傅氏源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现根据目前搜集到的资料,对西门傅氏源流进行一些初步考证,期待日后能搜集到更加详细的资料,使西门傅氏源流更加完整 迁出地点 西门傅氏从何处迁来,现已搜集到四份资料,对这些资料必须进行逐一分析、全面论证。 1、嘉庆十年创修族谱序载:“从前未有谱牒,四世以上吾不知之矣,闲尝委曲细询,即吾家长辈亦无有能知之者。” 2、民国三十七年重修族谱序载:“吾宗自应春公由江右迁来。”先叔父季谟公云:“孔善公于清初避乱,不忍离父母之庐墓,乃负其骨殖入榕,躬耕西关,是为吾宗移榕之始。” 3、九世家和网上寻亲贴称:“从江西进贤县到福州市西门外定居。”并说:“1947年先父傅錕烈主修族谱时,曾致信进贤县宗亲族长,进贤县宗亲也回函于以确认。” 4、九世家熙贻远堂溯源称:“故老相传贻远堂支派傅姓始祖应春公原住江西省修水县。” 创修族谱由四世登彩公主修,因前未有谱牒,四世以上的请况不清楚,对迁出地点没有任何记载。 重修族谱由八世錕烈公主修,錕烈撰序开篇“由江右迁来”不可能是凭空想象,结合下一段“季谟公云”,应该是世代相传。 家和寻亲贴的“江西进贤”说,因进贤县宗亲回函已失传,回函内容无法考证。经与进贤县傅氏宗亲联谊会联系,目前进贤尚未查到与西门傅氏有关的资料。从始祖应春、二世有字辈入手,也查不到有关联的资料。 家熙溯源的“江西修水”说,称是“故老相传”,但其他相传资料只说江西,没说那个县。江西傅氏宗亲邮寄一本《修水傅氏族谱》,经查没有与西门傅氏有关联的资料。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西门傅氏来自江西,在錕烈撰序之前虽是口传,没有其他更可靠的资料来佐证,但经二百多年的流传,已经约定俗成,据“以信传信”的原则,在没有其他可靠资料可否定的请况下,采用来自江西是可行的。至于来自江西那个县,目前尚难定论,来自那个支系,更是无从说起。希望广大宗亲在搜集江西傅氏资料时,共同关注与西门傅氏的蛛丝马迹,期待奇迹的出现。 迁入时间 西门傅氏创修族谱和重修族谱对迁入时间都没有确切记载,但根据族谱的有关记载可以推算出时间范围。 首先,把有关资料进行摘录。 1、始祖应春公,生于明天启丙寅(1626)年,卒于清康熙丙戌(1706)年。祖妣郑氏辉使孺人,生于明崇祯癸未(1643)年,卒于清康熙辛巳(1701)年。 2、二世有达公,应春公三子,生于康熙壬戌(1682)年,卒于乾隆壬午(1762)年。妣陈氏招使,后酒境陈永嘉女,生于康熙乙亥(1695)年,卒于乾隆辛卯(1771)年。 3、三世时雍公,有达公长子,生于康熙丁酉(1717)年六月初二辰时,卒于嘉庆辛酉(1801)年。 然后,对有关资料进行推算。 重修族谱序有负父母之骨殖由江右入榕的记载,应春公卒于康熙丙戌(1706)年,当时江西崇尚土葬,而土葬习俗必须在三、五年后(只取单数)才能“捡金”。以上资料说明迁入时间的上限为应春公卒后三年,即康熙戊子(1708)年。 世系资料记载,有达公娶后酒境陈永嘉女,生长子时雍公,时雍公生于康熙丁酉(1717)年六月初二辰时。以上资料说明迁入时间的下限为时雍公出生前一年,即康熙丙申(1716)年。 因此迁入时间的上下限为公元1708~1716年。 对迁入时间的表述应为康熙后期(1708~1716年)。 始祖与始迁祖 重修族谱序和世系资料记载,为求先人窀穸之安,应春公骨殖随迁葬于福州西门外,说明应春公并非始迁祖。应春公能迁葬福州说明江西已无后裔。为不失祭祀,尊应春公为始祖理所当然。 二世有光公、有天公、有达公的世系资料足以说明卒于福州,既然应春公并非始迁祖,毫无疑问有光公、有天公、有达公均为始迁祖。 区别西门傅氏的始祖与始迁祖,有利于西门傅氏的源流表述。 综上所述,西门傅氏的源流可概括为:始迁祖有光公、有天公、有达公于康熙后期(1708~1716年)背负始祖应春公骨殖由江西迁居福州西门。 《福建傅氏通谱》副主编、《福州傅氏通谱》执行主编 傅维玉 编者按:中华历史五千年,傅氏辉煌三千载。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黄同心,华夏一脉;血浓于水,叶落归根。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最受国人关注、影响人数最多、影响时间最长、影响面最广范的书籍大概非家谱莫属了,从遥远的古代开始,家谱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血缘、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 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饱读诗书的文人雅士还是目不识丁的乡野村夫,无论是浪迹天涯的海外游子还是世居乡间的的土著山民,家谱都是他们心中无法释怀的牵挂,多少次仓皇辞庙日、背井离乡时,先祖们抛弃了万贯家财,却怀揣着家谱不忍舍弃。多少次,肩负着父祖的乡愁夙愿,天涯浪子回到故土,寻寻觅觅,访求自己的根之所在,血脉之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