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被称为明君的朱瞻基,功绩不弱于朱元璋,却为何处死自己的老师?

在明朝历史上,有两位皇帝都是以皇太孙的身份继位的,那就是建文帝朱允炆和明宣宗朱瞻基,并且他们都有一个野心勃勃的皇叔,但二人的结局却大不相同。

建文帝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长孙,如果他的父亲懿文太子朱标没有早逝的话,这个皇位无论如何也不会落到他的手上。

以武功打下天下的朱元璋原本打算培养一位明君,采取以文治国的方式,来为大明朝巩固基础,因此经历了丧子之痛的朱元璋不得不再挑选一位继承人,而朱允炆在朱标病重时日夜守候在父亲身边,这份孝心打动了朱元璋。

他认为这位皇孙如果加以培养,将来一定能达到他的期望。

正如朱元璋所想,在朱允炆继位后做出了一系列针对民生的改革,但或许是因为年纪太小,在处理削藩的事务上草之过急,让朱棣起了防备之心,最终在自己皇叔的反叛下丢了皇位,离奇失踪了。

明宣宗朱瞻基就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孙,据说朱棣造反也跟朱瞻基的出生有关。

据说,在朱瞻基出生的那个晚上,还是燕王的朱棣做了一个梦,梦到他的父亲朱元璋赐给了他一个玉圭,并对他说道:“传世之孙,永世其昌”。而这里所提到的玉圭是什么?

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古代皇帝葬丧时所用到的玉制礼器,被当做瑞信之物。

正是因为这个梦,让朱棣下定了造反的决心,这场战役也被称为“靖难之役。”

当然这只是传说,并没有什么实在的根据,在许多帝王的人生履历上都有这么一段神乎其神的传说。

但从这里不难看出,朱棣对于这位长孙甚是喜爱,并且亲自将他册封为皇太孙这些都是事实。

明太祖朱棣在登基后也需要面对立储之事,他虽然更倾向于立次子朱高煦为太子,但又碍于立嫡立长的古制,因此产生了犹豫。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朱瞻基的父亲明仁宗朱高炽能够继位算是沾了儿子的光。

不论文官们如何劝谏,朱棣都没有作出决定,立谁为太子,直到解缙的一句“好圣孙”,让朱棣做出了决定,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朱棣不想立长子为太子,无非是嫌弃朱高炽体弱多病,一副短命相。可朱瞻基四肢健全啊,并且十分聪慧,相比于有勇无谋的次子朱高煦来说,朱瞻基更适合继承皇位。

于是,朱高炽被立为了太子,常年待在京都处理政务,而朱瞻基被立为皇太孙后便跟随朱棣外出征战。

因为自己的两个儿子不成器,所以朱棣便将朱瞻基带在身边培养,他要培养一个文武双全的继承人。

朱棣曾让朱瞻基前往村落,观看百姓农耕所用的农具和百姓的衣食起居,并且亲自写了一本《务本训》给他。

从这一举动不难看出,朱棣要让他接触民生,亲眼看看百姓的艰苦。而当初明太祖朱元璋也让懿文太子朱标做过同样的事,不懂民生,不知百姓的劳苦,怎么能成为一位好皇帝呢?

在朱棣多年的教导下,朱瞻基已经具备了成为君王的基本条件,并且在军事上还有着独到的见解。

因此在朱瞻基继位后,轻而易举的便将皇叔朱高煦的叛乱平定,并且以德报怨,没有处死朱高煦。

朱瞻基在位以来,信任能臣,能虚心接受劝谏,减轻赋税徭役,让百姓休养生息,甚至赦免了当初在朝堂上,辱骂朱高炽而险些遭到杀身之祸的李时逸。

实行了一系列安民、爱民的仁政,甚至为了督促官员兴农重桑,曾亲自下地示范农耕,在他的治理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当然,一众能臣也功不可没,在宣宗在位时期,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人,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于谦、周忱这样的能人当巡抚。

在一代明君和一众能臣的努力下,开创了继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后的又一盛世,史称“仁宣之治”。

但是再圣明的君王也会犯错,明宣宗朱瞻基也不例外,在宣德元年(1426年)因为一场狩猎,引发了一场惨案,那就是震惊朝堂的“戴纶案”。

在宣德元年二月,朱瞻基本打算在北京昌平进行狩猎,于是下令让兵部安排兵马随行。

但兵部左侍郎戴纶却并没有执行朱瞻基的旨意,而是上书劝谏朱瞻基,狩猎劳民伤财,若是沉M狩猎,那必然会荒废国事,至江山社稷于不顾。

之前说过,朱瞻基登基后能虚心听取朝臣的劝谏,因此有这样的谏言并不奇怪。更何况戴纶曾是太子府的太子洗马,也就是朱瞻基的老师,自然是不愿意看到皇帝沉溺玩乐。

但这一次,朱瞻基并没有听取戴纶的劝谏,反而勃然大怒,将戴纶贬到了安南。

不久后,朱瞻基又下令,以戴纶对皇帝心存不满的罪名将其逮捕回京送入了诏狱,所受牵连的还有同样当过朱瞻基老师的广西郁林知府林长懋,这起案件由朱瞻基亲自审理。

十二月,朱瞻基对二人做出了判决,戴纶被判处死刑,家产充公,家中亲属都被送入宫中为奴。林长懋被监禁了十年,直到朱瞻基去世后才被释放出来。

这样一位以民为本,施以仁政的明君为何会这样对待自己的老师?

难道是为了报复学生时期,老师对他太过严厉吗?那我觉得对于一位能包容天下的君王来说,这是无稽之谈。

民国历史学家李平心先生曾对这件事做过分析,他认为朱瞻基的这一举动是为了“在确立善于纳谏的美名的同时,向群臣展现他作为帝王的权威。戴,陈二人,只是这个方式的棋子而已。”

不得不说,这番分析较为合理,身为君王,可以包容百姓,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维护自己的威严,造成一些无辜的牺牲,这在历史上也是常有的事请。

但明宣宗却并不长命,在宣德十年(1435年),就因为身患重病无法处理朝政,在册立长子朱祁镇为太子后便驾崩了。

虽然明宣宗英年早逝,但他是一个好皇帝,在他的执政生涯中,以民为本,关心民间疾苦,做到了一个皇帝该做的。每一代君王都有自己的责任,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明宣宗无疑是超额完成了。

  • 上一篇:康熙亲姐姐:为擒鳌拜赔上一生幸福,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