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清朝最大的科举作弊案,考生花了588万

1711年九月初九(康熙五十年),这一天是江南乡试的发榜日。要知道,自古江苏出人才,在清朝276年的历史上一共出过114位状元,而江苏省就出了49个。但是谁也没想到,今天居然牵出来了中国科举史上涉及金额最大的考试作弊案,史称辛卯科场案。

康熙得知此事后,将副考官和作弊的人杀得干干净净,主考官在狱中畏罪自杀,就连两江总督噶礼和江苏巡抚张伯行都被免职处理。而整个案件中,考生为了作弊居然花了大概一万三千两银子,折合人民币588万,这个数字正好是清朝巡抚一年的俸禄。那么这场作弊案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我们往下看。

乡试监考官

一大早,无数的苏州生员聚集在江宁府(今江苏南京)的贡院门外,他们有的骂骂咧咧,有的面目狰狞,有的指着皇榜捶胸顿足,还有的唉声叹气,扶墙痛哭。往年,看到自己金榜题名的考生大都相互作揖,鼓励一下落榜的考生,而落榜生也会回礼道谢,来年再考,一派祥和的气象。但是今年,看到自己金榜题名的考生非但没有开心,反而冲着皇榜破口大骂,而落榜的考生恨不得将皇榜吞进肚子里。原来,今年的江南乡试中只有13个人榜上有名,但是细心的人发现,这13个人中除了苏州本地人之外,至少一半来自扬州盐商的富家子弟。

江南贡院

扬州盐商有多富

在清朝时期,有两个地方的商人享有“富甲天下”的美誉,一个是广州十三行的商人,另一个就是扬州的盐商。你绝对想不到,广州十三行商人的发迹居然是吃了清朝闭关锁国的红利,因为他们几乎垄断了所有进出口贸易,赚得盆满钵满。他们中最具有代表新的商人当属伍秉鉴,他在1834年的时候,个人资产就达到了2600万白银,并且当年还入选了当年美国《华尔街日报》“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之列。

广州十三行

但是,在扬州盐商面前,广州十三行的商人只能算个小弟。在《清朝野史大观》中记载:“乾嘉间,扬州盐商豪侈甲天下,百万以下者皆谓之小商。”意思是说乾隆和嘉庆年间,扬州的盐商个个富甲天下,拥有百万财产的只能算个小商贩!广州十三行的商人在发财以后,为了维持他们的生财渠道,每年向朝廷上缴400万两白银,而扬州盐商每年雷打不动地上缴3600万两白银,是前者的9倍之多!可见扬州盐商的经济实力有多雄厚。这就是为什么在古代私人是不允许卖盐的,因为当时的盐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财政来源,还因为它能够维持人体的各项指标平衡,是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

盐商剧照

更过分的是知县王曰俞推荐的吴泌和知县方名推荐的程光奎,这两人是江南有名的纨绔子弟,不学无术,整天游手好闲,调戏良家妇女,他们写的文章更是狗批不通,居然都榜上有名!傻子都知道里面肯定有猫腻,只是众生学子不敢相信,他们居然光明正大地串通考官徇私舞弊。那些同样金榜题名的考生,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纷纷感到羞耻,落榜的考生更是觉得自己的名额被挤掉了,更是义愤填膺。消息一出,苏州城上千名考生聚集在一起表示抗议,他们抬着财神像冲进江宁府,并且还写了一副对联:“左丘明两眼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用来讽刺当时的主考官左必蕃和副考官赵晋昏庸无能。

榜文

清朝的乡试制度

在这里我们说说清朝的乡试制度。乡试的主考官一般是由皇帝亲自任命的。在清朝,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考试的,比如曾被罢免的官吏、街头的艺人、从事机院工作的人以及父母离去守孝不足3年的,都不能参加。

乡试在每年的8月举行,雷打不动,除非国家发生重大事件,比如有人造反、起义或者亡国,一般都不会变。考试分3场,每场考3天,3场考试都需要考试提前一天进入考场,也就是8号、11号和14号进考场,考完待一天就可以回家了。

乡试

考试的考场叫贡院,考生进去前要进行严格而又仔细的搜身,防止有人带小抄。考试的地方叫考棚,是一人一间,有点像禁闭室,考生进去后就锁门,吃喝拉撒都在里面,直到考试结束。考棚里有两块板子,分为上下,上面用来答题,下面当椅子,晚上睡觉前,两块板子一拼就是一张床。考棚里还有一盆炭火和一支蜡烛,可以用来取暖和做饭,所有吃饭问题自己解决。监考官只负责考试中有没有作弊,至于考生在考棚里做其他事,一概不管。

所以说,在清朝乡试中,想要作弊难于上青天,而唯一办法就是提前买通考官,但是花费巨大。有时钱少考官看不上不说,还有可能抓你坐牢,这辈子仕途就完了。

李煦和曹寅上报康熙

眼看局面要失控,苏州织造李煦和江宁织造曹寅悄悄地将这件事密报康熙,康熙听闻此事勃然大怒,下令彻查!李煦和曹寅这两个人很有意思,他俩是亲家。李煦是康熙的亲信,亲信自然不必多说,就是皇帝最信任的人,是康熙身边的红人,而曹寅是他妹夫。李煦在苏州织造的位置一干就是30年,主要负责给皇帝、妃子、百官监制衣服,像什么龙袍、蟒袍、官服都是用上等的丝绸做的。在这里,大家千万不要像李云龙被调服装厂的时候发牢烧说:“那是娘们才呆的地方!”

康熙剧照

实际上在清朝,苏州织造这个位置不知道有多少人挤破脑袋想进,因为织造只有皇帝的心腹才能担任,随时能够密奏地方各种请况,实为皇上耳目。看到没有,只有皇帝的心腹才有资格胜任,随时随地监督当地各级官员的一举一动,发现问题直接上报康熙,是康熙安擦在江苏省的一台监控摄像头!顺便提一句曹寅,他就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爷爷,当年康熙6下江南,4次都是住在他家。

作弊案牵出两江总督

为了查出真相,康熙帝命户部尚书张鹏翮调查、审理,张伯行和噶礼会审。注意看这几个人的名字,康熙皇帝不是随便找的。前面我们也说了,作弊案既然是发生在江苏省,那江苏的一把手自然TUO不了干系,张伯行时任江苏巡抚,这个职务相当于省长。噶礼时任两江总督,级别相当于现在的副国级,但是康熙皇帝只是让他们会审,真正负责查案的是张鹏翮。

张鹏翮是什么人?康熙对他的评价是:天下廉吏,无出其右。意思是全天下最廉洁的官员,没有超过张鹏翮的。所以康熙以为派这样一个百官楷模去查作弊案,应该很快就会水落石出,但是案件的复杂超出了他的想象。

张鹏翮像

接到圣旨的张鹏翮,马不停蹄来到扬州。他顾不得休息,直接提审吴泌和程光奎。这一审不要紧,这两个纨绔子弟哪见过这场面,一声惊堂木都快吓尿了,直接供出了主考官左必蕃、副考官编修赵晋以及王曰俞、方名等勾结受贿的请况,更要命的是,供词里居然还牵扯到了两江总督噶礼,并且还有认证。

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互掐

一旁的噶礼自然恼羞成怒,正当他指挥衙役对证人大刑伺候,却被张伯行拦了下来,并表示要一查到底!但是,在噶礼的阻止下,案子停止了审理。于是张伯行直接上报康熙弹劾噶礼,奏折上说赵晋与吴泌、程光奎等人行贿受贿是事实,应该按本朝律法治罪。另外民间传言,两江总督噶礼暗中勾结考官,以50万两银子买举人衔,中饱私囊,请求康熙将噶礼革职审查。

实际上,噶礼这个人来头不小。他是满洲正红旗人,请注意他是满人!是开国功臣何和礼的四世孙,历任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江总督。他为官圆滑,懂得察言观SE,深得康熙宠信。但是背地里却虐吏害民,贪污受贿,虽然被人多次被弹劾,却依然得到康熙帝的信任,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

噶礼剧照

噶礼做贼心虚,仗着康熙的信任,他也找出张伯行的7条罪状上奏,但是都是诬陷。噶礼在奏折中说:“我在审查犯人时,张伯行说我方式有问题,我怕在衙门与他争执有损利益,便没有反驳,谁知道张伯行说我与作弊案有关,还诬陷我卖官坏我名声,婶可忍,孰不可忍,今天有我没他,有他没我!”

康熙一看奏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干脆两人都免职。随后命令张鹏翮会同漕运总督赫寿再次审理。蹊跷的是张鹏翮居然袒护噶礼,他上报康熙的奏折中说:“辛卯科场案确实存在作弊,证据确凿,但是噶礼暗示卖官子虚乌有,张伯行诬陷朝廷命官,应当撤职!”

张伯行

康熙又不是傻子,他觉得事有蹊跷,然后说道:‘张伯行为官清廉,世人皆知,噶礼虽然有办事干练,但是从来没有听说他有清廉的名声,如果处理张伯行,恐怕难以服众!’于是,康熙又派令九卿、詹事府、科道再查。

在清朝,九卿是中央部分行政长官的总称。而詹事府是专门辅佐太子的机构,教导太子治理国家的道理。科道则相当于都察院,主要审核死刑案件,外加监督百官,可见康熙皇帝对此案的重视程度。面对如此豪华的阵容,原本早已水落石出的科考作弊案,历经一年多才查明真相。

吴泌在考前预付李奇三3000两银子买通关节,因为自己水平太差实在难以糊弄,又花了5000两银子请权相代考,录取后再通过李奇付给轩三3000两银子,另外对于帮忙录取自己的赵晋,吴泌也托人送了300两黄金约3000两银子,总共折合人民币约588万元。

调查结果

副主考官赵晋及考官王曰俞、方名与考生串通舞弊,被处以斩立决;对串通考官的吴泌、程光奎以及3个参与舞弊的中间人被判处绞监候,主考官左必蕃被革职,在狱中畏罪自杀。

九卿等认为,噶礼与张伯行同时担任地方最高长官,互相弹劾有失大臣体统,都应撤职。康熙帝命张伯行留任,噶礼被撤职。

2年后,也就是1713年,噶礼的母亲向康熙告状,说噶礼在她的食物里下毒,谋杀自己。康熙让刑部调查此事,结果属实,并赐他自尽。

  • 上一篇:千字文—蒙学读物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