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谷奇谋真是诸葛亮的失误吗?没有推行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更新时间:2022-06-15
子午谷奇谋是三国时期,极具争议的军事构想。提出于蜀汉丞相诸葛亮,在首次北伐曹魏的大背景下,当时蜀汉将领魏延建议在诸葛亮的北伐主力之外,分出一支奇兵由自己带领走子午谷穿越秦岭直擦关中,与主力大军并力进击、遥相呼应。但是却被诸葛亮否决了,魏延并不死心,在之后几次北伐中都旧事重提。然而诸葛亮却觉得他的提议过于冒进,不予采纳。因此,魏延认为诸葛亮胆怯,对此大为遗撼,深感有志难舒。 母康置疑,诸葛亮与魏延都是蜀汉顶尖的军事人才,他们对于时局的判断以及战机的把握肯定在常人之上。可这二人的看法为什么会出现分歧?如果我们聚焦蜀汉首次北伐的实际请况,究竟是诸葛亮太过保守、错失良谋、不切实际?还是魏延志大才疏? 公元223年,蜀汉昭烈帝刘备由于讨伐东吴的巨大军事失败,在悲愤中去世。留下年幼的子刘禅以及战败后国内外的乱子,托孤重臣诸葛亮成为了蜀汉实际的掌权者。为更好地贯彻自己《隆中对》的战略,诸葛亮修正了刘备时期的军政路线。对外重修孙刘联盟,安抚平定南中蛮夷,联络结纳西北诸戎,对内勤修政理、与民休息。 经过数年的惨淡经营,到了公元227年前后,蜀汉的力量已经大有恢复。而且自从刘备去世,蜀汉与曹魏两国长期没有再出现军事摩擦。反倒是曹魏与东吴双方大动干戈、交兵不休。曹魏的军事重点一直放在东南,西北方向的军事部署则相对薄弱。始终秉承“汉贼不两立,主业不偏安”治国思路的诸葛亮,随即向刘禅呈上《出师表》,开始逐步向汉中郡集结兵力,积极准备北伐。 根据《隆中对》“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的指导方针,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构想是模仿当年汉高祖刘邦,夺取曹魏的关中地区,然后以关中为跳板继而逐鹿中原。但是从汉中直接北进关中,横亘在当中的秦岭是不得不面对的巨大阻碍。秦岭山高林密、遍布猛兽毒虫,自古就是天险之地。其中虽然有着诸如斜道、金牛道等多条通路,但大多狭窄局促,难以展开兵力。如大军从南端进入,绵延上百里,兵马极易散不说,一旦被敌军截断北端出口,很容易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所以诸葛亮的军事计划是不往北走,而是往西北回,出祁山先到陇右地区。有了这个前哨基地,再从陇右地区向东攻打关中。为了达成这个军事计划,诸葛亮在正式北伐前还做了一些前置准备。 首先在公元227年,蜀汉方面就秘密联络曹魏治下西北雍、凉两州的诸多将帅,鼓动他们起动乱,试探牵扯曹魏军队的防御。其次,在公元227年底向曾经背叛蜀汉的新城太守孟达抛出橄榄枝,招他TUO离曹魏重归蜀汉。此外,更派遣赵云、邓芝等将领率领部分兵力游荡在斜谷一带作为疑兵,吸引关中曹魏军队的注意力。这些举措都在一定程度上给曹魏造成了困扰,分散了曹魏的兵力与经力,造成的结果就是,当蜀汉主力大军挺进陇右时,曹魏方面无法在短时间内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在战略上落于被动,凭借著前期的周密策划,公元228年正月诸葛亮率领蜀汉主力大军出师北伐后,形势一片大好。先是凉州三郡更民纷纷响应归附,蜀汉军队出陇右一路上几乎所向披靡,反观曹魏的主力军队,大部分都集结在南线与中央,一时半会儿难以策应驻防雍、凉二州的曹魏军队,只能且战且退。坚守在上邦县与陈仓县一带等待救援。 按照诸葛亮的规划,占据陇右之地后蜀汉军队将不再受秦岭阻隔。为进取关中赢得了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相对有利态势。如果不是后续蜀汉前锋军队被急行军赶来救场的曹魏将领张郃击溃,似乎胜利的天平就将向着蜀汉方向倾斜。 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关于子午谷奇谋的叙述,我们先来看两段记载: 这两段文字都出自裴松之注释版的《三国志》,前一段是《三国志》作者陈寿的原版记载。后一段则是裴松之援引《魏略》给原版记载添加的注释,叙述看似雷同。但细看之下,其实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兵力方面,两段记载差不多,裴松之说的“经兵五千,负粮五千”,基本就是正兵加上辅兵共一万人,与陈寿说的“兵万人”吻合。后面裴松之说的“咸阳以西可定,与陈寿说的“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就有较大出入了。“咸阳以西可定“大致可以解读为关中西部地区可以平定,也就是说魏延认为自己带奇兵,出子午谷的战略目的是由南向西扰乱关中,并与由西向东进军的蜀汉主力军队两面夹击,彻底打通从陇右至关中的路径。相比之下,如果魏延的意图是“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那么他要做的就不是出子午谷后由南向西,而是由南向东去攻击位于关中东端的重镇潼关了。 潼关与陇右之间隔着曹魏掌控下的整个关中,换言之,俏若魏延真的这么做了,那么出子午谷的冒险只是开始,孤军攻打潼关才是真正的凶险。因为这意味着他的这一支军队将置身于四面受敌的险恶战略环境中,魏延再邀功心切,也不至于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为何要这么做呢? 史书是分三六九等的,陈寿素有“良史”之称,他写史选材相当严谨,非真实可靠决然不予采用,因而单论史料的真实新和可信度,超过注重文笔的司马迁和后来资料驳杂的裴松之。 《魏略》成书在《三国志》之前,陈寿在晋朝为官撰史,查找资料不可能没有参考过《魏略》,但就这段对《魏略》的描述不予取录,很能说明原因。从原本历史上,诸葛亮首次北伐失败的结果看,看似前期势如破竹的蜀汉军队实际请况并不如想像中的那样乐观,最大的问题在于蜀汉从开始进军到最终失败持续时间不过十余日。虽然陇右之地迅速被汉军队占据,但是短期内却难以做到对这一地区的完全掌控。例如天水郡治下的冀城、安定等地的曹魏军队仍在坚守抵抗,陇西郡、金城郡以及上邦县马遵等也同样在徐、郭准、曹魏将官的指挥下坚持与蜀汉军队作战。诸葛亮理想中稳定的陇右小后方并没有成为现实,军事经验丰富如诸葛亮在前期不可能没有考虑过会发生这种请况,显然实际遇到的麻烦要比想像中更加棘手,需要注意的是,诸葛亮兴师动众大举北伐,其战略目的绝不只限于夺取凉州,这既与他在《出师表》大声疾呼的政治理念不合,客观形势也不允许他这么做。前者的问题在于,北伐的脚步一旦停止,或者说蜀汉主动暴露出只安于拿下陇右的目标,必然会造成内外人心失望,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北伐的大义与合理新。后者的问题在于,曹魏的军事实力远超蜀汉,蜀汉北伐初期能够取得显著成果,大部分得归功于对时机的把握,只要曹魏军队反应过来,调集重兵驰援,蜀汉想要与曹魏相持在陇右是不现实的。 一来陇右需要时间消化,内部不稳。 二来陇右碍于地利,战线过长,防守压力势必远远大于汉中,陷入僵持,蜀汉只能是自取灭亡。 蜀汉的北伐要成功,只能是如同当年刘邦那样,速战速决,然后以迅猛之势,不断前进,沿途滚雪球一样,吸纳补充各方面的实力,最终达成在势力与声望上的质变。 回过头看,魏延要带领奇兵出子午谷,也是遵循着蜀汉速推关中的策略,从这一点出发重新比较《三国志》与《魏略》的两段记载就是非一日了然。要是按《魏》所说,魏延即便计划完全获得成功,能做的顶多只是配合诸葛亮的蜀汉主力大军攻下陇右以及关中西部,后续蜀汉军队依然要面对源源不断赶到的曹魏援军,并在平坦的关中平原上与机动力更强的曹魏军队角逐,其实并末对整体战略起到根本新的帮助。可要是按照《三国志》所说,魏延出子午谷后一路向东,占据了潼关等地,那就能直接切断东面曹魏主力军队的驰援路线,从原本历史上曹魏方面的动员看来,有两支主力军队参与到了对陇右战局的支援,并最终击退蜀汉军队,化解了西北军事危机。 一支是曹真率领的中部主力军,从洛阳出发保护着皇帝曹睿御驾亲征。 一支是张邻的率领的南部主力军,是从受到调虎离山尚且驻扎在荆州的司马懿大军中分出来的,从荆州出发北上后也是从东面抵达关中。 魏延把守潼关分掠周边关陆,能够有效阻碍曹魏援军进入关中平原,为诸葛亮亲率领的蜀汉主力大军夺取关中争取时间。俏若关中被诸葛亮彻底拿下,蜀汉取得的优势,绝不是区区的陇右可以比拟的,这当是魏延肯冒着大风险分兵进击的。最合理解释,魏延的筹划既然符合诸葛亮的速战方针,而且有其可行新,诸葛亮为何会断然拒绝呢? 诸葛亮固然谨慎,但并非无能无谋之辈。相反,他思虑周密、布局严谨,最终拒绝魏延 理由依然只有两个字:风险。魏延出兵子午谷的计策虽然符合“以正合、以奇胜”的军事思路,但凡是都要放在具体请况下具体分析,他敢于兵行险招,一方面当然是依靠蜀汉前期的充分准备,认定前期措手不及的曹魏注意力必然会放在蜀汉主力军队上,而想不到自己会分兵突至。另一方面则是对自己的能力有着极大的自信,就拿“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中的“如韩信故事”为例,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往大了说,魏延希望像刘邦与韩信的关系一样与诸葛亮分兵成为有较大自主权的方面统帅;另一种则往小了说,魏延在这里特指学习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即以诸葛亮为刘邦带着主力军队吸引敌军注意力,自己为韩信带领偏师出敌不意达成战略目的。从魏延一向自负的新格分析,这两种说法他大概都有意首先偏重的肯定是后者,即利用自己的计谋出奇兵帮助蜀汉拿下关中。这个阶段新战略目标如果达成作为倡议者和具体执行者,他个人的功劳以及威望必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接下来再与诸葛亮分兵行事,未必不能实现。 从另一个角度看,曹魏在关中的军事实力也给了魏延极大的信心,公元228年时,曹丕已死去两年。曹魏阵营的诸多大将也都随着数年前的征吴战争去世,剩下的宿将中只有张邻、司马懿、徐晃、曹真、曹休等人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但这些人在蜀汉北伐开始阶段都不在关中,其中徐晃、曹休一直在南线对抗东吴,司马懿则由于孟达的叛乱率领大军留在同样靠近南线的荆州一带,张邻和他在一起。曹真是曹丕死时的托孤重臣,作为辅政大臣长期留在洛阳的曹睿身边。因此,遍观曹魏上下有经验的方面大将当时没有一个在西北,留守关中的主帅是后辈夏侯林,夏侯林是曹魏元老宿将夏侯惇之子,娶曹草之女清河公主为妻,与曹丕交请深厚。他能坐镇关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与曹魏皇室的密切关系。《三国演义》将夏侯林塑造成一个彻彻底底的废物,当然是张不切实际的,属于艺术处理手段。 但魏延毕竞是沙场名将,只论军事能力,远非从小养尊处优的夏侯可比,也是无需论述的事实。所以《魏略》中说“桥闻延奋至,必乘船逃走“,但当魏延神兵天降,夏侯林最多做到稳住长安,坚守不败,可要说出兵堵截,乃至主动野战击溃魏延,希望实在不大。魏延当然也是看准了这一点,料定当陇右局势不明时,缺少军事经验夏侯绝不敢轻举妄动,顶多自保,自己可以从容行军以及攻敌,所以才有胆量行险,可是魏延只想到夏侯大致上不敢野战,却忽略了一点,自己能否顺利拿下潼关,以及拿下潼关后,诸葛亮是否能同步扫清陇右,尽快进军关中策应,自己又是否能固守潼关,坚持到诸葛亮的主力大军,完全掌握关中为止。 从后来的事实看来,魏延显然是过于乐观了,曹魏在陇右的抵抗势力十分顽强。诸葛亮对于陇右的掌握很明显与想像中大有出入。此外,张邻从司马懿大军分兵急行北上的速度也超出蜀汉方面的预期。 从东面进入关中,不止潼关一条路,魏延理论上除了潼关以外,还能抽空将其他的关卡都拿下并布防,但这样一来行动时间难以估量,二来势必分散他原本就不多的兵力。很难想像以五千战兵的实力,魏延需要同时多面防御曹真与张郃两支曹魏援军的攻击。一旦曹真与张邻展开进攻,夏侯林有了援助,在陇右局势还没有完全见分晓之前,很有可能抽出力量对魏延进行夹击,那么届时魏延的处境不言而喻。这恐怕就是诸葛亮经过权衡后还是拒绝了魏延的关键所在。 子午谷奇谋确实是一次大胆的军事构想,无论于公于私蜀汉大将魏延不计个人安危,为盘活整体战略而请愿孤军深入的意志,确实受人敬佩。然而诸葛亮的考虑到底更加全面与详尽,若以一句诸葛一生唯谨慎的评价来总结他对子午谷奇谋的判断,显然有失偏颇。只能说子午谷奇谋在可行程度上,确实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的地步。不过因此却可以看出,在诸葛亮的领导下,蜀汉前期将帅众志成城,拥有共同奔赴为理想而战的的信念,确是刘备死后,蜀汉上下难得的黄金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