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张玉:曾身为元朝官员的他,其家族为何能一跃成为大明第一名门?

明成祖朱棣在登上皇帝宝座后曾大封在靖难之战中的诸位功臣。这些功臣中虽然建文旧臣曹国公李景隆因打开南京城有功,而位列靖难功臣之首。

但是,从后面各功臣及其家族发展来看,朱棣册封的靖难功臣中含金量最高的其实只有四位,那便是河间王张玉、东平王朱能、金乡侯王真、荣国公姚广孝。

这四位功臣为了朱棣能够坐上皇位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终四人也都以臣子之身配享太庙,受后世祭奉。

对古代的臣子来说,配享太庙这可以说是顶天的荣誉了,几乎是每个臣子的终极梦想。

但是在这四位功臣中有三位是在活着的时候受封的,只有一-位是死后追封的,这个人便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人公--张玉。

一、仕宦元朝,能力不凡

张玉(1343年一1401年),字世美,今河南开封祥符人,明朝靖难名将。其一生可以说是波澜起伏。张玉年轻时期,社会正处于元朝统治下。众所周知,在元朝统治时期,当时社会存在不成文的民族分治政策,即“四等人制”。

元朝建国初期将国内民族分为:蒙古人、SE目人、汉人和南人。第一等级:蒙古人,元朝的统治民族;第二等级:SE目人,跟随蒙古人西征,从中亚和东欧来到元朝生活的外国人;第三等级:汉人,主要指准河以北的汉族、契丹族和女真族;第四等级:南人,淮河以南的汉族和少数民族。

张玉是河南开封的汉人,开封在淮河以北。所以,按照元朝的等级制度看,张玉算是排在第三等级的汉人。虽比第四等级的南人高一级,但毕竟是汉族,在异族的统治下,其他民族不仅很难受到重用,甚至还是被压迫被剥削的对象。

但是即使是在如此苛刻的社会大环境下,张玉最后仍然做到了元廷的枢密知院,可见其人非常优秀,能力超强。

二、投降明朝,崭露头角

元朝統治末期,群雄竞起。最后,朱元璋从各路诸侯中杀出一条血路来,最终击败各方对手,建立了大明王朝。元朝残余更是被朱元璋赶到了北方草原苟延残喘。

张玉身为元朝官员,和元廷政权一起到了 漠北草原。此后大明和北元朝廷不断交战。明洪武十八年的那场对元战争中,张玉在元廷兵败后投降了明朝。

张玉投降后,作为俘虏,便被分配到了北平的明军中当大头兵。本来按照常理来说,张玉后来的人生大概会有两种可能:运气好的话,他会在北平的明军中当个中下层将领的官职,然后他这一生也就止步于此了;要是运气不好的话,很大可能会在战场上就死掉了。

但事实证明,张玉这个人不仅才能非常出众,运气更是好得出奇。在投降明朝没多久,张玉便有幸在1388年跟随明朝大将蓝玉参加著名的捕鱼儿海战役。

捕鱼儿海战役既是名将蓝玉封神的一战,同时也是张玉命运转折的一战。在这一战中张玉因功被授为济南卫副千户,后升任安庆卫指挥佥事。

随后张玉又随蓝玉征讨远顺、散MAO诸洞。他在次年驱逐犯境元军,一直追击到鸦寒山,后被调往燕山左护卫,仍任指挥佥事,成为了当时在北平就藩的燕王朱棣的手下。

就这样,张玉遇到朱棣,那么他的前途富贵便和朱棣绑在了一起,一荣俱荣,损俱损。遇到朱棣也成为张玉此后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在朱棣手下,张玉并没有泯灭于众人,而是继续展示自己超强军事才能,多次跟随朱棣出塞征战。因作战骁勇,又足智多谋,逐渐受到朱棣的赏识与器重,与朱能一起被朱棣倚为左右手。

三、随主靖难,战死沙场

明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朱元璋驾崩,朱允炆即位,为建文帝。建文帝朱允炆一上台没多久便在一众文臣的忽悠下暴力削藩。最后,镇守北平的燕王朱棣扛起靖难大旗,发兵造反。

而张玉便在这场靖难之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率兵夺取北平九门控制全城、迫降遵化守军、夺取永平和密云,以二卫经锐充实燕军等。正是因为有了张玉这样的有勇有谋的大将,朱棣才能在靖难之役初期占领先机,不然早就被北平都指挥使杀死于燕王府中了。

等建文帝发现燕王这藩并不是很好削之后,便派老将耿炳文北上平叛。张玉给朱棣献计,并且自己亲自当先锋,夜袭敌营,最后在真定大败耿炳文大军,这一战不仅缴获南军粮草辎重无数,还虏获了许多敌军将领,最重要的是这一战使得燕军士气大振。

因为耿炳文大败,使得建文帝朱允炆大怒,于是他决定临时换将,便把大明初代战神李景隆派到前线,更是以五十万倾国兵力相托。李景隆到达北方后,便打算发兵攻打北平。

在此危急时刻,张玉献计朱棣去大宁找宁王朱权借兵,因为朱权不仅掌握大量的兵马,其御下还有威震草原的朵颜三卫。最终朱棣北上袭取大宁,收编了宁王朱权所部兵马,实力大增。

回师途中在会州朱棣开始整编军队。燕军被编为中前后左右五军,张玉来统领中军。最终不仅回师救援北平成功,还于郑村坝之战中击败李景隆,大破南军,李景隆带领手下残余仓皇南逃。后张玉率部驰奔白沟河再次大败李景隆。之后张玉更是率军连夺德州、沧州,一路上势如破竹、横扫南军。

此时的燕军在北方战场上接连大破建文帝的南军,士气正盛。几乎所有的燕军将领都觉得他们会继续胜下去,然后一路攻到南京城下。没过多久,朱棣大军便在攻城中碰到了硬茬,那个人便是东昌守将历城侯盛庸。

1401年1月,燕军进攻东昌,守将盛庸背城列阵将朱棣大军团团围住,朱棣首先率军冲击南军左翼,失败后又冲其中坚,最终还是没能成功,而被盛庸大军重重包围。

张玉、朱能两位大将为了搭救主公朱棣,分兵两路。最后朱棣与朱能会合,二人最后率军趁机突围出去了。但是消息不对等,此时的张玉还不知朱棣已经被朱能救出,仍在阵中冲杀,最后在杀了数十人之后伤重力竭而死,时年五十八岁。朱棣得知张玉的死讯后痛哭不已。

四、靖难成功,身后哀荣

公元1402年6月,朱棣攻入南京,李景隆趁机打开了南京城大门。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燕王朱棣于南京皇宫即皇帝位,成为大明的第三位皇帝。这场历时4年的靖难之役也由此画上了句号。

朱棣上位后第一件事便是大封靖难功臣。因此时张玉已死,朱棣只能追赠张玉为都指挥同知。但这样朱棣觉得还是不够,于是同年九月,张玉又被追赠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荣国公,谥号忠显。

张家不仅张玉一人受封,张玉的长子张辅,因其也跟随张玉参与了靖难之役。所以,朱棣登基后,张辅便因功封信安伯。从此,张氏家族从张玉开始,再到张辅,慢慢地成为明朝有名的勋贵家族。

张辅后面在永乐二年跟随朱能南下平安南,因朱能途中突然逝世,张辅便一人挑起大梁,率军出战,最后大胜而归。加上此后张辅更是多次跟随朱棣北征草原,慢慢成长为朱棣手下不可或缺的大将,极受朱棣倚重。

于是永乐六年,张辅凭借军功受封英国公,在军中威望极高。而张辅的英国公爵位也并未如其他功臣那样因各种原因中断,而是子孙世代传袭,共历八世九代,至明亡而绝。

英国公张辅历经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四朝,深受每一朝皇帝的重用,张家在张辅极其儿子时期权势达到顶峰,一跃成为大明第一名门,甚至作为后族徐家也难以与其披肩。

纵观张玉这一生,可谓是波澜起伏,极其不平凡。从早年仕宦元朝,到后来投降大明,机缘巧合之下因军功成为朱棣的部下,再到跟随朱棣奉天靖难而战死东昌。这几十年轰轰烈烈。

虽说最后没能活到朱棣靖难成功的那一天,而略有遗憾。但是他最后得遇明主,得遇良机,他的家族也因为他而最终由寂寂无名的普通门户,一跃为大明第一勋贵世家,并且在有明一朝两百多年的时间里长盛不衰。从长远看来,张玉这一生也是值得了的。

  • 上一篇:古代君和国有什么区别 古代大臣忠于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