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的部将武臣称赵王,进兵路线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2022-06-22
公元前209年七月末,陈胜攻克陈城,称张楚王后,便坐镇陈都,兵分八路。 赵国方向,张楚王陈胜以武臣为将军,张耳和陈馀为左右校尉,邵烧为护军都尉,率三千兵北上进攻赵国旧地。 武臣是商王武丁之后,是陈城的豪族。周灭商之后,商朝后裔建立宋国,武氏以宋国都城商丘为中心,主要活动范围大致是淮河与黄河之间,历史上武氏最有名的人物当属武则天。 为了笼络武臣和武氏,陈胜以武臣为主将起兵。为了分武臣兵权,又派张耳和陈馀为校尉,邵烧为护军都尉做监军。 楚国三大氏是昭、屈、景,邵氏是昭氏分支,正如项氏是景氏分支。邵烧是楚国宗亲,监察以上三位带兵将校。 赵魏二国都在陈城北方,魏国大梁比较近,水路走鸿沟就能到,赵国邯郸比较远,要渡过黄河、漳水两条大河。 攻赵与攻魏的两路军队,一开始走的是同一条路,先水路并进来到秦朝砀郡,周市的军队沿济水攻击大梁、临济一线,武臣则率军北上。 武臣军从东郡白马津渡过黄河,进入邯郸郡。 三千兵力实在太少,张耳、陈馀亲往诸县劝谕豪族,晓以利害。秦朝在东方郡县,太守、县令一般都用秦人,因此各城县令必然严防死守。张耳、陈馀说服了一些地方豪族起兵,杀了县令和其他秦人官吏,占据邯郸郡、巨鹿郡十座城邑。 此时武臣麾下有数万人马,自称武信君,实力迅速膨胀。此前各城守军猝不及防,现在大部分城邑守将警戒心大为增强,进出城邑都要严查,城外的人马很难夺城,赵国旧地大部分城邑仍在秦人手中。 一日,广阳郡范阳县人蒯彻来到武臣军中,为其献出一策。 蒯彻为人利口,巧于言语,学得战国纵横之术,便想显其才能。蒯彻认为范阳县令徐公虽然是秦人,但徐公贪生怕死,又贪恋禄位,只需晓以利害便可拿下。 范阳位于广阳郡,也就是燕国境内,靠近赵国。正常来说武臣不会把范阳作为目标,但武臣虽然账面上有几万兵,十个城邑却全都是张耳陈馀拿下的,武臣必须快速建立军功。 于是武臣率军北上来到广阳郡范阳县,蒯彻持侯印入城,对徐公说:“秦法严苛,足下任范阳令已十余年,杀人父,孤人子,断人足,黔人首,已不可胜数。一旦敌临城下,百姓必乘机报仇,不如降武信君以封侯,岂不美哉。” 徐公不敢投降是怕百姓报复,既然武臣愿封他为侯,便一口应允。于是武臣封徐公为侯,赠一辆朱轮华毂[gū]驷马之车。赵地各城秦人县令闻此消息,纷纷派人与武臣谈判,获承诺不杀且封侯,便开城投降。武臣不费一箭,不杀一人,竟得三十余城,大致是赵国邯郸郡和巨鹿郡大部分城邑。 张耳、陈馀初期结交赵国豪族,实力盖过武臣,他们怎会甘心屈居武臣之下,只等时机取而代之。谁料凭空出来一个蒯彻,帮武臣迅速招安赵地,张耳、陈馀的实力还是稍逊一筹。 比起武臣来,陈胜的傲慢无礼,故意将他二人从魏国支走,屈居武臣之下,更令张耳、陈馀气愤。于是张耳劝谏武臣道:“将军以三千兵,横扫赵地数十城,非称王不能镇抚。愿将军趁此时机,南面称王,建盖世功业。” 八月,武臣从陈城出兵仅一个月,便称孤道寡,自立为赵王,定都邯郸。拜张耳为右丞相,邵烧为左丞相,陈馀为大将军。 武臣是张楚国第三个王,此后“兵强马壮者当为王”的风潮席卷天下。赵王武臣的战略也从灭秦,变成“北定燕、代,南收河内以自广”。 陈胜得知武臣称赵王,勃然大怒,便衣将武臣、张耳、邵烧、陈馀等诸人家族尽行杀死,再发兵攻赵。 上柱国蔡赐谏道:“现在暴秦未灭,若杀武臣等家族,是又生出一强敌。不如遣使贺之,令其从速引兵攻秦。” 陈胜依言,听从上柱国蔡赐所言,遣使者贺赵王即位,促其发兵入关中。不过陈胜仍将武臣等人家族移入宫中软禁起来,并封张耳子张敖为成都君。算上之前控制的魏咎魏豹兄弟,陈胜的陈都,某种程度上是麾下将士人质大本营。 张耳向赵王武臣道:“今张楚王遣使来贺,并促我等攻秦,乃是借刀杀人之计。大王据赵自立,切勿发兵,先行招安燕、代,收取河内之地。若能南据大河,北控燕、代,秦楚都不能制赵。赵国中立于秦楚之间,乘机观变,可以得志。” 武臣闻言大赞:“善!”便依二人之计,自己坐镇邯郸,然后分兵三路,令张黶[yǎn]领军西击上党郡,李良领军北略恒山郡,韩广领军北攻燕国,独不遣一卒入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