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给母校捐赠,宋朝就有
更新时间:2022-06-25
文|张迪 “艾瑞深校友会网”近日公布《2021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名100强》,清华大学以47.2亿元名列榜首,北京大学以41.97亿元排名第二。在这份榜单上,有9所大学的校友捐赠超过10亿元。 有评论说,功成名就的毕业生回馈母校,以前是剑桥、哈佛、麻省理工等国外名校的传统,如今成了国内高校的流行风,值得庆贺。但我们翻开历史会发现,宋朝的学子已经开始这样做了。南宋后期,太学甚至还形成了一个定例:成就越大的学生,对母校的捐赠就得越多。 达官显贵级别不同,捐赠礼也不同 南宋关于太学学子捐赠,具体定例是这样的:“太学先达归斋,各有光斋之礼……宰执则送金饭碗一只,状元则送镀金魁星杯盘一副。帅漕新除,各斋十八界二百千、酒十樽。”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说那些早年在太学读书的达官显贵重返母校,都会给他们原先的“班级”捐钱捐物。如果是宰相、副相、枢密使之类的朝廷大员,每人会捐一只金饭碗;如果是新科状元,要捐一套镀金的魁星杯盘;如果刚刚被任命为安抚使、转运使、常平使、提刑等高级地方官,则要捐给本班第十八界会子200贯,再加上10桶酒。 所谓“第十八界会子”,指的是南宋朝廷发行的第十八套纸币,大约在公元1250年前后流通于江浙地区。南宋纸币最初坚挺,后来贬值,面值200贯的“第十八界会子”只能兑换铜钱50贯,如果购买稻米,购买力相当于现在人民币4万元。 官员合法收入有限,捐赠不多不是小气 在南宋,安抚使管军,转运使管钱,常平使负责茶盐专卖,提刑负责审理刑狱,这些官职的实权都相当于省级首长,从太学毕业的学生能混到这四顶乌纱帽里的任何一顶,都算得上功成名就。可是,他们却只捐给母校几万元(不算额外捐赠的那10桶酒),而不是几百万、几千万、几个亿,是不是太小气了呢? 我们不妨作出纵向的对比分析。首先,现在的学生出路很广,既可以从政,也可以经商,还可以去搞科研,从任何一所名校的毕业生中冒出来个亿万富翁,应该不难。而宋朝太学本来就是为了培养和储备行政人才而设立的,太学生的主要出路就是当官,而当官的合法收入只有俸禄和朝廷赏赐。如果要求一个太学生为母校捐赠很多很多钱,那只能B着他去当巨贪了。 其次,宋朝太学是纯粹官办的小型文科院校,占地面积小得可怜,在校人数少得可怜,老师只教儒家经典,学生只攻儒家经典,有吃有住有书有纸笔足矣,朝廷每年拨付的经费都花不完,并不需要校友倾囊相助。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并不需要校友出钱,那么宋朝太学为什么还要接受捐赠呢?目的其实很单纯:为了机励在校学生,为了让太学各班级展开竞争。相信细心的朋友看得出来,那些从太学走出来的达官显贵做捐赠时,并不是捐给学校,而是捐给班级。在南宋后期,太学总共分为20个斋,也就是20个班级。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名字,包括“正心斋”“诚意斋”“循理斋”“养正斋”“持志斋”“守约斋”“习是斋”“果行斋”……无论哪个斋出了状元,出了高官,出了大学问家,都只给自己所在的斋捐赠。 刚入学的太学生想知道哪个斋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多,只要数数哪个斋获赠的东西更多就行了。比如说,“存心斋”供着两只金饭碗,说明此斋曾经培养出两个宰相;“观化斋”新得几百桶酒,说明此斋刚刚又有一批校友被任命为地方高官。在这些斋读书的学子喝着美酒,看着金饭碗,自然会有自豪感,自然会下意识地加倍努力,希望有朝一日也能飞黄腾达,光耀本斋。其他斋的学子在本斋里看不到金饭碗,看不到镀金的魁星杯盘,也一直没机会品尝某位校友送来的美酒,就会知耻而后勇,暗暗发下誓言,有朝一日必定让自己班级扬眉吐气。 太学逢年过节,将名人校友名写门上 现在学校教学楼墙壁上大多挂着名人画像,中外名人都有,例如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鲁迅、叶圣陶、华罗庚……宋朝太学逢年过节,各班级则会将本斋的名人校友写在教室大门上,大家集体朝他们的名字鞠躬行礼。 以南宋太学为例,状元王十朋曾经在“观化斋”读书,后来当上太子的老师,被封龙图阁学士,所以他的名字被刻在“观化斋”大门上;理学名家杨简曾经在“循理斋”读书,后来考中进士,做了知府,所以他的名字被刻在“循理斋”大门上;陆游的好友巩丰先后在“存心斋”和“果行斋”读书,后来考中进士,做到江东提刑,所以他的名字被刻在“存心斋”和“果行斋”的大门上,同时被这两个班级的学生顶礼膜拜。都是用名人来机励学生,我们现在是用全世界的名人,宋朝太学则只用校友中的名人,这样更有亲切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