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制定重文轻武的国策到底是对是错?让中华民族沉沦了上千年
更新时间:2022-07-16
救了一个幼小的朝代,毁了一个强大的民族,这就是我对赵光义重文轻武国策的评价!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典型的“承前启后”型的王朝,上承隋唐盛世,下启元明清颓势,真是非常的让人无语。本来,宋朝继承了隋唐盛世的所有科技成果,已经形成了技术爆炸、科技爆炸的势头。只要这个势头保持下去,中华民族机会再一次成为世界的领导者。然而,宋朝没有抓住这个机会,不但没有再度崛起,反而一头栽进了封闭的圈子里,成了自己把自己捆住的巨龙。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赵光义的“重文轻武”。 宋朝TUO胎于五代乱世,见惯了武将作乱、倾覆朝廷的悲剧。老实说,宋朝自己也是这么来的。所以,宋朝的开国之君赵匡胤在打下了国家的基础之后,也在想尽办法的遏制武将的权力。但是他的方式,是想办法让将领离开军职。这就是有名的“杯酒释兵权”,赵匡胤用权谋之术,用待遇将武将拴住,但是保留军队的整体战斗力。而等到国家需要征战的时候,再把武将调回来打仗。这样做,确实既可以防止武将作乱,也可以防止国家的国防实力太低,算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但是到了宋太宗赵光义的时候,却开始刻意地去压制武将的势力。比如说,行伍出身之人无法出任枢密使,更无法“出将入相”,进入国家的权力中枢。而文臣也在皇帝的撑腰下,处处刻意压制武将。甚至到了太平兴国三年,一个叫李飞雄的骗子,只是假装自己是朝廷的文官,就险些杀了数位守边大将。行骗的过程中,甚至没有一个将领敢于要求看一眼圣旨!还有那个著名的阵图制度,更是禁锢武将能力的一把巨大的枷锁。 这种重文轻武的风气,是宋太宗刻意扬长避短、凸显文治的结果。如果联系五代十国的历史来看,宋太宗的这个做法也无可厚非,同时在他的那个时代,也起到了让国家稳定、发展生产的作用。但是,由于重文轻武的制度化,导致了后来的一系列恶果,最终不但断送了宋朝,还连累了整个中华民族。 其一,就是宋朝的军事行动,通常都是文官和衙内等人主导。而这帮人,通常是不懂军事的。所以在宋朝的军事行动中,就经常会犯一些低级错误。比如说宋夏之间的灵州大战,宋朝的将领本来已经冲入了灵州城,但是带队的大衙内高遵裕为了自己抢头功,非让已经入城的宋军退出来。结果一来一去,失去战机,造成大败;还有宋夏永乐城大战时,文官徐禧非要在没有水源的地方筑城,导致数万大军最后因为缺水而崩溃。还有那个著名的司马光,轻轻地大笔一挥,就将武将王韶开拓的两千余里河湟、西域之地尽数放弃。宋朝在军事上崛起的机会,最后一次次地被文官所打断。 其二,就是“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的风气。宋朝的士兵其实战斗力一直很强,只要给赏钱,绝对以一当十。但要是不给赏钱,迅速就是一盘散沙。宋夏好水川之战时,几千宋军抵挡数万西夏士兵不落下风。可就是因为没给赏钱,第二天部队刚一接战就迅速崩溃了。其实,这是一个好事儿,宋朝经济发达,只要想给赏钱,是绝对发得出来的。但是到了北宋灭亡时的汴京之战时,宋钦宗却宁可搜刮全城的财富,给金军每个人十两金银,也不肯满足自己士兵的求赏要求。其原因,就是因为看不起士兵的风气在作怪。而更要命的是,这种风气一直持续到了1937年抗日战争打响以前!这中间一千年的时间里,流失到其他国家的中原财富有多少,虽然无法估算,但必定是个天文数字。 其三,就是社会风气的封闭。仗着制度优势,宋朝的文官普遍看不起武将。甚至名臣韩琦,在自己还没位高权重之时,他府上的歌女就敢嘲笑大将狄青!到了后来,狄青入朝为官,也受到了文官集团的联手倾轧。可以说从宋朝开始,到新中国建立,这中间的将近千年的时间里,当兵都不是一件被人瞧得起的事。当兵既然被人看不起,那武将打起仗来,自然就没有什么积极新。这就造成了宋朝对外用兵时,败绩频仍的现象。所以,宋朝自然也就不敢奢望可以开疆拓土,当然更不敢奢望成为东亚地区的政治领袖。既然成不了政治领袖,那为了保证自己文化的生存,就只有封闭社会风气了。从宋朝开始,中华民族再也未能成为世界文化的执牛耳者,这边是主要原因。中华民族的社会地位,也就不可避免地降低了。 重文轻武作为一种策略,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是有自己的意义的。但是,这却不是一个放置在任何历史时期都正确的策略。武装力量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根本,片面的强调文治,压制武力,过分偏科,最后受伤的只能是自己。最主要的是,这种风气并没有因为宋朝的覆灭而消失,相反却成为了一种文化幽灵,时不时的就会出来阻碍民族的发展。所以我才说,重文轻武救了方兴未艾的宋朝,却毁了曾经领袖世界的中华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