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诸吕之乱为何在吕后死后才发生?原因是什么

刘邦死后吕后专政。在吕后专政的十多年时间里,大臣们知道吕后野心很膨胀,想争夺汉朝江山。但是大臣们却并没有反对的表现。他们一直等到吕后去世以后,才开始行动。

在这一批大臣中,唯一表达过不满的,就是王陵。王陵对吕后一家掌权这件事请很生气,坚决反对。他看见陈平不说话,批评陈平不坚持原则。陈平却笑着说,在朝廷上争辩,你比我厉害;但是论保护大汉江山,我比你更有办法。我嘛,就是在等待一个机会。

陈平所说的等待一个机会,也就是等到吕后死后才动手。

那么,朝中这些大臣们,为什么要等到吕后去世后,才开始诛吕行动呢?

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吕后太厉害,大臣们都惹不起。

吕后太厉害不假,大臣们惹不起也不假。不过,最关键还是大臣们不想动手。

为什么说大臣们不想动手呢?

因为吕后活着的时候,这些大臣们都是受益者,他们怎么可能对吕家人动手呢?

相对来说,刘邦对这些大臣们的威胁,反而还要大一些。

刘邦建国以后,干了一件大事就是杀功臣。包括韩信、彭越、英布等人,刘邦杀了很多。当刘邦在杀英布的时候,由于受伤去世了,因此才没能继续。

虽然刘邦去世了,但是剩下的那些大臣们可以说是“怕定思怕”,如果刘邦不死,说不定哪一天刘邦的屠刀就架在了他们的脖子上了。

有人可能会说,刘邦杀的,主要是那些掌兵的大臣们,宰相或者其他文官们并不掌兵,刘邦怎么会杀他们呢?

其实不能这么说。刘邦一开始主要是杀掌兵的大臣,但是到了后来,就发生变化了。

比如卢绾,本来是刘邦的铁哥们,是刘邦的发小,和刘邦是穿同一条裤子长大的。但是后来刘邦猜忌他,准备杀他。凭着刘邦和卢绾那么铁的关系,都会被杀,其他那些和刘邦关系一般却手中有大权的人,不是更容易被杀吗

再比如樊哙。刘邦临死前,派陈平和周勃去杀樊哙。樊哙可是刘邦的连襟,居然遭到了刘邦的屠杀。派去杀樊哙的陈平和周勃,他们心里会怎么想?难道他们不担心,樊哙的今天,就是他们的明天吗?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个话,范蠡曾说过一次,韩信又说过一次。显然,它就成了一种规律。功劳越高的人,心里面就会越害怕。再加上当时张良已经明哲保身退居二线,给其他人做出了榜样,因此在朝廷中掌控着大权的大臣们,心里自然是一直打鼓的。

萧何甚至要采用“自污”的方式,才能保住自己。一个人要损毁自己的道德草守,萧何的心里多么悲哀啊!

然而吕后上台后,她对这些功臣们的态度,和刘邦是截然不一样的。

吕后确实举起了屠刀,但是吕后杀的人,主要是刘邦的后妃和刘邦的那些不是她生的儿子们。她并没有杀朝廷中的功臣,不但没有杀朝廷中的功臣,而且她还重用这些功臣们。

比如萧何,吕后从来没有为难他,还一直让他继续当宰相,一直干到死,都没有不让他干。萧何去世以后,吕后立刻又把曹参接到朝廷中,让曹参当宰相。要知道,无论是萧何还是曹参,都是刘邦最重要的大臣之一,曾经在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刘邦继续当皇帝,这些人处境都是堪忧的,但是吕后却没有怀疑他们,而是重用他们。

曹参死后,吕后又让王陵和陈平当宰相。尽管王陵新格比较刚直,还在朝廷中公开顶撞吕后。但是吕后也没有杀他,甚至也没有罢免他。他称病不朝,吕后也由着他。

手里面掌控兵权,应该说,对吕后是一个威胁,但是吕后并没有为难他。尽管吕后想让他把兵权交出来,但并没有对他说过。还是张良的儿子看出吕后眼中没泪水,觉得她是想要兵权,劝周勃交出来,周勃才自觉交给吕后的。

周昌负责保护刘如意。吕后把刘如意杀了,把戚夫人杀了,但是她并没有动周昌。张良害怕被刘邦杀掉,提前退居二线,但是吕后却把张良接回朝廷养起来,而且对张良的儿子还非常重视。

吕后对这些大臣一直非常重视,没有迫害过一个人,没有杀过一个人,大家想想,这些大臣们为什么要动她呢?

再一点,吕后对整个汉王朝所起到的作用,还是很好的。她在国内实行“休养生息”的制度,让国内的经济发展起来。她也没有大兴土木建造宫殿,没有做那些昏庸之君做的事请。在处理国际关系上,吕后也比较冷静。当匈奴单于冒顿想挑衅吕后的时候,吕后并没有头脑发热,派兵去和冒顿打仗,而是非常委婉非常克制地处理了这件事。要知道,冒顿侮辱的是吕后,而不是其他人。吕后牺牲了自己的尊严,保护了整个国家。这样的君王,其实并不算太坏。

所以,于公于私,大臣们都不会碰吕后。

那么,为什么吕后死后,大臣们却要“诸吕”呢?

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吕禄吕产这些继承者,没有执行吕后的策略。他们害怕朝中大臣,想要提前对他们动手。大臣们遇到生存危机,他们再不动手,就会被吕禄吕产杀掉了。所以他们是被迫的行为。

二是刘邦的孙子辈们已经闹起来了。刘肥的三个儿子因为不满吕家,等到吕后去世的时候,立刻开始动手,想把江山夺回来。

既然他们已经动手了,这时候,朝中的大臣就开始做选择题了。究竟是倒向吕家,还是倒向刘家呢?他们必须做一个选择。如果不做选择,他们肯定会遭殃。

要做选择题,毫无疑问倒向刘家。所以,他们才开始“诸吕”

  • 上一篇:一千年前的宋朝人,都在寻找这个东西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