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寸草不生”到林茂粮丰
更新时间:2022-06-27
本文转自:聊城日报 ■ 申东方 “我们村种植的‘沙润’牌油桃,是从沙土地中长出的‘致富果’。如今,全村共有油桃大棚760座,种植面积1260亩,每座大棚年均收入2万元以上。村集体仅依靠土地流转一项,每年收入就超过50万元。”6月21日,冠县兰沃乡大曲村党支部书记赵吉朝介绍起大曲村如今的好日子。 大曲村地处鲁西黄河故道。改革开放前这里风沙肆虐、草木难生,是出了名的穷村。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大曲村通过治沙造林,建起了高标准农田防护林,挡住了风沙,沙地变良田。 风沙被绿SE屏障拒之门外,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大曲村林业发展由防风固沙林转向以经济林为主。由于土地沙化原因,种粮收益很不理想,大曲村引导村民统一种植油桃,并由村集体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随着产业发展壮大,村庄在党支部领导下成立了合作社,既规范了管理,又促进了村集体增收,油桃树成了村里的“摇钱树”。 大曲村的治沙故事,是聊城人民斗风沙的缩影。 由于黄河改道存沙、引黄灌区留沙两方面因素,导致我市成为我省沙化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沙化荒漠化曾给我市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和困扰。“‘无风沙飞扬,五谷皆不长,风来不见天,灾难降人间’‘睁不开眼,关不上门,揭不开锅,张不开嘴’等等群众口中的顺口溜,生动道出了当时聊城沙化荒漠化的严重程度。”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玉录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市在沙化、盐碱最重的区域设了8个林场,专营林业、育林护沙,带领群众封沙育林、抑制沙尘。后来又相继出台多项措施,打造防沙抑尘生态防护网络,形成了当时山东“平原绿化学冠县”的样板示范。近年来,聊城生态建设提质增效,于2018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生态更加稳固、效益更加凸显。聊城沙化严重区域由当时的寸草不生到成林沙封,由育林封沙再到由林转果,进一步发展到如今的林茂粮丰、瓜果飘香、生态旅游,沙区群众走出了一条沙化有效治理与林果产业高效发展的双赢之路,形成“林茂粮丰、瓜果飘香、果菜满园”的喜人景象。 科学治沙,创新致富。在聊城,各地群众充分发挥智慧,在治沙中找到致富路径。度假区整理闲散土地挖掘生态旅游资源,对沙区宜林地、垃圾废旧地、未利用滩涂、废弃沟渠、征地边角地实施生态修复。2020年,度假区对一处160亩的沙地建筑垃圾废旧地进行植被修复,栽植春季观花、夏季看绿、秋季挂果、雪中赏红的海棠良种2000余株,苹果、梨、樱桃等优质果木6000余株,楸树、丝棉树等优质园林树木5000余株,形成了“春看粉霞树树园、夏瞧树姿婀娜绿、秋观亮果满树红、串串红果雪中挂”的景观效果,有效带动了旅游观光业的发展。茌平区菜屯镇约三分之二的土地为沙质土壤。群众提高苗木种植密度,提升了防沙治沙和生态效果,同时通过推广林间种粮,亩均产值达到纯粮食种植的1.5倍。此举还促进了板材加工业的发展,菜屯镇现有板材加工企业1000余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集群,年产值达40多亿元,解决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7000多人。 聊城治沙致富的“双赢”成果,得到省自然资源厅的充分认可。6月16日,山东省第2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宣传活动暨防沙治沙现场经验交流会举行,地点就设在冠县兰沃乡。活动中,聊城市、冠县分别将防沙治沙工作经验向全省推广。看了中华第一梨园的壮观景象、到大曲村的街头巷尾参观后,滨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唐全竖起大拇指:“聊城人民几十年如一日斗风沙,写下了波澜壮阔的诗篇,今天的经验都是用汗水写就的,来之不易。回去后,我们会认真研究,根据自身实际请况,取长补短,力争取得防沙治沙工作新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