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为基数字赋能 描绘乡村新图景
更新时间:2022-12-30
本文转自:青岛日报 两会关键词“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生态为基数字赋能 描绘乡村新图景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对“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相关工作的部署安排,市政协委员展开热烈讨论。 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提升,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一些农村地区还存在生活污水得不到有效治理、河湖水环境有待提高等问题。市政协委员,致公党青岛市委会常委、黄岛区基层委主委,青岛西海岸新区水务发展中心河湖保护发展科负责人张崇芹建议,进一步加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建设力度。按照生态河湖的治理理念结合地域经济、人文特SE,推进纳污入管、雨污分流、封堵入河排污口等工作,建设梯级拦蓄水工程,因地制宜实施岸坡绿化、文化长廊等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并在岸边增设健身休闲娱乐设施,实现“河常流、水常清、岸常绿”的生态人文河道治理目标。同时,进一步加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建设和后续管护资金投入以及政策扶持力度,逐河、逐库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实现“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生态河湖建设目标。 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对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意义重大。“建议加强对乡村的数字化赋智赋能,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在政策信息宣贯、社会应急救助、智慧政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市政协委员、青岛萨纳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培娜说。 乡村数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安排。马培娜认为,首先要建立起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及信息交互渠道,打通信息壁垒,释放更为普惠的数字红利。其次,要建立应急安全防御机制,加强对乡村重点防控区域突发公共应急安全事件的监测,以村级为单元设立AED救助设备。第三,建立“乡村智慧客厅”,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数字化呈现。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和美和谐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及人口外流,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市政协委员,平度市南村镇清水村党委书记、青岛华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玉芹建议加快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要下大力气加强农村尤其是新农村社区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统一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健身娱乐、医院诊所、购物超市、洗浴等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服务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