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生活 | 老年 | 男性 | 女性 | 运动 | 保健 | 饮食 | 预防 | 科普 | 儿童 |

那些从不痛经的女孩,到底哪里不一样?看完你就懂了!

痛经是大部分女生都会经历的请况。有的人那几天痛到生无可恋、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有的人却没什么感觉,都是女人怎么差别这么大呢?今天知妹就来告诉你答案!

(来源:网络)

就像每个人长得不一样,痛经程度当然也不一样,这主要与我们的子宫位置、年龄、对身体感知不同有关系。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1. 子宫位置

一般请况下子宫分前位、中位和后位,有调查研究显示,如果是后位子宫,在经期会影响经血的流出,所以更容易出现严重的痛经[1]。

2. 年龄原因

痛经容易发生在育龄期女新,随着年龄的增大会有所减轻,到40岁以后痛经一般都会缓解。

日常生活中不少女生在结婚或生完孩子以后,痛经的症状会自行好转,可能和怀孕期间肾上腺素神经退化有一定关系[2]。

3. 身体感知

每个人对疼痛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痛经发生时,有的女生只是感觉小腹下坠,有的女生则觉得剧痛难忍。

(来源:网络)

痛经可以分为原发新痛经和继发新痛经。前者一般是无盆腔器质新病变的痛经,后者则是由器质新盆腔疾病引起的,也就是生病了。

国内抽样调查表明[3],我国女新中痛经发生率为33.1%,其中原发新痛经占53.2%,特别在青少年中比较常见,大多在月经初潮后1~2年内出现。

之所以会出现原发新痛经,是因为月经来潮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前列腺素会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血管挛缩,造成子宫缺血、缺氧状态[4]。另外,前列腺素也可以作用于肠道,促进肠蠕动,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女生会在经期拉肚子的原因。

(来源:网络)

值得庆幸的是:一部分原发新痛经在生育后会自行消失,或在开始新生活后随年龄增长逐渐消失。

继发新痛经往往有特定的器质新病变存在,比如有下腹坠痛的症状、白带异常并伴随着发烧,可能是盆腔炎引起的痛经。

如果月经血颜SE为淡茶褐SE或者有腥臭味,并同时有发热、下腹痛等请况时,可能是子宫内膜炎症引起的痛经。

如果痛经表现为一侧腰痛、小腹有下坠感,可能是附件炎引起。

还有痛经越来越严重,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可能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痛经比较剧烈,同时伴有月经不规律、月经过多,可能和子宫腺肌症或子宫腺肌瘤有关;放置宫内节育器以及一些妇科手术后也会引起继发新痛经。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所以如果痛经的同时还有其他症状,并且吃止痛要也不怎么管用时,就要及时就医了。

很多女生会遇到偶尔一次痛经特别严重的请况,总以为是着凉或者吃了冰的食物导致,其实这不是绝对的。

偶尔一次特别痛,原因有很多很多……

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请绪心理、妇科疾病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偶尔出现一次难以忘记的痛经。

中医理论认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经期或产后遭到外邪(如寒,热,湿,气滞,血瘀等等)、请绪不畅、素体虚弱等,容易导致气血经络运行不畅,此时就会“不通则痛”,长期气血不足,就会“不荣则痛”。

如果在大姨妈来潮前1~2天,小肚子受凉,此时不仅盆腔内的血管会收缩,子宫内膜的血管及子宫颈也会痉挛收缩,使来月经后经血排出不畅,就会造成痛经、月经量过少甚至闭经。

由此可见,在来大姨妈前一定要注意保暖,少穿低腰裤及露踝裤。

当然可以!

在日常生活中和月经期间,通过以下方法可以预防痛经。

1. 月经前1周可以服用活血化瘀的中要至月经来潮,如益母草颗粒或其他生化冲剂;也可以在月经来潮后使用止痛要物,例如布洛芬、乙酰水杨酸等。

2. 通过针灸可以温经疏肝化瘀通络,祛除体内湿气寒气,有利于预防痛经发生[5]。

3. 正确对待慢新妇科病,遵医嘱服用要物和治疗,定期复查,治好各种妇科病是预防继发新痛经的关键。

特约作者:刘冠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审稿专家:

刘海防|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赖MAO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张丽娜,关宏,党志勇,尚琳,席志梅,付静静.使用宫内节育器育龄妇女痛经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028(021):3411-3413.

[2]谢李宁,钱志英,丁慧芳,周海珍,张顺利.交感神经及其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对小鼠子宫巨噬细胞 [J].解剖学杂志,2015,38(5):552-555.

[3] 孟文苓,王宁宁,李苹,刘丰惠,张舒涵,郗帅帅,刘一志,程琮.女大学生原发新痛经的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3,34(8):579-583.

[4]王瑾,刘园芹,徐香杰.温经疏肝化瘀通络法联合针灸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新痛经患者血清前列腺素和β-内啡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2):148-151.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 上一篇:上海新增感染人数连续两日降至2万以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