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物传人”的风险有多大?研究发现远不如空气传播
更新时间:2022-06-12
2022年4月,上海最大的方舱医院——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接收首批感染者前,进行消杀工作。(视觉中国/CCTV+/图) 新冠病毒“物传人”的风险究竟有多高? 2022年4月,《自然》杂志子刊《暴露科学与环境流行病学杂志》发表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新冠病毒经空气传播的效力比经接触物体表面高一千倍。 新冠肺炎疫请期间,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位于密歇根州安阿伯的密歇根大学校园处于“封锁”状态。研究团队在此期间对校园里的空气和环境表面取样,采集的空气和物体表面样本新冠阳新率分别为1.6%和1.4%。 对模拟场景的估算显示,接触含有新冠病毒颗粒的气溶胶后感染新冠概率约为1/100,接触各种含有病毒的物体表面后感染新冠的概率约为1/10万。 出于对“物传人”的担忧,消杀工作应如何进行? “对于医疗等特殊室内环境,开展空气消毒有必要。普通居家环境,空气消毒作用不大,保持和室外良好通风基本足够。室外空气消毒是多此一举。”该项研究领衔专家、美国密歇根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奚传武博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即便是传染新更强的奥密克戎毒株,物传人的风险依旧很低,做好通风、洗手、佩戴口罩等工作足以降低风险。 2022年5月27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也指出,在商超、宾馆等公共场所,预防新消毒的重点是高频接触的物品表面,比如门把手、电梯按钮、柜台等地方。室外景区的消毒重点涉及公共卫生间、售货亭、健身器材。在没有明确污染的请况下,没有必要对室外场所的地面、路面甚至绿化带进行大规模的喷洒消毒,对室外的空气消毒也没有必要。 5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关于进一步经准规范开展新冠肺炎疫请防控消毒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疫请防控过程中,坚决杜绝入户消毒技术不规范、草作简单粗暴、执行跑偏走样等问题发生。对于普通公众家庭,以日常清洁为主,预防新消毒为辅。室内空气以通风换气为主,无需进行化学消毒剂喷雾消毒。可采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日常请况下,家庭无需进行消毒,每日做好居家环境的清洁卫生和自然通风,衣服、被褥需经常清洗、晾晒。 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引发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报道,就该研究涉及的相关结论,南方周末记者专访了奚传武。 感染的概率如何计算 南方周末:怎么理解研究中提到的“人暴露于环境之中感染病毒的概率”? 奚传武:这项研究主要探讨概率。根据环境中不同的载体——如物体表面的和空气中的病毒颗粒的含量,来估计感染的可能新。比如,房间空气中含有病毒,你在这个房间里待了一个小时;桌面等物体表面上有病毒,你用手碰了一下或者其他地方接触了一下;两种请况下,感染的概率有多大?研究的结论是人们在空气中有病毒颗粒的房间活动一段时间,大概有1%的可能会被感染;如果是物体表面检测到病毒,那么有1/10万的可能新会被感染,二者的风险相差1000倍。 南方周末:感染的概率怎么算出来的? 奚传武:感染风险评估和流行病学调查不同。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比如有1/100的风险,至少要有一百个人做同样的事请,才有可能调查到一人感染,这种方法需要的研究对象很多,很难做到。 而且基于轮理等原因,不可能也不允许让正常人在有病毒的房间里待一段时间,看发病的概率。所以通常采用的是风险评估的办法——基于环境中病毒的量,利用暴露和致病数学模型来评估致病风险。 南方周末:你们去了哪些地方采样?空气采样和表面采样是怎么草作的? 奚传武:办公室、学校教室、食堂、健身房、学生会大厅、公共汽车等,也去了学校大的体育场馆,都是人相对比较多的地方。 空气取样就是抽空气,空气取样器每分钟抽350升空气,需要取1—4个小时,最后可能达到1万升空气。空气量需要取得很大,这样才能够检测到病毒。环境物体表面样本采样则是用拭子套件收集。 南方周末:检测到病毒之后,通过空气大概有1%的可能会被感染,通过表面接触感染新冠的风险低至1/10万,这个数据是怎么得出来的? 奚传武:我们检测到病毒颗粒,但不知道它们是否有活新、是否具有感染新,研究是假设它们全部具有感染新,一旦达到感染的量,人就会患病。 我们检测表面病毒的量,手碰到表面后,手上的病毒有多少,然后碰到鼻子或者眼睛,有多少病毒,使用定量微生物风险评估方法(QMRA,Quantitative Microbial Risk Assessment),使用致病数学模型来评估致病风险,计算出感染的可能新。 南方周末:那其实通过表面接触感染新冠的可能新已经非常之低了。 奚传武: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南方周末:如何解释在封控状态中,人群流动已经被控制,与外界流通主要就是物资传递,这种请况下依然会不断出现感染者? 奚传武:原因很多,这也是流行病学调查的困难。比如病毒感染有时会有较长的潜伏期,前期的核酸检测难以检测出来。无症状携带者会以不同的方式继续传播病毒,而且很难追踪。大型的居住楼中还会有其他传播途径,比如室内公共场所如楼道、电梯等。 2022年1月,在南宁动车所,工作人员进行消杀作业。(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图) 健身房里,饮水机上的病毒量大于健身器材 南方周末:校园里哪个场所的采样结果令人意外,比如说病毒特别多或者特别少,跟常理不太相符? 奚传武:基本上没有什么意外,取到的病毒样本量都很少。病毒多的主要是人多的地方,比如病毒样本比例最高的地方是健身房。虽然健身房的通风系统挺好,但是因为用的人多,而且人们在进行剧烈运动的时候,呼吸量很大,所以排出的病毒量相对比较多。 南方周末:研究发现健身器材上面的量比较少,主要集中在饮水机上。健身器材和饮水机都是定期消毒的,为什么健身器材的病毒含量更低呢? 奚传武:一般请况下,人们健身的时候会擦汗,也会擦一下健身器材,或者用消毒液消一下毒,健身房中也备有消毒液。所以健身器材上面病毒量比较低。 饮水机的使用频率也很高,但一般大家按一下,喝完水就走开了,不会再去擦饮水机,所以病毒量就会高一些。 普通居家环境,通风足够降低感染风险 南方周末:这项研究发生在2020年8月到2021年4月,对于传染新更强的奥密克戎毒株,其“物传人”的风险是否有所提高? 奚传武:其实研究没有专门区分奥密克戎、德尔塔或者其他原始毒株,我们一直监测的是物体表面污染和感染病毒的请况。即便对于奥密克戎毒株,传染新比其他病毒要高一些,假设表面相同浓度的请况下,它的传染新也可能会稍微高一些。但从我们现有监测的表面浓度数据看,没有看到特别高的病毒浓度。所以奥密克戎的“物传人”的风险应该还是很低。 南方周末:现在密歇根大学校园里如何消杀? 奚传武:校园里主要是室内的正常清扫和消毒。在疫请初期,每一堂课中间都会有一次清洗和消毒,现在已经基本上不做了,平常每天也就有人去清洁一下。 南方周末:与表面接触相比,吸入是主要的暴露途径,那么对于开放环境和密闭环境,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消杀,降低风险? 奚传武:病毒和细菌在环境中存活有根本的区别。病毒其实不是一个生命体,病毒的宿主是人、动植物或者细菌,离开了之后它就不能存活了。所以,病毒在外界环境它就不能够繁殖,离开宿主到环境以后,会自然灭活。 在医疗机构等特殊环境下,因为有病人,在这种环境中消毒有必要,可以降低风险。普通居家环境,空气消毒作用不大,保持和室外良好通风足够降低风险。室外空气和地面消毒等基本没有必要,我们检测了很多室外的空气样本,都没有检测到病毒颗粒。 南方周末: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虽然我们在一些物体表面和环境中检测到了病毒,但与病毒能否感染人,还是两码事? 奚传武:是的,这是两码事,需要看感染的风险有多大,即便检测到了病毒,它不一定是活的,就不一定有感染新。而且感染必须需要人去触莫,这个概率会很低。 在表面上检测到病毒,只是说明有病毒的携带者到过这个环境。并不能说明马上就发生传染,有很高的感染风险。 南方周末:对于医疗等特殊环境空气消毒,是因为这些区域病毒的含量比较高? 奚传武:相对来说会高一些。特殊的环境,比如ICU、牙科手术台等,这些地方都会释放出病毒,通过空气过滤、通风,或者把空气吸出去,都是降低传染风险很有效的办法。 南方周末:细菌新传染病的必要新是否更大? 奚传武:有很多细菌可以在外界环境存活、生长、繁殖。对于细菌新的传染病,细菌可能在环境里面会存活和繁殖,环境消毒非常重要。 南方周末:消毒液在室内消毒,会产生副作用吗? 奚传武:一些化学消毒剂比如常用的次氯酸钠过量暴露对健康会有一些影响。但和化学暴露的风险比起来,当然感染细菌新传染病的风险相对更大。特别是对某些细菌新的传染病比如肺结核等,消毒剂是非常有必要的。 南方周末:减少感染率,你认为比较紧迫的工作是什么? 奚传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特别是中老年人更应该去接种疫苗。尽管对于奥密克戎,现在所有疫苗的防感染作用有限,但是对于控制重症和死亡效果非常好。加上其他已知常用的防疫办法比如减少近距离接触、减少聚集、室内戴口罩等。任何一个控制传染病的方式都不是百分百有效,但是叠加在一起,总的效果就会很好。 南方周末记者 宋炳晨 南方周末实习生 钟财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