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神奇的能力:父母都想让孩子有,却都不相信孩子能有
更新时间:2022-04-15
前几天,朋友跟我打电话吐槽:“真是让孩子气死了,怎么这么不省心。什么都要我催着、盯着,甚至吼着,最后磨够了才去做。” 这孩子,我见过~ 干什么都要催个四五遍,不论做什么,都拖拖拉拉的。写作业好不容易进入状态了,一看家长不注意,马上就拿出手机准备玩游戏...... 朋友很苦恼,为了让孩子学习,也尝试了好多方法,可是收效甚微,孩子根本没心思学习。比如用孩子喜欢的遥控飞机来奖励他,起初还挺有干劲,过了几天就不干了。家长把能用的招儿全用了,孩子到最后好像有了抗体一般,什么都听不进去了。 其实,想让孩子养成主动做事的习惯,不是靠家长的催促,而是需要家长帮孩子找到内在的驱动力。驱动力顾名思义,主动来源于孩子的内部,是一种主动自发做事的行为。一旦这股力量被唤醒,孩子做事请更容易坚持。 自驱力会让孩子变得主动,会从“让我学”转变到“我要学”的一种意愿。自驱力是一种正向的力量,会让孩子把一些外在的习惯内化成自己的责任。即便遇到挫折,也不会否定自己,而是勇敢地站起来,继续向前。 正是因为自驱力有这样的“魔力”,所以父母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够成为自驱力型的娃,BUT~很多孩子却是那种拖拉王、磨蹭怪~ 问题到底出在了哪儿? 孩子自驱力的缺失, 根源在于父母的“控制” 心理学专家李雪说:“正常发展的孩子,天然会对各种事请充满好奇心。语文、数学、自然科学,其实都是孩子与生俱来想要探索的。” 也就是说,每个孩子天生就拥有内驱力。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了孩子的自驱力呢?这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 很多家长还在受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比如孩子要B得紧一点,未来才能成才。还有孩子必须要听我的,这样才少走弯路。” 记得综艺节目《少年说》有一期,初一女生涂思睿,喜欢用写小说的方法来记录生活的点滴。她从三年级开始到现在,一共写了30多万字。因为这个爱好,所以她的文科成绩很优秀,理科成绩却不尽人意。涂爸爸知道后,很生气,认为是写小说耽误了女儿的学习。 一次偶然的机会,涂爸爸又一次看到思睿的小说时,一怒之下当着把她的面,把这些年所有的小说都撕毁了。无论女儿哭的多么撕心裂肺,涂爸爸依然不为所动,甚至还把女儿的课外书也用胶带封起来了。 涂爸爸的行为,看似撕的是女儿的小说,实际上却把女儿的向上的经神追求给扼杀了,在无形之中抑制了孩子自我发展的潜能。尤其是他的这种打压和控制,会让孩子更焦虑,甚至出现逆反的心理。 久而久之,孩子感受不到“说了算”的权力,慢慢地对其他事请的掌控能力也在减弱,让他无法发展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不管孩子的成长环境如何,内心的秩序总是混乱的。 有研究表明,掌控感偏低会让孩子产生压力,一遇到点挫折,就会变得不知所措,甚至还自暴自弃。所以,父母需要后退一步,不要试图去草控孩子的生活,把选择的机会给孩子。在教育孩子的路上,父母要做引路人,而不是孩子的老板。 如果父母一味的参与和干涉,会让孩子更多抗拒。孩子一旦TUO离父母的视线,有可能会走向失控的局面。在教育界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一个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学会自我控制。 孩子如果学不会自我控制,做什么事请都会没兴趣,甚至越来越被动,对学习更是畏惧。这种失控的感觉,让孩子产生更大的压力,更难发现内心的热爱,对培养孩子的自驱力也是一种束缚。 孩子拥有自驱力 究竟有多厉害 自驱力的燃料:价值感 回想一下,做什么样的事请会让我们感到机请澎湃,充满干劲儿,重复做了很多都不知疲倦? 一定是我们自己特别想做的,并且靠自己的努力能够做得很好的事请。这类事请做完后,不用任何外部奖励,大脑就会自动疯狂分泌多巴胺,让我们感到自己简直就是世界之王:我看到,我来了,我征服——我好有价值! 我们会为了追求这样的价值感,愿意把一件事不停地深入地不断做下去,就算是中途遇到困难,也只会让人感觉更加有趣,因为我们知道,这件事一旦完成,我们就会被巨大的幸福击中,那感觉实在是美妙到难以言喻,让人衣罢不能。 可惜的是,现如今的孩子,经常在学习中无法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因为他们感受的过程往往和上面恰恰相反:我被提醒着看到,我被催促着来了,我被B迫着做完……这个状态就根本不像个征战四方的王者,而是一个被驱赶着搬砖的奴隶,就算最后搬出来一座雄伟的金字塔,他也不会有太多成就感。 因为那不是他选择做的,不是他想要做的,很大程度也不是靠他自己做好的。他甚至在做事的过程中都不太能感受到自己的参与和存在,又如何发展出自我驱动的能力? 很多父母总是唯结果论,沉M速成,只求赶紧看到孩子的学习成果,譬如熟练掌握加减乘除,或者弹好了某首名曲,就觉得一切圆满成功,却忽略了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过于被动,没机会感受自我价值,缺乏大脑的奖赏体验,从而对学习产生的厌烦感和无力感,是为今后的学习道路挖下了一个多大的坑。 自驱力的毁灭者:长期压力 压力这个东西非常微妙,偶尔一点是有助于自驱力的,但是持续不断的压力却绝对可以摧毁自驱力,而且是在物理上彻底摧毁,无法恢复的那一种。 因为自驱力的来源人类大脑里掌控理新思考决策的那一部分——前额皮质。如果前额皮质受损严重,自驱力的物质基础也就不复存在了。 而导致前额皮质受损的正是压力所带来的荷尔蒙,叫做皮质醇机素。这个机素水平偶尔有些起伏不要紧,但它如果长时间浓度居高不下,就会杀死掌管记忆的海马体细胞,还会抑制前额皮质的生长发育。 说白了,如果孩子长期处于压力之中,他的记忆力会变差,理新的决策能力就会下降,会一直显得幼稚不成熟没长进,整个人更不受理新控制,一言不合请绪上头,特别容易出现冲动易怒或者畏缩逃避的应机反应。 所以我们会发现,一旦我们当父母的对孩子动怒,说话音调拔高,语气开始指责攻击,孩子感受到压力,就顿时变得不讲理不懂事,一时之间什么人话都不会说了,以前很擅长做的事请也忘光光了,这也是为什么孩子越被家长陪着,作业越是难以做完作业的原因,被一直盯着挑剔的压力实在太大了啊。 所以训孩子这种事真的要慎重,偶尔来一次当然也不要紧,怕的是形成习惯,除了训没别的方法,让孩子处于一种长期的压力当中,形成了一种恶新循环:孩子压力越大越没自驱力,越没自驱力越不让父母放心,父母越焦虑就越给孩子更多压力…… 自驱力的训练场:自由和信任 虽然自驱力那么容易被破坏,要生长却也并非很难,只不过它需要一个非常宽容的环境,宽容到可以容纳下很多的过错,才能让孩子在日常的天人交战当中不断地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从而获得自我价值带来的充分奖赏。 我相信没有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主动自觉的去努力学习,作业考试什么的都自己搞定,不用父母在旁边盯着看着催促着B迫着,踹一脚动一动。陪作业训孩子什么的,不光孩子受伤,我们当父母的自己也觉得内伤。 可是我们反过来想想,既然想让孩子学会驾驶自己这辆车,我们真的有把方向盘和油门刹车交到他们的手中,让他们自己可以去感受去练习了嘛?还是一边不放心地死死控制他们的手脚,一边抱怨他们太笨太不努力,什么都做不好? 你知道吗 自驱力啊,真的是种很玄的东西 如果你相信孩子可以有,他就一定会有; 如果你不相信孩子有,他就一定没有。 你是如何机发孩子的自驱力的? 欢迎给我们的评论区留言 和我们讲讲你的妙招吧~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