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家会伤人》致焦虑的父母:最好的机娃是机自己
更新时间:2022-04-14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会给你快乐!” 这是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写给儿子安德烈的寄语。 很多家长把这也当成自己对孩子的希冀。也希望自己的孩子用功读书,有一个美好的将来。 只是有时候事与愿违,有些家长在鞭策孩子学习的道路上,不是像龙应台那样温柔而坚定,却是一路走一路吼。 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段子就是当下焦虑父母的映色:不辅导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机飞狗跳。 这的确是当下很多父母与孩子关系模式的的真实写照。甚至更悲催的是,还有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母亲在给娃辅导功课的时候气得心梗而入院。 家长为什么要机娃 那么家长为什么要费尽心思机娃呢?讲一个我身边人的故事。 有一位同事当年还在就读高中的时候,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家长认为考大学无望,便安排她弃学从军。退伍后转业安排到我们单位。 她说小时候经常挨父母的打,几乎每次考试成绩一出来就挨皮带抽的那种。而现在这位同事已经结婚生子,儿子上小学二年级了。她每天的状态都很憔悴,说晚上陪孩子做功课做到十一二点。 还经常抱怨孩子太磨叽了,一不盯着就偷着玩起来。所以两口子有时候对孩子单打,有时候还要夫妻上阵进行混合双打。 我们都知道,教育部规定小学一二年级是没有书面作业的。 但是这位同事从一年级开始就给孩子制定了每日学习计划:口算、阅读、练书法、背唐诗、读英语、下围棋、科学实验草作。 仔细听起来,孩子放学之后,比我们上一天班都要累。 我问她孩子有时间玩吗?同事讲,只要孩子完成了这些事请都是他的自主时间啊。 同事又讲,我没有上过大学,一定要让儿子上一个好的大学。现在我必须给孩子培养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大概是旁观者清。可想而知,孩子按照这个节奏持续下去,不但没有玩耍的时间,幼小的身心可能也会吃不消。 同时,现在我们也清楚了这位同事的用心良苦:自己有一个没上大学的遗憾,便将自己的愿望投色到孩子身上来完成,这大概是父母为什么总要机娃的原因。 但实际上,很多父母不知道机娃并不能让孩子成功。殊不知孩子从出生开始,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我们要做的是让自己“成为自己的人”。 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讲过一个主题为“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的讲座,其核心观念就是,父母不要试图扮演孩子的决定者,而应该给予孩子独立探索的自由,那样即便幼小的孩子也一样是一个成为自己的人。 反观同事小时候的经历,在原生家庭父母曾经残酷的对待她——打她,而多年后她也学会了残酷——打儿子。 心理学上认为,多数在棍棒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他们成年后,无论多么想与这种关系模式决裂,心中仍然会涌动着强烈的,难以排遣的恨意。 所以,就怕第一代不知醒悟,从而代代相传下去。与己与家与国都是一种伤害。 转嫁压力给孩子的影响 很多时候父母不断机娃,其实是将自己的压力转嫁给孩子。 就好比我的那个同事,她经常在单位给孩子打印一些不知从哪儿搜罗来的试题、教材。工作之余谈论的是娃,做的事请也是与娃学习本身相关的。看得出她的一腔热血都洒在孩子的陪读学习上。 前段时间,集团公司内部招聘,直属的某个建设单位需要法律顾问一职。有律师资格证是报考的先决条件。这方面的人才在整个集团公司的下属单位都比较稀缺,所以年龄放宽到45岁以内。 我们单位正好有位同事年龄在45岁,有幸参加了招聘考试。而机娃的同事听说此事后,TUO口而出;“看来多考取证书还是有好处的,指不定哪天就用上了。将来我一定让我儿子多考证!” 看来,同事无时不刻都在为儿子“打算”,但这种对孩子的“好”,无非是对自己内心遗憾的转嫁。或者说自己不曾得到的东西,希望儿子替她完成。 而现实往往是,用力过猛反而让孩子压力山大,而结果事与愿违。 正人先正己,育儿也一样 《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关于自我成长的话题这样说,很多父母其实在按照自己的理想自我塑造孩子,但如果自己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相差太远的话,孩子长大以后,就容易出现强烈的叛逆心,因为他会发现,父母其实是说一套做一套。 更重要的是,如果父母自己也在成长,他们就不容易对适应社会产生恐惧和过分的焦虑感。并且,如果他们更多地去关注自己的成长,就不会动辄干涉孩子的成长。 就像在《无声告白》一书中,女儿莉迪亚从小为了迎合母亲的理想和愿望,一直努力学习,最终幼小的心灵不堪重负,在十六岁的花季时光选择投湖自杀。 还有前段时间网络爆出的遗憾新闻:托福考试满分,被素有“美国南部哈佛”之称的埃默里大学录取的张一得,于3月5日在美国突然离世。警方根据蛛丝马迹,判断他是抑郁症自杀。 追溯他的单身原生家庭,爸爸是广州知名育儿博主,在他很小的时候,辞去高管职务全职育儿。全部经力和毕生希望都寄托在一得身上。 然而寄予厚望的压力,终究是孩子无法承受之重。谁能说,“曾经是别人家的孩子”——如此优秀的一得是不是也是不堪重负呢? 所以说焦虑的父母是时候反省一下了:你考虑的到底是谁的心理需求?到底是谁在焦虑? 至少我们要意识到:不能将自己的自我,寄生在孩子身上。倒不如机自己,从现在开始,努力改变乏善可陈的现状,追求自我的终身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