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婚礼 | 恋爱 | 婚姻 | 情感 | 育儿 |

孩子不吃饭,“饿着好了”比“不许看电视”要好,原因是这个

“不吃饭不许看电视!”

傍晚的饭桌上,4岁的茜茜又和妈妈杠上了,因为茜茜又闹着不吃饭了。一开始,妈妈还轻声细语、好言相劝,可是,完全没用;之后,妈妈开始急躁,大声吼茜茜,“你吃不吃?不吃我生气了!”可惜,收效甚微;最后,妈妈使出了杀手锏:“你要是不吃,今晚的小猪佩奇不用看了!”

争执的最后,以妈妈的胜利告终,茜茜发了一通火后哭哭啼啼和着眼泪吃完了饭。看着委屈得不行的茜茜,连睡着了都在抽泣,妈妈心里很不是滋味。

其实,妈妈也不想这样,可是,如果任由茜茜不吃饭,过不了多久,她就会撒泼打滚嚷嚷着说饿,要吃的。还有一个最大的困境就是:最近,威胁茜茜不吃饭就不让看电视也不太好使了,每次妈妈这么说,茜茜就会非常坏脾气地骂“坏妈妈”。

到底哪里错了呢?为什么别人家孩子就能好好吃饭,自己家就教不好呢?茜茜妈妈困或了。

“不吃饭就饿着好了”

和茜茜同班的雯雯也是个不好好吃饭的调皮丫头,每到吃饭时间,她总能找出一大堆理由:在幼儿园吃过了(幼儿园下午3点左右有一次小点心时间);不喜欢XX菜;我不饿;等会儿再吃……

雯雯妈妈的经历和茜茜妈妈很相似,但是,又有一点不同:茜茜妈妈的杀手锏是:“你要是不吃,今晚的小猪佩奇不用看了!”

雯雯妈妈说的是:“你要是不吃,那就饿着好了。”她还特意跟雯雯明确表示:“饿着”的这个时间段指从这顿饭到下一顿饭之间的时间,期间,妈妈和家里人都不会给雯雯任何零食,她只能净饿,哭闹也没有用。

一开始,雯雯没把妈妈的话放在心上,等到真的挨了两次饿,她终于意识到:妈妈说的不吃饭就饿着是真的。

从此,她再也不敢说不吃饭了,甚至每次吃饭都是第一个吃完的。让茜茜妈妈草碎了心的,孩子不吃饭,这件大事,雯雯妈就这么轻易地解决了。

同样是孩子不吃饭,两位妈妈的做法好像也没什么不同,为什么得到的结果居然天差地别呢?

其实,两位妈妈最大的区别就在“你要是不吃”的后半句话里,也正是这半句话,决定了对孩子不吃饭这一行为的教育成功与否。

作为父母,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如果孩子实在调皮,我们免不了会使用适当的惩罚,不让看电视,不给吃零食、饿着都是惩罚,区别在于:家长是选择积极后果还是消极后果,在这里,茜茜妈妈用的是消极后果,雯雯妈妈用的是直接后果。

先来看直接后果:“你要是不吃,那就饿着好了”

我们都知道,到点不吃饭,肚子会饿,这就是直接后果,不吃饭跟饿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

说好了5点吃饭,孩子不吃,过了这个点,饭被吃光了,孩子肚子饿、很委屈,妈妈知道你很难过,也很理解你的感受。可是,真的没有了,饿就饿吧!我们明天早上到点就有饭吃了。

不吃饭——饿,这就是直接后果。

雯雯知道不好好吃饭,她就会饿肚子,知道了这个因果关系,也亲身体验了两次,她自然就不闹了,也会好好吃饭了。

和直接后果相对的就是消极后果:“你要是不吃,今晚的小猪佩奇不用看了!”

严格来说,这句话的前后半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即,不吃饭和看动画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也正是因为因果关系不明确,这样的表述会使得正处于逻辑思维高速发展期的孩子感到困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不吃饭就不让看动画片?

和这个很相似的还有:孩子打碎了杯子,被告知,你最想要的蜘蛛侠衣服不买了,因为你打碎了杯子……

如果被这样的消极后果惩罚多了,孩子就会学着欺骗、会变得更善于撒谎,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免遭父母的再次惩罚,孩子看起来是妥协了、听话了,其实他只是学会了更隐蔽的逃避方式而已。

作为家长,我们对孩子的成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这个责任,除了让孩子吃饱、穿暖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让孩子的心智变得日益成熟,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出现挫折、遇到困境。

无论如何,只要记得,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说话做事前多想一想:如果我是孩子,我会怎样理解、怎样做。也许,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亲子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和谐。

  • 上一篇:学霸夫妻生下天才女儿,从小智力过人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